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冲刺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1 浏览次数:1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一位同学好奇心强,但缺乏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见别人打球,自己也去打球;过几天又随另一个同学去集邮;集邮没几天,看电子琴有趣,又去玩电子琴。这位同学的心理属于(    )
    A . 缺少思维的独立性 B . 形成稳定兴趣的前提 C . 积极健康的好奇心理 D . 培养高雅情趣的基础
  • 2. (2017七上·民乐期末)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艰辛奋斗培育的杂交水稻,20多年累计增产3.5亿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他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荣获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人们都有所创造奉献 
    ②从事科学研究,人的生命才有价值

    ③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创造                                 
    ④奉献的人很辛苦,得不偿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3. 临近中考,越来越多的同学感受到学习压力的增大。下列举措中能助这些同学缓解学习压力的是(    )

    ①提高要求,增加对考试的重视度     ②乐于交流,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期望     ④学会调试,借助各种方式放松自己

    ⑤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⑥善于求助,学会主动地和老师沟通

    A . ①②③⑥ B . ②③⑤⑥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②④⑤
  • 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当知荣辱。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活动深刻改变着社会风气。文明用餐、爱护花木、绿色出游、节俭办事等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然而也有个别人素质“欠费”,文明“余额”不足,自私冷漠处事,引发公众的“义愤”。对此,你最想说的是(    )
    A . 文明彰显社会进步,明德引领社会风尚 B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D .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全民执法抑恶扬善
  • 5. 城市市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①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体现国家形象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④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6. 2019年2月,蚌埠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教师岗位研修活动的通知》,以“赛上课、赛命题、赛解题、赛成绩”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我市之所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因为(    )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②教师是学生成长最关键的因素

    ③教师水平决定着学生成绩    ④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后也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理解老师需要我们(    )
    A . 对老师的叮嘱感到很厌烦 B . 面对老师的表扬只会沾沾自喜,头脑发热 C . 面对老师的批评耿耿于怀 D . 主动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工作的复杂性
  • 8. 在歌曲《爱的奉献》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②世界由爱组成的,没有爱就没有世界

    ③人人都需要爱,我们要努力经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④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给自己铺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9. 白天“摇漏斗”,晚上琢磨串级理论。一周工作80个小时,没有节假日。3年后,难倒国内外稀土研究员的难题,被徐光宪团队攻克。最后的萃取流程里,包含了一百多个公式,每一个都是徐光宪的血汗。这体现了徐光宪(    )

    ①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追求人生意义

    ③艰苦奋斗,使生命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④不畏挫折,获取更多物质回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逝去的年轻生命令人扼腕痛心。在我们哀悼牺牲的救火英雄时,个别网民却在网上发表亵渎他们的不当言论,社会影响恶劣,目前,违法人员已被抓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无法治不自由,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

    ③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        ④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19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政策调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升学政策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由以往的“四个三”调整为“两个有”,条件进一步放宽,门槛进一步降低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所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都得到同样保障    ②制度、政策在完善社会公平

    ③该政策符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要求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2.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做客哈佛大学时说,如果创业就要组建一支具有狼性的团队,因为狼猎取到食物后,哪怕是只逮到一只兔子,也会力求团队中的每一只狼都吃到一点。这启示我们(    )
    A . 个人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B .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C . 个人取得成绩都应该归功于集体 D . 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发挥智慧
  • 13. 下列是关于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法治时代,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就不再起作用了

    ②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③有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就有了法治

    ④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4. 当下网络中流行的“快手”“火山小视频”“网络直播”“抖音”……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有些低俗的、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应该(    )

    ①提高媒介素养,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②使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③遵守网络道德法律                    ④敬而远之,免受其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关于以下法律案例素材,理解有误的是(    )
    A . 张女士到某超市购物,由于保洁员刚打扫了卫生造成地面湿滑,张女士不慎摔倒,导致肋骨骨折,张女士找到超市协商解决赔偿问题,该超市拒绝,后双方决定到该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协商。仲裁庭决定,按照超市负主要责任,张女士负次要责任,以8:2的比例分担责任,双方达成了仲裁协议。--采用仲裁方法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且仲裁决定一经作出即为终局。不可上诉。 B .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总榜46.55亿的骄人成绩,但电影开机必须征得文学作品作者刘慈欣的同意和授权。--因为该作者享有《流浪地球》文学作品的著作权。 C . 某市监察委员会对该市环保局局长职务违法的行为予以记大过处分--该处分属于行政处罚。 D . 张某未与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商量,将其父骨灰盒从灵堂移走并藏匿,因不告知其弟弟安放地点,导致其弟弟无法对其父进行瞻仰、祭祀--张某的行为涉及侵犯他弟弟的人身自由权。
  • 16.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一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扶贫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材料(    )

    ①表明国家努力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②说明要实行人人均分的公平分配原则,减少贫富差距

    ③我国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努力促进社会公平

    ④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7. (2020八下·项城月考) 近年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均在“两会”召开期间开通专区,邀请“两会”代表和委员与网民进行互动访谈。上述材料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有(   )

    ①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近年来,“晒客”一词蹿红网络。晒工资、晒消费、晒工作、晒宝宝,时下的“晒”成了公众的常用词,特别是人们越来越多地“晒”政治,“晒”也成了社会的政治生活形态。“晒”政治表明(    )

    ①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

    ②人民行使监督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③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④公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下列勉励我们“实干”的名言警句是(    )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②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0. 下列有关国情知识的概念中,有几处是正确的(    )

    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包括自治旗人大和政府,但不包括民族乡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

    ③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④党的基本路线的出发点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⑤从本质上说,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都是发展的问题

    ⑥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 1处 B . 2处 C . 3处 D . 4处
二、非选择题
  • 21. (2020·衡水模拟) 材料一: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阻击战。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居家是对抗击疫情的最大贡献,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材料二:防治疫情扩散的重要时刻,W市的两位网友发布不实的谣言,造成群众恐慌。最终,公安机关对他们依法行政拘留,并发布公告辟谣,抵制谣言。

    材料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有的取消了家庭旅行,有的来不及吃上年夜饭,有的不顾亲友阻拦主动请缨,义无反顾踏上征程,奔赴武汉救护前线。他们从北京来、从上海来、从四川来 ……他们,为武汉来!他们不顾危险,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

    1. (1) 从敬畏生命角度 ,谈谈你对居家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的理解
    2. (2) 请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公安机关的做法。
    3. (3) 请从“守望精神家园”角度说说他们是新时代最美逆行者的理由。
  • 22. 铸魂育人

    材料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想政治课老师提出希望--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总书记还深情地指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感受到教师职业有什么特点?
    2. (2)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中,你对青少年阶段有何感悟?
    3. (3) 结合材料二,青少年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 23. (2020九下·江油开学考) 材料一:“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 (1)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告诉我们我国应坚持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什么?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
    3. (3) 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4. (4)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你打算怎样为厉行法治作出自己的贡献?
  • 24. 材料一: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金句引发网友热议。

    材料二: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材料三:“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农村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历数了我国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些突出问题。

    1. (1) 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 (2) 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