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渝西九校2020届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卷(理)

更新时间:2020-08-21 浏览次数:23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淋巴因子、胃蛋白酶和呼吸酶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 . 细胞中RNA的合成都需要R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参与 C . 植物细胞中只有叶肉细胞才能合成多糖 D . 病毒合成自身核酸和蛋白质时都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能量
  • 2. 5-氟尿嘧啶能抑制脱氧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其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也能干扰基因的表达;环磷酰胺也可以抑制DNA的合成,而且大剂量的环磷酰胺会抑制B细胞活性和相关抗体的形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5-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B . 5-氟尿嘧啶可能使mRNA的结构异常,从而干扰基因的表达 C . 环磷酰胺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以把肿瘤细胞的分裂阻断在前期 D . 注射大剂量环磷酰胺可导致人体被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增大
  • 3. 地衣由真菌菌丝包裹着绿藻或蓝藻细胞构成,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为地衣制造有机养分,而菌丝则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等提供原料,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真菌与绿藻或蓝藻之间具有互利共生关系 B . 绿藻和蓝藻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色素和光合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 真菌、绿藻和蓝藻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且遗传物质都是DNA D . 地衣的藻细胞中的元素可以来自真菌和空气
  •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烧等病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病毒的各种成分都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B . 患者体温持续在39℃的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 该病毒在增殖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 可通过分析该病毒的核酸中五碳糖或碱基的类型,来确定其核酸是DNA还是RNA
  • 5. 某二倍体的基因A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3个连续的碱基对,突变成基因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A和a中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B . 基因A和a所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就相差一个氨基酸 C . 由于基因A所表达的肽链含有63个氨基酸,所以基因A含有189个碱基对 D . 该突变可以在基因A复制时发生
  • 6. 《联合国气候恋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 . 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 . 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 . 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二、非选择题
  • 7. 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C3和C5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表示该细胞中的某种生物膜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其中e-表示电子;图3表示25℃时叶片的光合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的C3可以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填结构)中产生,产生C3的过程①和④所需的酶不同,说明酶具有性。
    2. (2) 若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图1中的过程③④处于平衡状态,即CO2的产生量和消耗量相等,则该植株的干重会。图2所示的过程为,此过程可以为图1中的过程(填序号)提供
    3. (3) 若图3是某兴趣小组所得的实验结果曲线图,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若所用的植株是在缺镁的土壤中种植的,补充镁后一段时间再进行实验,则图3中的B点应向移动,C点应向移动。
  • 8. 肉毒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能抑制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处的传递,使肌肉松弛。某小组为了探究肉毒碱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分离家兔胫骨前肌及其相连的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处通过乙酰胆碱传递兴奋),在胫骨前肌处安装仪器以记录肌肉张力,给予神经以适宜电刺激并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步骤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注射适量的肉毒碱溶液,再给予神经以相同电刺激,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情况。

    步骤3:停止电刺激并注射适量的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分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再给予神经以相同电刺激,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1中,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能使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其机理是。这一刺激最终引起的肌肉收缩(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 (2) 与步骤1中的肌肉收缩曲线相比,步骤2中的肌肉收缩曲线的幅度变(填“大”“小”)。
    3. (3) 该小组提出了肉毒碱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两种作用机制:机制I为肉毒碱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机制Ⅱ为肉毒碱作用于突触后膜,阻止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若肉毒碱的作用机制为机制I,则肉毒碱会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的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会抑制乙酰胆碱的(填“合成”或“分解”),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的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故步骤3的肌肉收缩曲线会;若肉毒碱的作用机制为机制Ⅱ,则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的量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故步骤3的肌肉收缩曲线。该小组中有人建议将步骤3中的操作进行更改,可以更好地探究肉毒碱的作用机制,他的建议是
  • 9. 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鳜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生物(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调查鳜鱼种群密度的方法是。若调查方法操作正确,连续调查了三次,则第次的调查结果误差最大。
    2. (2) 若在5月份大量投放鲫鱼,则短时间内鳜鱼的数量变化是,而鳜鱼的变化又会鲫鱼的数量增加,这种调节属于
    3. (3) 该池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中,这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结构,这种分布可以充分利用池塘中的(至少答出两种)。
  • 10.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两只雌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果蝇:灰身红眼雄果蝇:灰身白眼雄果蝇:黑身红眼雌果蝇:黑身红眼雄果蝇:黑身白眼雄果蝇=6:3:3:2: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析题干可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基因。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组合是
    2. (2) 让F1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不同基因型组成的杂交组合有种。让F1中的黑身红眼雌果蝇与灰身白眼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出现灰身白眼雌果蝇的概率为
  • 11.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来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野生菌株对玉米淀粉的分解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

      ①配制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除碳源外,培养基中还应包括等物质。

      ②用适当强度的紫外线照射野生菌株,其目的是。将经照射的野生菌株接种至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

      ③将平板放在适宜条件的培养箱中培养,平板应(填“正置”或“倒置”)。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的透明圈,的菌落就为初选菌落。

    2. (2) 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为获得单个菌落,在划线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3. (3) 选择出来的细菌经扩大培养后需要进行计数,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是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解释其原因:
  • 12. 某科研所将菊花的花色基因C导入牡丹叶肉细胞来培育具有新型花色的牡丹,流程如图所示,其中PstI、EcoRI、SmaI是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部位为各自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图中切割花色基因C和质粒的限制酶应选择。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载体通常用相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其原因是
    2. (2) 图中①过程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图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将花色基因C插入质粒的T—DNA中,其主要原因是。检测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是否成功导入叶肉细胞,需在培养叶肉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
    3. (3) ②过程的目的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③过程主要是将②过程得到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出甲。若甲可以作为制造人工种子的材料,则甲可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