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

更新时间:2017-09-22 浏览次数:149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在哪一年最终完成的(    )

    A . 公元前230年 B . 公元前221年 C . 公元前209年 D . 公元前207年
  • 2. 秦朝丞相职位非常的显赫,其具体负责的内容是(    )

    A . 行政 B . 军事 C . 监察 D . 司法
  • 3. 嬴政建立秦朝后所统一的对象包括(    )

    ①文字  ②货币  ③度量衡  ④车辆和道路  ⑤语言  ⑥服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⑥ C . ③④⑤⑥ D . ②③④⑤
  • 4.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广为流传。下列属于项羽事迹的是(    )

    A . 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B . 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C . 发动大泽乡起义 D .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 5. “这是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指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之治”
  • 6.

    在刘邦的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 率兵包围咸阳 B . 在垓下大败项羽 C . 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 D . 改变统治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 7. 汉武帝时期,通过设置下列哪一制度,有效地对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进行了监督(    )

    A . 分封制度 B . 郡县制度 C . 刺史制度 D . 禅让制度
  • 8. 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

    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如果下图中的抛物线代表着西汉王朝的兴衰,“①”处应该是哪位皇帝在位时(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 10.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大量的优良牧场,天然草场总面积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 . 汉武帝派张骞去大月氏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D . 汉武帝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 11. 他身为外戚,篡夺了西汉的政权,但其统治并没长久,最后被农民起义所推翻。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 项羽 B . 刘秀 C . 王莽 D . 张角
  • 12.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 . 陈胜 B . 吴广 C . 项羽 D . 张角
  • 13. 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幕的开启,人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更加关注。下列关于“一带一路”相关史实与结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 史实: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结论: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史实:丝绸之路通到安息;结论:说明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两河流域 C . 史实:西汉时西域的葡萄、核桃等传入汉朝,同时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等技术传到西域;结论: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交流 D . 史实: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结论:因只运输丝绸而得名
  • 14. 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在《史记》中出现(    )

    A . 尧舜禹与禅让 B . 夏桀与商纣的暴政 C .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 15. 关于秦汉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C . 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D . 司马迁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b >综合题</b>
  • 16.

    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增多,科技名人辈出。请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敦煌壁画】

    图一

    图二

    1. (1) 汉代时西域指的是今天哪一个地区?图一描绘的是张骞辞别西汉哪位皇帝时的情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2) 图二为《丝绸之路商旅图》,请你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之路上运输的货物有哪些?

    3. (3) 图一和图二之间有着怎样内在的联系?

    4. (4)

      【科技名人】

      请分别写出上述东汉时期人物的科技成就。(一项即可)

    5. (5) 【人物精神】从【敦煌壁画】【科技名人】中提到的人物的身上,你能继承和发扬哪些精神?

  • 17.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1. (1)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东汉

    2. (2) 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 (3) 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 18.

    古老的丝绸之路,充满神秘色彩,令人向往。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地图”识路线】

    材料一:

    【“诗歌”论影响】

    材料二:高祖刘邦,统一华夏。建都长安,西汉盛大。极盛汉朝,经济繁华……纵贯西亚。沟通交流,丝绸献裟。传承技术,互通庄稼。葡萄番茄,苜蓿甘瓜。琵琶胡琴,舞蹈吉他。文学宗教,纺织日杂……开阔眼界,来往驼驾。

    ——何朝东《丝绸之路》

    【“时政”谋发展】

    材料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1. (1) 材料一是丝绸之路线路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路线填充完整:

      从A出发,经B、今C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D

    2. (2) 西汉时期哪一人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他有何重大贡献?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两汉政府起了什么作用?

    3. (3)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哪一种宗教?根据诗歌内容,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4. (4) 据材料四,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 19.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观点话汉兴】

    材料二:他们以德化民,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

    他雄才伟略,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 (1) 材料一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 (3) 材料二中所说的西汉帝王都有谁?分别说一说他们实行了怎样的措施,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以及鼎盛时期。

    4. (4) 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想和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