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0-11-12 浏览次数:16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婷(pīng)  佝(lóu)        然无声(qiāo) B . (yòu)   惊(hài)        揉造作(jiǎo) C . (qù)        本(zhé)        不人事(xǐng) D . (lǚ)        养(juàn)        前后继(pū)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B .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蹋了。 C .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漂逸。 D . 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锻一样闪闪发光。
  • 3.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有误的一项是:(   )
    A .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B . 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C . 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 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 , 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 . 最终,曾经的犯罪劣迹不出意外地让劳荣枝得到了报应。近日,这位双手染指了7条人命的犯罪分子终于落网。 C .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制止、干预和发现欺凌行为。 D . 我们也是从现场的听证会得知了孙杨在2018年9月4日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得到了基本的还原。
二、对比阅读
  • 5. 文言文阅读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 (1)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小舟         拏:撑 B . 日更定          是:这 C . 之者谁          名:命名 D . 醉翁之          意:情意
    2. (2)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蔚然而深秀者/何陋 B . 余强饮三大白别/有闻传之者 C . 太守与客来饮此/告之 D . 西南诸峰/居庙堂之高则忧
    3. (3) 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A . 山路回转,有一座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立在泉水上,是醉翁亭。 B .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水上方的亭子,是醉翁亭 C . 山峰回环,山路崎岖,有一个亭子,上面的鸟张开翅膀,高踞在泉水上方,是醉翁亭。 D .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像鸟的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4. (4) 下列对选文文意理解概括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段文字都有叙事。甲文写“我”独自一人到湖心亭赏雪,乙文写太守与客人到醉翁亭饮酒。 B . 两段选文都写到了水。甲文写的是天云山水一片混沌的景色,乙文写的飞流直下的山间泉水。 C . 两段选文都寄情山水。甲文痴迷于深夜西湖的美丽雪景,表现出愤世嫉俗、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乙文写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 . 画线句写景各有千秋。甲文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神兼备;乙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动静交织,有声有色,描绘了醉翁亭的优美环境与奇丽景色。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 (1) 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石没镞(射入) B . 广之兵(将军) C . 上山(布阵) D . 多且近(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此处指匈奴人)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②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3.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请说出哪一项不正确并说明理由。
      A . 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 . 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 C . 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 D . 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
三、句子默写
  • 7.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名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  白《行路难》)

      ②欲为圣明除弊事,。(韩  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陷  《无题》)

    2. (2) 请在《月夜忆舍弟》和《咸阳城东楼》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默写诗的颔联和颈联。

四、现代文阅读
  • 8. 现代文阅读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赵宗彪

            ①唐僧师徒一个个都在苦水中泡过,取经路上的日子也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险象环生,苦海无边。

    ②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奇怪的想法,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好像只有苦难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苦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精神。但太多的苦难,也能毁灭一个人的所有尊严和自信。孟子说,大丈夫必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能够做到的,人世间又有几个?太多的苦难,只会剥夺生命的质量,摧毁人的意志、自尊、理想和信念,而只有极少数有大志而且意志特别坚韧的人、才华特别丰富的大才、奇才,才有可能逆水而上,成就梦想。

            ③唐憎的苦难,同成就他的事业并无必然联系。他如果小时候有天伦之乐,未必就不会读书。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这些不是因为苦难才得来。而是他拜须菩提祖为师,在环境优美的须弥山学习十一年的成果。孙悟空的苦难,那是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这苦难给他带来了什么?是驯服、奴化、忍耐和逆来顺受。在五行山下的时间里,孙悟空的法术并没有提升,只是不羁的精神目渐消磨,活跃的创造能力逐步萎缩。

    ④孙悟空的苦难缔造者,严格说来,是玉帝本人,孙悟空虽然出身寒微,但毕竟有能力有水平。但玉帝和他所创造的天庭,却大材小用,只让他当个马夫。后来虽说封了齐天大圣的空头街,却又不给他相应的待遇,连一张蟠桃大会的入场券都没有,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即使没有孙悟空出现,迟早会有张悟空、李悟空、王悟空等来叫板。沙僧原本是玉帝的侍卫官,职官是卷帘大将,却只是因为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这样的小过失,竟然要下凡做妖怪,每七天还要飞剑穿胸百余下。比起孙悟空的打碎天堂的所有殿堂庙字、亭台楼阁、瓶瓶罐罐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尽管沙和尚沉默寡言,但他心里会平衡吗?

    ⑤尽管苦难来了,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面对,但我们能否分析一下,哪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司马迁能写出伟大的《史记》,不是因为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而是他本来就有理想有才华。否则,就难以反证,历史上受到宮刑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却仅有一部《史记》?“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因为首先有金,否则,狂沙吹尽,还不照样是狂沙?

    ⑥任何人为的苦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噩梦。

    ⑦如果因为极少一部分的人在苦难中依然作出了成就而歌颂苦难,那就是自欺欺人。歌颂苦难,鼓励苦难,怀念苦难,而那些苦难的制造者们,却由此可以逃避惩罚而变成恩主,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结果吗?

            ⑧孙悟空们在一个个的苦难面前坚持下来了,但原先那个充满灵气和自由思想的精灵,却如泥牛人海,一去不复返了。生龙活虎的孙悟空从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起,即已死了。

    (选自《今晚报)2019—04—28,有删改)

    1. (1) 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2. (2) 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3) 第⑦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 9. 阅读《外婆的早饭》,回答下列问题。

    外婆的早饭

    李娟

            ①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

            ②一般来说 , 外婆吃过早饭都会睡一会儿觉的。睡醒了,屋前屋后转一转。然后,一般来说 , 还要再睡一觉,这一觉得睡到午饭做好了才能结束。吃完午饭后,一般来说 , 她老人家一定还得躺上一会儿。躺到半下午,睡得实在睡不着了,起来再屋前屋后转一转。然后,回到帐篷里,往床上一倒,一般来说 , 又要睡到晚上开饭时候……

            ③白天睡成这样,那晚上干什么?晚上就开始玩了呗。一整夜,她睡的帐篷角落那边窸窸窣窣响个不停。有时会有“哐嗵”一声,肯定是摔跤了,要不就一定是弄倒了什么东西。

            ④“吱!吱吱”的声音源自一捏就响的橡皮小耗子(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给她这个……)。

            ⑤“嚓嚓~嚓嚓~嚓嚓~……”在给会跳的玩具小青蛙拧发调(后悔……)。

            ⑥“啪哒、啪哒、啪哒……”小青蛙开始跳了。

            ⑦“窸窸哗哗……”不用说,又在数她的私房钱。

            ⑧有时候,各种各样的怪声音还会一路延伸到摆放糖果的小食品货架那边……也不能怪老太太嘴馋,闲着也闲着,不吃怎么着?而她老人家只要来了兴致,深更半夜也会旁若无人地唱歌,唱那种川味极浓的,调儿根本就不带拐弯的招魂一般的曲子。好在我们也听习惯了。乍然一听的人还真受不了呢。总之一夜不得安宁,直到天蒙蒙亮了,我们才能疲惫地沉沉睡去。那时,天大的声响也惊动不了。那样的时刻,外婆也开始起床做早饭了。

            ⑨如果那个时候我醒着,会从帐篷缝里看到外婆一手拎一截小木桩(我们家的小板凳),一手捏着窄窄一溜儿桦树皮,弓着腰,慢慢向炉灶那边走去。

            ⑩为预防火灾,我们家的灶砌得离帐篷比较远,在沼泽边的下风处。炉子很简单,三块石头往那儿一堆就行了,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石头,很平,做饭时可以放些油盐酱醋。没有风的时候,我们也把它当作饭桌围着吃饭。炉灶旁边还支了个“人”字形的小棚,里边垛了柴火。

            ⑪外婆引燃桦树皮,小心放在灶膛里,又添些碎柴掩在上面,拢着手罩上火苗,挡住风,等火苗慢慢地越燎越大,才轻轻地搁上大柴。然后置锅烧水,淘米下锅。

            ⑫就这样,清晨里,世界的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了。我又蒙眬睡去,梦里也去到了炊烟所抵达的最高处……

            ⑬除了外婆,一些牧羊人和外地来的收购羊和羊皮的人也要早早地开始一天的内容。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很久了。早上多冷啊,他们裹着沉重的皮大衣,在清晨发白发亮的冷气里走着。草地被冻上了,泛着白霜,硬硬的,被踩得“嘎吱嘎吱”响。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

            ⑭于是每天的清晨,在荒野里的火炉旁,总会围过来很多寒冷的行人烤火取暖。还有人在路上远远地朝这边打招呼,急急忙忙往这边赶。他们以炉灶为中心紧紧围坐一圈,高兴地说这说那,不时帮忙往炉子里添一块柴。稀饭沸开了,就赶紧帮着揭一下锅盖。每到那时,外婆就会进帐篷捧出一摞碗出来,为他们一人匀出小半碗滚烫的米汤,他们连忙感激地接过,谢个不停。然后在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和炊烟里,很幸福地小口小口啜饮。这时,远处的天空越来越蓝……突然,大地“轰”地一片金黄,太阳从群山间升起来了!

            ⑮似乎也在同一时刻,羊群的咩叫声和牛哞声突然密集起来,一声声长呼短应。整条山谷都热闹起来。听着这声音,我们倦意更浓,犹在梦中。只觉得枕边一片透亮,被窝更加温暖了。偶尔眨开条眼缝,从帐篷缝隙里瞟到外面炉灶边的人们正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远一点的地方有他们的牛羊,在朝阳里耸动着点点金黄。

    ⑯外婆早饭的火炉多亲切啊,它砌进了多少寒冷行人最幸福的时光啊……但是,正在最感动着的时候:“大懒虫小懒虫快起来!太阳晒屁股啦!都睡一晚上了还没有睡够?……”

            ⑰真是窝火!也不知是谁让我们睡一晚上都没法睡够的……

            ⑱但这时候要是再不起来的话,就有顾客钻进帐篷掀被窝买东西了。没办法,我睡在柜台上,我妈睡在货架下,都不大雅观。

            ⑲我们便哈欠连天地离开被窝,迷糊着眼睛叠铺盖、穿戴、梳洗。但是看到稀饭已经盛出,新新鲜鲜、热气腾腾地搁在炉灶边的大石头上。三碗稀饭间摆着一碟子泡菜,也刚捞出来,水淋淋的。不禁让人精神一振,好心情伴着好胃口全来了。

            ⑳我们一边喝稀饭,一边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似的问道:“咦,你什么时候把饭给做好了?”

            ㉑她得意的呀:“我怕吵醒你们,干什么都悄悄地……”这话更是比什么都气人。

            ㉒接下来她又很体谅地说道:“你们干活从早到晚,太辛苦了,我给你们做顿饭嘛,也没什么的。我又不是老得动不得的人,能干一点就干一点嘛……你们太辛苦了,我只想让你们好好地休息……你们只要休息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㉓真是毫无办法。吃完这顿珍贵的早饭,一般来说 , 她老人家又上床睡觉去了。

    1. (1) 选文第 - 段,作者写了许多外婆在夜间做的事,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2. (2) 品析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一般来说”在文中出现了五处,有人认为用词重复啰嗦,删去了,意思更加简洁明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②外婆引燃桦树皮,小心放在灶膛里,又添些碎柴掩在上面,拢着手罩上火苗,挡住风,等火苗慢慢地越燎越大,才轻轻地搁上大柴。然后置锅烧水,淘米下锅。(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3. (3) 全文有两处写道:“太阳还没出来,天空也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清晰而冷淡。这时,第一缕炊烟在群山和森林间缥缥缈缈地升起。如果我也是一个远行的人,看到这种情景也会马上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非常高兴地循着炊烟寻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 (4) 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五、作文
  • 10. 按要求作文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阅读,除了读书本外,我们还可以读自然、读人生、读风景、读人物……

    请以“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主题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真实的人名、地名或校名。

六、诗歌鉴赏
  • 11. (2018·滨州)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 (1) 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七、名著阅读
  • 12. (2019八下·湖南开学考)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A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弹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A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 (1) 选文中A是(填人名)。
    2. (2) 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A性命的人,请分别概括A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八、综合性学习
  • 13. 学校将五月定为“大阅读”主题月,将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西游记》中的沙僧参加阅读社团的招聘,请你写出录取或淘汰他的理由。
    2. (2) 你应聘到阅读社团做图书室管理员。室内藏书以《论语》《孟子》《诗经》《道德经》《资治通鉴》《李太白集》《东坡集》等为代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藏书内容。
    3. (3) 为纪念建国七十周年,班级将举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请你根据示例将活动内容补充完整。

      “读起来”,   ▲  ;“讲起来”,砥砺强国志向;“   ▲  ”,汇聚报国行动。

    4. (4) 学校筹备“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孰优孰劣”的辩论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最后的总结发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