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罗定市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

更新时间:2017-10-18 浏览次数:10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默写</b>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故园东望路漫漫,。(岑森《逢入京使》)
    2. (2) 政入万山围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 (4) 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5. (5) 岑森《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6. (6) 赵师秀在《约客》中表现惆怅和无奈的一句是
    7. (7)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表现诗人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富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二、<b >其他</b>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他们离开了“这片 gû fù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②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 tuìjìn了。

    ③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cû zhuô

    ④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rěnjùn bù jîn的笑容。

三、<b >选择题</b>
  • 3.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正确运用的一项是(    )
    A . 经过了警察叔叔的多次巡检,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 B . 马的头部比较整齐,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C .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了。 D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四、<b >语言表达</b>
  • 4.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五、<b >文言文阅读</b>
  •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写出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十余岁    然则天下之事    石性坚重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 (3) 下列对课文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之所以讲学家的结论是错误的,是因为他没有根据实际出发,只是凭自己的主 观判断。 B . 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他以多年经验总结,因此他感到无比自满。 C . 这篇短文写了四种不同的寻河兽的方法,从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 发,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 D .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1) 翻译下列划线字的词语。

      亲旧知其如此    置酒而招之    以乐其

    2. (2)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
      A . 兹若人俦乎? B . 或置酒而招 C . 无怀氏民欤? D . 葛天氏民欤?
    3. (3)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还学过类似这种文言文吗?
六、<b >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儿子的礼物

    琦君

        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

        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

        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

        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

        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

        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

        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

        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

        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

        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

    1. (1) 围绕儿子的礼物作者讲述了两个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个故事。
    2. (2) 请简析第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请分别写出第4段中两个加引号的快乐的含义。
    4. (4) 体会第6段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 (5) 根据选文内容,写一段作者儿子看到这篇文章的心理描写。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跪着工作,却让站立者叹服

        ①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②阮文平,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1995年,阮老师被分配到广西凌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开学第一天,阮老师兴奋地拄着拐杖,沿着33道螺旋式盘山石阶爬行,4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然而,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了3年。

        ③没有学生,他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上4个小时。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

        ④终于有5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然不算多,但却给了他一丝安慰:他仿佛看到了15小,50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了久违的读书声。

        ⑤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岭,即使3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有一天晚上,暴雨倾盆,他往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是有人扶他一把该多好啊!

        ⑥11年,弄怀小学在校生从零发展到84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的学生还从这里起步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平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带领学生整出一块平地,并用父亲卖猪仔的400多元

        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了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3000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⑦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如今,弄怀小学已成为金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⑧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 (1)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1段高度赞扬了阮文凭老师身残志坚的崇高精神。 B . 第2段画线句子中的数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阮老师开学第一天到弄怀小学时的艰辛。 C . 第5段画线部分刻画人物形象采用了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D . 本文选材精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 (2) 阅读第三段,对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本段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阮文凭老师的上班过程。 B . 本段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了阮文凭老师的敬业精神。 C . 本段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了阮文凭老师创业的艰辛。 D . 这段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赞美了阮文凭老师的不屈精神。
    3. (3) “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 (4) 请你写出题目的含义,并引用有关的一句古诗来赞美像阮老师这样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人。
  • 9.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辕。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1. (1) 本文段选自名著《》,作者是,他曾被称为
    2. (2) 文中说“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请结合前文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心理?我为什么会感到惋惜?
    3. (3) 读了这篇名著,你有什么收获?
七、<b >命题作文</b>
  • 10. 在你的生活当中,一定有许许多多令你感动的事,请你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要求:①字迹要清晰,卷面要保持整洁。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字数不得少于52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