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0-07-07 浏览次数:1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18分。)
  • 1.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考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颅(xié háng) (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 . 扩大六部权力 B . 改革丞相制度 C . 扩大地方权力 D . 加强君主专制
  • 2. 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在究其原因时,有人总结洋务运动“是一场穿新鞋走老路的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以此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是要维护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 B . 学习新技术不符合当时国情 C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矛盾 D . 外国势力与清王朝腐朽势力联合挤压
  • 3.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    )
    A . 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B . 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C . 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D . 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4.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突了所有制崇拜。“第一次思想解放”主要是指(    )
    A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中共十六大
  • 5. (2019·槐荫模拟)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
    A . 全体希腊人 B . 雅典居民 C .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D . 外邦人
  • 6. 《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可见,如下权力中,国王仍然保留的是(    )
    A . 征收税款 B . 废除法律 C . 任命官员 D . 维持军队
  • 7.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什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望着过去”是为了维护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B . “望着未来”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改革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D . 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 8. “由于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 . 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 . 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 .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 .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 9. “新政”期间,罗斯福谈道:“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    )
    A . 《社会保障法》 B .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 《农业调整法》 D . 《紧急银行法令》
二、非选择题(四大题,共27分)
  • 10.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从大乱走向大治的“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材料二:唐太宋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的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是什么?“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又指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 (4)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 1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巢”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吴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于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 (1)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 (2) 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 (3) 国共两党第次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大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兰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继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花,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 (2) 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
    4. (4) 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 13. 材料一:(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1. (1) 根据材料概括职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20世纪60年代末欧共体与哪两个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