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03 浏览次数:1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生活即化学,生活中有很多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高粱酿酒 B . 干冰升华 C . 燃放烟花 D . 牛奶发酵
  •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C . 向生石灰中加入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D . 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留有划痕
  • 3. (2019·安阳模拟) 下图所示各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其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检验CO2的性质:作溶剂 B . 铁丝燃烧:吸收产物以防止污染 C . 稀释浓硫酸:作反应物 D . 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
  • 4.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A . 分子分解成原子 B . 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5.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Ar、Au B . CH4、HCl C . Si、CO2 D . NaCl、CuSO4
  •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澄清洁净的矿泉水是纯水 B . 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C .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化合物 D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 7.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B . 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 C . 用水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 D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
  • 8. 图甲是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x的值为8 B . 图乙中的9表示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 . 图乙中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 00g D . 等质量的O2和F2 , O2含有的原子数目较多
  • 9. 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 .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C . 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左盘称量 D . 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 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 . 单质是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 .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 11. 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 . K2SO4、NaNO3、NH4Cl B . BaCl2、Na2SO4 、NaOH C . CaCl2、Na2CO3 、AgNO3 D . FeCl3、CuSO4 、NaCl
  •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物质是(  )

    A . B . 氧化铝 C . D . 氧化铜
  • 13. 下列选项中的操作, 与图像不能相对应的是(   )

    A . 向一块表面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 B .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 .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14.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 10g B . 20g C . 30g D . 40g
二、填空题
  • 15.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2. (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3. (3) 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金属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
  • 16. 甲烷和乙醇都可作为燃料,但甲烷易被压缩而乙醇不易被压缩原因是;微观上看甲烷分子的构成是;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2011·河南)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 18.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填“>”、“<”或“=”);
    2. (2) 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 19.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将50g 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20.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 (1)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 (2)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如何除去铁表面的锈呢?
  • 21. 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1. (1) 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 (2) 上述试剂中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
    3. (3) 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NaCl溶液中含哪些杂质?
三、推断题
  • 22. (2019·安阳模拟)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省略)。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B是红棕色固体,E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则C的化学式为;化学方程式①为;②为

四、实验题
  • 23.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A装置相比,B装置有什么优点?

    ②写出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可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并验满二氧化碳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五、简答题
  • 24. 已知: 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 N2O2).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检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 (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六、科学探究题
  • 25.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
    2. (2) 因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填化学用语), 故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因为构成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请举个例子 ,说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3. (3) 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和CO。

      ①AB装置中应分别盛放什么试剂?

      ②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可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③写出D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 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 1g (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