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0-06-15 浏览次数:18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24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3. (3) 浩浩汤汤,,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4. (4)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以落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的句子是:
    5. (5) 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lín人间。
    2. (2) 我曾fǔ kàn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
    3. (3)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4. (4)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 tǎn dàng rú dǐ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外天体登陆。 B . “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道德模范济济一堂,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C . 中国音乐学院德高望重的吴碧霞教授出现在《歌手》的舞台上,成为帮唱嘉宾。 D . “神舟”六号航天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的目标,这是值得中华儿女耀武扬威的大事。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同样也是中医界的责任。(把“中医界的责任”和“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的位置互换) B . “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把“执行”改为“经历”) C .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这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把“不仅”调到“在经济这方面……”之前) D .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花费更多金钱。(删去“随着”或“使得”)
  • 5. 阅读下面文段,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他的小说通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与这种传统文化互相浸润、交织的,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再者,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阅读(46分)
  • 6. 课内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所有甚于死者

      ②故有所不辟也

      ③万钟于我何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鱼我所欲也》主张人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要分清主次,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 B . 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C . 文章第2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先从反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述接受“万钟”是丧失人的本性的行为。 D .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 7. 课外文言文阅读。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傲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 , 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清旷以乐其志。

    (节选自《后汉书·仲长统传》,有删改)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贵有名/湍绿潭 B . 访以当时之事/探亲访 C . 自多/察纳 D . 欲卜清旷以乐其志/面山而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

    3. (3) 选文所写的故事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
  • 8. 实用类文本阅读。

    乡饮酒礼中的诗乐(节选)

    何洋

        ①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宴饮风俗,为周礼之一。西周至清朝的历代政府多将其视为倡导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谦让不争的道德教化举措,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据《仪礼》等文献记载,乡饮酒礼正式的宴饮过程分为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等环节,在升降拜答、注重行为仪式感的同时,将《诗经》音乐的演唱、演奏融入其中,使道德礼仪的思想主张在艺术层面得以充分展现。

        ②作为诗乐艺术集中展示的乐宾环节,包括了18首《诗经》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演绎,表达对宾客的尊敬和慰劳,同时在礼乐教化的层面突出厚重典雅的君子风貌,彰显人伦之道。乐宾环节,可分为升歌、笙奏、间歌、合乐四个阶段。

        ③正式的诗乐演出结束后,宾主双方进入开怀畅饮的无算爵环节。只要不酒后失仪,那么饮酒可以不限量,所以叫无算爵;其间,乐工一直在演奏、歌唱诗乐,所以叫无算乐。席间,举杯连连,歌声阵阵,雅乐为伴,和乐且湛。借助诗乐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和层层递进的互动演绎,礼仪的严肃性与宴饮的娱乐性得以有效、自然地融会贯通,使乡饮酒礼的整个宴饮过程,更像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礼乐艺术演出。酒、礼、诗、乐在此和谐满盈、交相辉映,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体验和文化熏陶。

        ④在乐宾的诗乐表演中,乐工的动作、位置、朝向等细节都体现出丰富的礼仪元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升歌与笙奏随着宴饮的节奏,从独立表演到呼应表演,再到合作表演,显示出礼乐艺术清晰、严谨的章节段落感,以及审美体验的完整性。

        ⑤值得一提的是,乡饮酒礼中乐工们或坐于堂上鼓瑟歌唱,或立于堂下吹笙演奏的技艺分工与表演模式,与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巅峰——隋唐燕乐中的坐部伎与立部伎极为相似,只不过后者在乐队规模上更为庞大、音乐风格上更加多元。这也说明,乡饮酒礼诗乐艺术作为一种兼具雅乐与燕乐(又称宴乐)功能的演出蓝本,对古代音乐艺术向专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⑥作为一种专业化的音乐表演形式,乡饮酒礼诗乐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将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有机结合,从而增强音乐语言的表现力。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有声乐语言和器乐语言之分,各有特色互为补充。早期的诗乐艺术明显是以声乐歌唱为主,但随着礼乐表演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器乐演奏的艺术功能逐渐被放大、强化。而笙的构造与演奏方式,使其非常接近人声,加之丰富的力度变化与特殊的和声效果,奠定了笙在古代诗乐表演中的重要地位。乡饮酒礼中演奏的6首笙诗在《诗经》中,有目无辞,作品原初是否有唱词,长期以来都有争议。但从音乐体裁与表现方式的层面,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作品理解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无言歌,而且这些作品都有明确的文学性主题,与今天标题音乐性质的器乐作品很类似。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7月9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乡饮酒礼“无算乐”环节中,酒、礼、诗、乐和谐满盈,给人以精神体验和文化熏陶。 B . “升歌”与“笙奏”的演奏过程体现了礼乐艺术的章节段落感和审美体验的完整性。 C . 乡饮酒礼诗乐艺术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D . 乡饮酒礼在宴饮中将音乐融入其中,使道德礼仪的思想在艺术上得以充分展现。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③段主要介绍“无算爵”“无算乐”环节的礼乐艺术及其给人的精神体验。 B . 文章第⑤段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详细论证了乡饮酒礼诗乐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影响 C . 文章第⑥段主要围绕乡饮酒礼诗乐将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有机结合的特色展开论述。 D . 文章整体采用了“总一分”的论证结构介绍乡饮酒礼的宴饮过程和诗乐艺术等相关内容。
    3. (3) 简要概括乡饮酒礼“乐宾”环节的作用。
  • 9. 文学类文本阅读。

    凤凰鸟

    曾剑

        小妹卧床不起,不停咳嗽。乡村医生断定,她得了绝症。望着奄奄一息的小妹,我和茂哥都很心疼,想送她去城里的大医院,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住在大山里,山连着山,山外还是山。乡村医生说,问她有什么愿望,满足她最后的愿望吧。

        我们问小妹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小妹说,她最想看凤凰。村子后面的山叫凤凰山,山顶被称为凤凰岭,据说偶有凤凰在此歇脚,村子里有人见过,但只是传说。

        小妹要看凤凰,我们不知所措,陷入困境。

        小妹不是我们的亲妹,是村子某户人家的一个小女孩,我们叫她小妹,一村子的人都叫她小妹,小妹是她的名字。

        我和茂哥是这里的守线兵,还有一个兼职卫生员小戴。我说:“小戴要是在就好了。”茂哥说:“小戴也无能为力。”我们连个班的编制都够不上,叫“点”。茂哥是点长,就是负责人的意思。

        我和茂哥正犯难,一只美丽的公鸡追逐一只母鸡,从我们身边飞奔而过。“野鸡!”我大声喊道。茂哥问我,“你惊呼什么?”我说:“我们可以抓一只野鸡,说是凤凰,小妹才7岁,怎么能知道呢?”茂哥笑了,夸我聪明。

        我自作聪明地说:“要公野鸡,公野鸡漂亮,有长长的翎子,更像凤凰。”

        我们开始捕捉公野鸡。我们进到山里,立上树杈,撑上鸟网。第一天,我们什么也没捕到。第二天,我们捕到了3只母野鸡,就是捕不到公野鸡。茂哥到底是点长,他把母野鸡的脚系在松树上,在周围布上网。清晨,网子里果然有一只美艳的公野鸡。

        我们把公野鸡装在蛇皮袋里,用火钳把袋子烙了几个窟窿,怕公野鸡闷死。

        第二天清晨,我们用绳子把小妹拢在门板上。乡村医生和茂哥抬着小妹往凤凰岭走。羊肠小道,他们累得直淌汗,几次还差点把小妹翻下山崖。小妹竟然没有受到惊吓,她沉沉地睡着。

        我跟在他们身后。公野鸡我提前喂饱了,不叫不闹,像小妹一样,静静地睡着。

        好不容易到了凤凰岭,山顶上有一方平台,茂哥和乡村医生把门板搁在平台上。山上有雾,远山朦胧地向远处延伸。太阳还未出来,茂哥将小妹扶起来。

        茂哥让小妹闭眼,告诉她说:“我们让你睁眼你再睁眼,这样就能看到凤凰。”小妹闭了眼,茂哥向我挥手。我转身去取身后的蛇皮袋,想把公野鸡抱出来。就在这时,天突然亮开,太阳出来了,从更远的山峰照耀过来,透着淡红色的光芒。那光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密集。光之深处,绚丽的云朵积聚绽放,像一只彩色的大鸟。

        “凤凰!”茂哥大声喊。乡村医生也喊起来:“凤凰,凤凰,小妹,快看!”

        小妹睁开眼,惊叫道:“凤凰,凤凰!叔叔,我看到凤凰了!”

        茂哥示意我们转到小妹身后,背对着她,抱起那只公野鸡,抛向空中。小妹再次发出惊叹:“凤凰,又来了一只。这只是小的,是那只大凤凰的孩子。”公野鸡向山下飞去,我们也下了山。

        黄昏时,小戴回来了,他仔细瞧着小妹。他说:“小妹可能是误诊,她很可能是被一种有毒的草侵蚀,且呼吸了有毒的氤氲之气,吃几副解毒的草药,就能让小妹好起来。

        我们都以为小戴是说胡话,他毕竟只是个卫生员,而且还是兼职的。小戴说:“相信我吧,我这次休了23天假,只在家待了2天,其余时间都在跟一个老中医学号脉,学认中草药。”

        我心里暖暖的。我相信小戴,他不是一个说谎的人。

        小妹的娘走向屋角,拿起药罐子到溪沟边清洗。我们准备与小戴一起进山采草药。小妹的娘突然说:“熬过的中药渣,要被人踩,生病的人才会好。村子就这么几户人家,关系好着呢,怎么好意思把病灶带给别人。“

        我说:“那是迷信。”小妹的娘脸上便有不快。茂哥偷偷捅我一下,我就不再吱声。茂哥说:“也许有路过的人,总会有的。打猎的,进山采蘑菇的……”

        小妹的娘脸上愁云散开。

        深夜里,茂哥悄悄起床穿衣。他要干什么呢?如厕不至于穿戴这么规整,我悄悄地跟着他。他往山下的村子里走,走向小妹的家。他的双脚,很有力地在小妹家门前踩过。一股中药的味道在清凉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5天后,小妹的病好了,蹦蹦跳跳地跑来找我们。她手里拿着3个鸡蛋,说是她娘给我们煮的,还热乎着呢。我们不要,让她自己吃,她急得眼泪就要流出来。

        天不冷不热,阳光温和而不刺眼。这天不是维护线路的日子,我们把小桌小凳搬到“点”外的坡地。茂哥吩咐我这个“秀才”教小妹识字,他在一旁记日志。

        小戴的膝盖上放着一本《神农架中草药》,这次探亲,他从老家带回的。有风吹过,我们各自停下手中的活儿,望着小妹。小妹仰头,远眺凤凰岭,满脸笑容。她一定是想起了那只“鸟”,那只美丽的“凤凰鸟”。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 (1) 小说以小妹得了绝症无药可医起笔,以小妹病好之后满脸笑容回想凤凰结尾,有什么作用?
    2. (2)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满足小妹愿望的经过

      茂哥等守线兵的心理变化

      刚得知小妹愿望时

      兴奋和宽慰

      多次捕捉公野鸡时

      激动和欣喜

    3. (3) 选择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的双脚,很有力地在小妹家门前踩过。一股中药的味道在清凉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4. (4) 小说以“凤凰鸟”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一路走来,生活中遇到的某个人,听到的一句真诚的话,看到的一些风景,产生的一种情感,或拥有的一个物件……这些美好的、珍贵的、让人受益的东西不经意间在我们的生命里烙上不同的印记,回首过往经历,想想这些印记里有着一段怎样刻骨铭心的故事或非同寻常的意义。

        请以《印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情感真挚,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 1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题。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节选自《骆驼祥子》)

    1. (1) 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2. (2) 作者曾在书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两个具体事例。
    3. (3) 概述祥子的最终命运,并分析造成其命运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