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

更新时间:2020-07-17 浏览次数:202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 (wǎn)    (qì)而不舍     重(hé)    粗(kuàng) B . 红(yīn)    (xiān)为人知   (zǎi)割   捕(dài) C . (pán)石  怏不乐(yāng)     样(mú)    脚(diàn) D . 怨(mái)  气冲(dòu)牛    (shè)然   然(mò)
  • 2. 下列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B . 目睹:指眼见;亲眼所见;亲眼看见。 C . 淳朴:简朴。 D . 踌躇:为难。
  • 3.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办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的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 . 献丑 B . 见笑 C . 笑纳 D . 光临
  • 4. 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话不是鲁迅先生说的(   )。

    A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 .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C . 唯有民族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5. 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作“锦城”或“锦官城”?(    )

    A . 因蜀锦而得名 B . 因锦江而得名 C . 因诸葛亮的“锦囊”而得名 D . 因唐诗而得名
  • 6. 默写一首关于季节的古诗,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二、积累运用
  • 7. 请根据语境写汉字。

    zhi:手可热   两军对   孤注一  闲情逸

    he:泽而渔   东狮吼

    chou:壮志难  一莫展

  • 8. 写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

      仇  冼  纪

  • 9.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其余的日子则一笔带过。我明白了,主要内容要地写,次要内容则简略地写。
    2. (2) 《匆匆》是写的一篇散文,课文先写的特点,接着写自己的日子怎样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细腻地刻画了。作者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流露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以及要的决心。
  • 10. 填写诗句。

    诵读古诗,我们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中得到生活、学习的启迪;从“不要人夸好颜色,”中感受到诗人高尚的情操;读着“死去元知万事空,”和“却看妻子愁何在,,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诗句,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深深感染着我们;读着“青箬笠,绿蓑衣,”我们仿佛与诗人一同走进了诗情画意的生活。

  • 1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缩句)
    2. (2) 船上的东西有几件不值什么钱。船上的东西有几件对我来说却很有用。(用关联词合为一句)
    3. (3) 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的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1. (1) 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
      A . 饱览美景 B . 不要超车 C . 驾车慢行 D . 热爱生命
    2. (2) 这里的最高时速是每小时(    )
      A . 30英里 B . 60英里 C . 80英里 D . 100英里
三、阅读理解(30分)
  • 13.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石灰吟

    ____________,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____________。

    1. (1) 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2. (2) 在横线上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千锤万凿,烈火焚身,粉骨碎身,我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 14. 课文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张——      凶狠——

    2. (2) 围绕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两句话是对父亲的描写。

      ②父亲“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因为

      ③从“平静”和“慈祥”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3) 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在文中找出原因并写下来。
    4. (4) 父亲“瞅了瞅”,这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这一“瞅”,是期望“我们”
  • 15. 课外阅读。

    特殊的点名

        ⑴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⑵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chōnɡ)憬(jǐnɡ)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呆一刻呀!惆(chóu)怅(chànɡ)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⑶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教室里一片寂静。

        ⑷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您给我们点个名吧!”

        ⑸沉默5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再给我们点一次名吧!”

        ⑹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⑺“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kuànɡ)里打转。

        ⑻“肖石、温天立、张颖……”他大声呼点着。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来又端正坐下。

        ⑼“马国政!”

        ⑽“?”同学们蒙了。

        ⑾“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经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⑿掌声立即掀起,同学们眼里噙(qín)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 (1) “憧”、“憬”、“惆”、“怅”、“眶”这五个生字,按音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 怅惆憧憬眶 B . 怅憧惆憬眶 C . 怅憧眶惆憬
    2. (2)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⑿自然段中“噙”字的意思是
    3. (3) 文中哪几句话让你知道了“下课了,谁也没有动”的原因?用横线把它们画出来。
    4. (4) 把第⑹自然段中 “马教授捧起花名册”一句中的“捧”字改成“拿”可以吗?为什么?
    5. (5) 马教授为什么要点自己的名字?从这里你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6. (6) 第⑽自然段引号之间只有一个问号,你从这个问号读出了什么意思?
    7. (7)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老师?请用心写下给老师的临别赠言。
四、语言表达(35分)
  • 16.  
    1. (1) 我会审题。

      根据习作要求,我要写的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的梗概。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

    2. (2) 我有方法。

      我打算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这次作文。首先,,也就是理清这本书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其次,,也就是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再次,,也就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 17. 习作。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处事的哲学。但什么是感恩?对谁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