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0-07-21 浏览次数:1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关于电磁感应相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磁感应现象是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的 B . 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 . 电磁感应说明了磁能生电 D . 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 2. 学校运动会进行跳远比赛时,要在沙坑里填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减小人的动量变化量 B . 延长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起到安全作用 C . 减小人所受地面的冲量 D . 减小人与地面接触时间
  • 3. 如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固定直导线右侧有一矩形线圈,导线与线圈置于同一光滑水平面内,若减小导线中电流强度,线圈将(  )

    A . 向左平移 B . 保持静止 C . 向右平移 D . 发生转动
  • 4. 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匝数为20匝,内阻为1 ,外接灯泡的电阻为9 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的读数为6V B . 发电机输出功率为36W C . 线圈转动过程中,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Wb D . 时刻,线圈平面恰好经过中性面位置
  • 5. (2019·厦门模拟) 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之一,2019年2月13日日本宣布福岛核电站核残渣首次被“触及”,其中部分残留的放射性物质半衰期可长达1570万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衰变成 的核反应方程为 B . 的比结合能大于 的比结合能 C .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的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 D . 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不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6. 如图所示,A、B是完全相同的两只小灯泡,L为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闭合电键S瞬间,A灯逐渐变亮,B灯立即亮 B . 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A灯不亮,B灯亮 C . 断开电键S的瞬间,A,B灯同时熄灭 D . 断开电键S的瞬间,A,B灯都闪亮一下后再熄灭
  • 7.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左右两边接有额定电压均为U的4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为P)左端接在一电压恒为Uo的交流电源两端。此4盏灯刚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 B . 此时交流电源输出的功率为3P C . Uo=4U D . 如果灯L2突然烧断,L1将变亮,而其余2盏将变暗
  • 8. 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的铜导线制成半径为r、电阻为4R的圆环,PQ为圆环的直径,在PQ的左右两侧均存在垂直圆环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但方向相反,一根长为2r、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绕着圆心O以角速度 顺时针匀速转动,金属棒与圆环紧密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棒MN两端的电压大小为 B . 金属棒MN中的电流大小为 C . 图示位置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为从N到M D . 金属棒MN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其电流方向不变
二、<b >多选题</b>
  • 9.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减小 B . 衰变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 C .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D .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10.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 (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 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C . 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 . 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 11. (2018高一下·青冈期末) 平静水面上停着一只小船,船头站立着一个人,船的质量是人的质量的8倍.从某时刻起,人向船尾走去,走到船中部时他突然停止走动.不计水对船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在船上走动过程中,人的动能是船的动能的8倍 B . 人在船上走动过程中,人的位移是船的位移的9倍 C . 人走动时,它相对水面的速度大于小船相对水面的速度 D . 人突然停止走动后,船由于惯性还会继续运动一小段时间
  • 12.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U形导轨(电阻不计)宽度为L,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上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现有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金属杆沿框架由静止下滑,设磁场区域足够大,当金属杆下滑达到最大速度v0时,运动的位移为x,则(  )

    A . 金属杆下滑的最大速度v0= B . 在此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 C . 在此过程中金属杆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D . 在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三、<b >实验题</b>
  • 13.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甲图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乙图所示将电流表与线圈B连成一个合回路,将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开关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

    1. (1)    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将(选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2. (2)    将线圈A插入线圈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选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3. (3) 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指针将(选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 14. 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气垫导轨置于水平桌面上,A、B均为弹性滑块,已知遮光板宽度为d,实验过程中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碰撞静止的滑块B。某同学记录了滑块A碰撞前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 , 碰撞后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2:滑块B碰掩后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3 , 选向右为正方向。

    1. (1) 该实验还需测量的量为_______。
      A . 滑块A的质量mA B . 滑块B的质量mB C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1 D.开始时滑块A,B间距离L2
    2. (2) 下面各空用本题中的相关字母表达∶

      ①碰撞前滑块A、B的总动量表达式为

      ②若碰后A向左运动,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③若碰后A向右运动,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四、<b >解答题</b>
  • 15.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1:n2=10:1。原线圈接电压为 (V)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R=11Ω的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求:

    1. (1) 副线圈中电压表的示数U;
    2. (2) 原线圈中电流表的示数I。
  • 16. 如图所示,一个总阻值r=5 ,匝数n=50的正方形金属线圈,与阻值R=10 的定值电阻连成闭合回路,线圈的边长L=0.1m,其内部空间(包括边界处)充满了垂直线圈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导线电阻不计,求:

    1. (1) 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多少?
    2. (2) t=0.01s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少?
    3. (3) t=0.01s时,线圈MN边受到的总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 17.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弧形槽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M=3m,小球与弹簧的碰撞是弹性碰撞,求:

    1. (1)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 (2) 小球第一次再回到弧形槽最高点时离水平面的高度。
  • 18. 如图(1),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电阻不计)间距为L,长度足够长,水平部分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a从高h处自静止沿导轨下滑、金属棒b开始静止。已知a棒质量为3m,b棒质量为2m,电阻均为R试求:

    1. (1) 当a棒刚进入磁场时,b棒的加速度大小;
    2. (2) 假设两棒没有相碰,且b棒最终以恒定速度运动,此过程中b棒产生的热量;
    3. (3) 如图(2),在v-t坐标系中定性画出a棒进入磁场后,两棒的v-t图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