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乐清市九校联考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18 浏览次数:352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22分)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梦想如同风帆,给人生之舟注入动力;如同明灯,给人生的①bá涉指明前进的方向。当雏鹰尚哺于巢②(A.xuè    B.xué ),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酝酿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当骏马休③qì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啸时,它已蓄势待发,那就是驰④(A.chěng  B.chéng)天下。

  • 2. 古诗文默写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肆虐。真可谓“溪云初起日沉阁,”共同战“疫”中,许许多多令人泪目的画面人物,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报国志感动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心。因为他们都有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范仲淹用“”(《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借落花来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感。

  • 3. 诗人在人生不顺遂时往往会借助想象,用心中的美好来温暖自己的失意,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丰富了作品的情感意味。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这种写法的是(       )
    A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B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 .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D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长烟空              上下 B . 物喜              醒能述文者 C . 望之蔚然深秀者      游人去禽鸟乐也 D . 湖中人鸟声俱        沿溯阻
  • 5. “干支纪年法”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当于十二生肖)组合起来,依次纪年的一种传统纪年法。请根据“干支顺序表”,推断“乌台诗案”发生的元丰二年,若用干支纪年表示,应是(   )

    元丰二年(1079年)              “乌台诗案”

    元丰五年(1082年)    壬戌年     徽宗皇帝出生

    元丰六年(1083年)    癸亥年     苏轼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元丰七年(1084年)    甲子年     司马光完成了史书《资治通鉴》的撰写

    干支顺序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干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支

    A . 戊寅年 B . 戊辰年 C . 己巳年 D . 己未年
二、阅读(53分)
  • 6.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下列哪一组人物不符合这一观点?(   )
    A . 刘四爷与虎妞(《骆驼祥子》) B . 鲁编修与鲁小姐(《儒林外史》) C . 里德太太与约翰·里德(《简·爱》) D . 班纳特太太与大女儿简(《傲慢与偏见》)
  • 7. 研读《三国演义》,参与讨论。

    品“三国”,论“演义”

    话题1:亦真亦假的“三国”

    话题2:神幻离奇的“三国”

    小温:真有“煮酒论英雄”之事吗?

    小瓯:确有此事。《三国志》中记载:“……‘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而小说中则写:“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小温:罗贯中为什么这样修改呢?

    小瓯:作者着意塑造刘备 的形象。

    小语:小说中写到许多显圣的情节,如关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小文:……同时,这样神幻离奇的情节给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读者兴趣。

    教师追问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请根据以上问答,阐述你对“历史演义”的认识。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

    沈彬

        ①大疫面前,暂时无法回到家乡的武汉人该如何安身?长沙伸出了温暖的手,给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妥善安置方案:对湖北来长沙人员,在排查无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各区县市给予适当帮助,统一征用酒店,统一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②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来自疫源地的武汉同胞、湖北同胞正承受着之前难以想象的压力,历经漂泊辗转,身心俱疲。他们也是疫情的受害者,不是“罪人”,公众不应该也没必要“谈鄂变色”。

        ③科学防疫不是冷漠、歧视和以邻为壑的借口。目前,很多出门在外又暂时无法回乡的湖北人成为了“漂泊的湖北人”,给他们安排符合防疫标准的集中安置场所,体现的是人性的温度,也是对疫情控制负责任的态度。

        ④要警惕,不能把群防群控概念偷换成极端狭隘的“地方主义”。动辄祭出“不要某某地方人”“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是念歪了经、唱错了调,把抗疫大业搞成了“地域黑”。

        ⑤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不是具体哪个地方的人;我们战胜疫情的武器是科学和团结,而不是自乱阵脚。

        ⑥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也应该给来自疫源地的民众安排适当的住宿、饮食,方便集中管理、集中隔离,否则,只会把他们逼到躲避防疫措施的路上去,造成更大的社会风险。

        ⑦目前,长沙市已经公布了对疫源地人员开放的定点服务场所,拿出了妥善的解决方案。上海也在落实对重点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其中集中隔离了1098人(截至1月27日)。防疫大战才开始不久,集中安排疫源地人员的食宿,应该成为各地政府防疫措施中的标配。这是各地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也是防疫系统工作的应有之义。按科学的防疫原理,进行统一登记、统一隔离,这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也是城市应有的温度。

        ⑧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相信,大地回春,隔离结束,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

    (2020年01月28日刊登于《人民网》)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在大疫面前,长沙政府对暂时无法返乡的武汉人的安置方案是:在排查无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后,武汉人可以入住当地酒店统一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B .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来自疫源地的武汉同胞、湖北同胞值得我们引起高度警惕,要发现一人举报一人,抓获一人遣返一人。 C . 上海也在落实对重点人员隔离医学观察,截至今日,共集中隔离了1098人。 D . 大疫当前,各地政府应积极行动,对重点人员应进行统一登记、统一隔离,这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也是城市应有的温度。
    2. (2)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说理透彻,有理有据,语言简洁精炼,有独特的个人见解。 B . 第⑦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长沙市和上海市均拿出了对疫源地人员妥善的解决方案,阐述了各地政府正在履行各自的责任,这些措施“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也是城市应有的温度”的观点。 C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相信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不是具体哪个地方的人;我们战胜疫情的武器是科学和团结,而不是自乱阵脚。 D . 作者在文中呼吁:病毒必须隔离,但是人心不能疏离。
    3. (3) 有人认为隔离病毒就是要隔离武汉人,而作者却倡导隔离病毒不是一味隔离武汉人,而是要防止出现因为对病毒的恐慌而导致人心的疏离。请你结合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场疫情。

      链接材料:

      当下,乐清市正处于众志成城,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关键阶段,但却有极个别居家观察对象擅自外出,给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风险。1月29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大队获悉,三名不配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市民,受到依法处罚。(浙江新闻1月30日)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人性的爱抚

    马德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⑪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⑫“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选文有删改)

    1. (1) 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3. (3) 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
    4. (4) 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②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5. (5)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 10. 古诗文阅读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①海:湖泊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我选。理由: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游惠山记

    袁宏道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其他如《史记》、社诗、《水浒传》、元人杂剧畅心之书,又皆素所属厌,且病余之人,精神眼カ几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谴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1. (1) 九(3)班的学生学了这篇短文后,针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进行了讨论交流,请根据具体情境完成下面讨论的内容。

      小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中的“兀兀”一词怎么翻译?

      小阳:这个词我在自学的时候也不清楚,后来我査看了“百度汉语”,上面有三个义项:A.不动的样子;B.勤奋刻苦的样子;C.昏沉的样子。我觉得应该选,因为

      小奕:你说得非常有道理,你能帮我翻译一下“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这个句子吗?特别是“宾客”一词该怎么解释?是否有词类活用?

      小阳:是的,“宾客”我觉得应该理解为,这个句子应该这样翻译:

    2.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每 看 书 之 暇 则 令 朱 叟 登 堂 娓 二 万 言 不 绝 然 久 听 亦 易 厌。

    3. (3) 本文所寄寓的情志,与下列哪篇文章最为接近?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A.《岳阳楼记》     B.《与朱元思书》     C.《陋室铭》

三、写作:(70分)
  • 12.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野味问题公之于众,这不是第一次全民探讨野味隐患。2003年的非典疫情,就是人们滥食了感染病毒的果子狸引起的。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罪魁祸首仍旧是吃野味带来的恶果。

    要求:根据材料信息,结合以上两张图片内容,写下你的思考。150字左右。

  • 13. 大作文(60分)

        停课不停学期间,小乐在家上网课,常常感到很烦恼。妈妈有时对他说:“少跟别人比,做好你自己!”有时又对他说:“你看看人家,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你呢?”小乐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