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沪科版 /八年级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更新时间:2020-08-22 浏览次数:14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 )
    A . 制订实验计划 B . 猜想与假设 C . 发现并提出问题 D .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 2. 在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中,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   )
    A . 日心说 B . 地心说 C . 星云说 D . 大爆炸说
  • 3.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作出了杰出贡献。最早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科学家是 ( )
    A . 格里克 B . 牛顿 C . 马德堡 D . 托里拆利
  • 4. 关于“猜想”,下列给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猜想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猜测 B . 猜想一定要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谬误 C . 猜想有时会与客观事实相差很大 D . 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验证
  • 5. 在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B . 要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C . 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D . 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进行修改
  • 6.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一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 ( )
    A . 亚里士多德 B . 伽利略 C . 牛顿 D . 托里拆利
  • 7. 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家们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不正确的是 ( )
    A . 奥斯特:通过实验揭示了磁与电之间的联系 B . 帕斯卡:研究总结出密闭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 C . 欧姆:研究并总结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D . 阿伏加德罗:研究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8. (2018·海南) 下列著名物理学家中,用其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的是(   )
    A . 牛顿 B . 阿基米德 C . 欧姆 D . 焦耳
  • 9.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正确使用仪器的问题上进行了下列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定要选择合适量程的仪器 B . 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 .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 . 测量某长方形的面积时,应先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长和宽
二、填空题
  • 10.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体间的的自然科学。
  • 11. 十六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原理,在“探究单摆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采用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是法,即每次只让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 12. 体育课上同学们想知道怎样掷实心球会更远,体育委员说“远近可能与投掷时抛出的角度有关”。体育委员的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 13.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意大利科学家有一次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发现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似乎相等,他的这一发现促进了钟表的研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 14. 到商店买乒乓球时,小明总要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处(选填“用力扔”或“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从中挑选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选填序号)。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③交流与合作

三、实验探究题
  • 15. 某同学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
    2. (2) 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实验次数

      摆幅(cm)

      小球质量(g)

      摆长(cm)

      时间(s)

      1

      10

      30

      80

      1.8

      2

      10

      40

      80

      1.8

      3

      15

      40

      80

      1.8

      4

      15

      40

      100

      2.0

    3. (3) 实验完成后,该同学用质量为20 g和50 g的两个小铁球,分别制作成摆长为80 cm和100 cm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是s和s。
  • 16.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

    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 (1) 属于体验的有;
    2. (2) 属于提出问题的有;
    3. (3) 属于假设的有;
    4. (4) 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
    5. (5) 属于结论的有
  • 17.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与同学交流了下面的疑问:如图所示,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这又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以上两空均选填题中给定的要素序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