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0-07-29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   )
    A . mm B . cm C . m D . km
  • 2. (2011·连云港) 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 . 飞船的座舱 B . 天空中的云朵 C . 地面上的发射架 D . 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 3. (2019八上·寮步镇月考) 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4. (2019八上·汽开区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不会停止 B .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 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D .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 5. (2018八上·长春期末) 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雾 B . 寒冬腊月,田野里出现了霜 C . 冰箱里的水凝固成冰块 D . 阳台上花盆托底里的水蒸发
  • 6. (2018八上·长春月考)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受影响 D . 无法判断
  • 7. (2018八上·长春月考)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用一支已甩过的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但中途都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39.5℃ B . 乙和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C . 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39.5℃ D .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 8. (2016八·连云港月考)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 . 入射角是30° B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 反射角是60° 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 9. (2018八上·长春期末) 长春北湖公园为美丽的长春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的“白云” B . 阳光下游客的影子 C . 水中游动的鱼 D . 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 10. (2018八上·长春期末)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 11. (2018八上·长春期末) 小韦所在班级照集体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A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 .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 .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 12.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 0~2s 内做变速运动 B . 物体在 2~4s 内运动速度是 5m/s C . 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D . 物体在 6s 内平均速度是 2.5m/s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 20. 在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年秋季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小睿同学百米成绩为15s,求小睿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4. (2019八上·朝阳期末)                
    1. (1) 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 (2) 如图乙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 25.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图甲中A,B,C是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式,其中正确的是
    2. (2)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选填“左”或“右”)图。
    3. (3)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 知,水在沸腾时,温度;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4. (4)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26.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 ON 的可折叠硬纸板、直尺、激光笔、量角器及铅笔。

    1. (1) 如图1所示,把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 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A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分居法线两侧 B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C . 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D . 光反射时是否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 (2) 沿ON将纸板向后折,反射光线(填“仍存在”或“不存在”),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 (3) 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是的。
  • 27.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曹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 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 28.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 (1) 为了使烛焰的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只需要调整高度一个元件是.若不调整,会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选填“上”或“下”)方.
    2. (2) 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整高度后,不改变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无像,此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的实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