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地理高考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8 浏览次数:19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飞地经济”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2018年,距杭州城区约40km的湖州市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在杭州城区,成为德清县在杭州的飞地园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在杭州城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 德清地价高涨 B . 杭州政策支持 C . 德清交通不便 D . 杭州集群效应
    2. (2) “莫干”园区对杭州的影响是(   )
      A . 促进产业升级 B . 增加就业机会 C . 加剧大气污染 D . 减少土地租金
  • 2. 武汉市素有“百湖之市”的美名,但如今湖泊面积大幅萎缩,下图示意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昌2001年与2019年湖泊边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1-2019年武昌区湖泊面积大幅萎缩,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围湖造田 B . 泥沙淤积 C . 气候变暖 D . 建设占用
    2. (2) 武汉市城区内的东湖面积变化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湖已成为(   )
      A . 城市饮用水源 B . 城市湿地公园 C . 城市水运航道 D . 水产养殖基地
  • 3. 降水时含盐溶液从岩块上部孔隙中渗入,饱和后又从岩块下部渗出。在干燥岩面,渗出的含盐溶液水分易蒸发而形成盐类结晶物。盐类结晶时产生的张力,促使岩块表面最终形成凹槽。盛行风影响雨滴飘落路径,从而造成岩块表面干湿差异。下图示意某砂岩岩块垂直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岩块所在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2. (2) 形成图中岩块表面凹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 风化作用 B . 风力侵蚀 C . 流水溶蚀 D . 流水堆积
  • 4.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貌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可知(   )
      A . 该地貌属于侵蚀地貌 B . 扇形地上部颗粒较小 C . 扇缘带适合种植水稻 D . 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小
    2. (2) 该扇形地下部和扇缘带基本无砾石分布,最可能是因为(   )
      A . 植被覆盖较差 B . 大气降水较少 C . 河流流程较长 D . 地表坡度较陡
  • 5. 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   )
      A . 9.9 ℃ B . 12.9 ℃ C . 13.9 ℃ D . 14.9 ℃
    2. (2) 未来几天,甲地气象部门最可能发布( )
      A . 干旱预警 B . 大风预警 C . 森林火灾预警 D . 低温冻害预警
    3. (3) 该时刻(   )
      A . 气温高低:甲地高于乙地 B . 风速大小:甲地小于乙地 C . 气压高低:甲地高于乙地 D . 降水强度:甲地小于乙地
二、非选择题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种类少,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在活动区出现频率较高。鸭嘴兽栖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时喜穴居水畔。鸭嘴兽是夜行性动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冬季不活动或冬眠。科学家从 1995年开始监测鸭嘴兽,发现它们的数量明显下降。

    材料二  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墨尔本。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地理环境资料。

    1. (1) 分析鸭嘴兽数量在下降这一现象不易被发现的原因。
    2. (2) 分析L河全年流量平稳、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3. (3) 对比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简述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港口运输较为落后的原因。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左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材料二  山东潍坊市的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产区土地多沙质土壤,有机质磷、钾含量较高。传统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获,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 ℃,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潍县萝卜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右图分别示意山东该县地形和气候要素分布。

    1. (1) 图中甲比乙海域海冰厚度更大,试分析原因。
    2. (2) 分析海冰对黄渤海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3. (3) 从土壤和气候角度,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4. (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 8.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下图所示区域主要位于高寒半干燥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和西北风,蒸发强,风沙灾害严重。图中甲城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度假胜地。

    分析甲城成为度假胜地的自然原因。

  • 9.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克拉莎草沼泽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20世纪初,当地居民为了种植甘蔗,大量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克拉莎草沼泽南部沿海分布有大面积红树林,随着当地甘蔗种植规模扩大,红树林适生范围也不断向陆地扩张。下图示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

    1. (1) 说出该沼泽地区在大量种植甘蔗后水质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分析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扩张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