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黄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23 浏览次数:16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
    1. (1) 城阙辅三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 (3) 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4. (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 (5) 崔颢在《黄鹤楼》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的句子是“”。
    6. (6) 勇扛“文以明道”大旗的“唐宋八大家”在诗词创作方面也独具一格。登高望远,“”尽显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怀乡忆亲,“”抒发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请结合题干,从《登飞来峰》《望岳》《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四首诗词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句子作答)
二、名著阅读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胡扯!为了薪金,大多数自由人对什么都会屈服。因此,只说你自己吧,不要妄谈普遍现象,你对此一无所知。尽管你的回答并不确切,但因为你回答了我,我在心里同你握手言好,同样还因为你回答的内容和回答的态度。这种态度担率诚恳,并不常见。不,恰恰相反,矫揉造作或者冷漠无情,或者对你的意思愚蠢而粗俗地加以误解,常常是坦率正直所得到的报答。三千个初出校门的女学生式家庭教师中,像你刚才那么回答我的不到三个。不过我无意恭wéi你,要说你是从跟大多数人不同的模子里浇制出来的,这不是你的功劳,而是造化的圣绩。再说我的结论毕竟下得过于匆忙。就我所知,你也未必胜过其他人。也许有难以容忍的缺点,抵消你不多的长处。”

    1. (1) 以上文段的作者是来自(国名)的(人名)。
    2. (2) 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揉造作  恭 wéi

    3. (3) 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4. (4) 文段中的“我”指的是(人名),其性格特点是;“你”指的是(人名),具性格特点是
三、综合性学习
  • 3. 校学生会开展“走近传统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邀嘉宾,听讲座)

    1. (1) 下面是学生会邀请九年级语文组组长刘老师参加传统文化讲座的邀请函,邀请函中有几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刘老师:

          为繁荣校园文化,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校学生会邀请您于4月3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为九年级同学从事“走近传统节日”知识讲座。恭请您届时光临。

      此致

          敬礼!

      校学生会

      2020年4月1日

      ①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话佳节,趣答题)

    2. (2) 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常识,下面是几个问题,请你回答。

      ①下面是两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对联,请分别写出其对应的节日名称。

      (甲)艾叶吐芬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乙)三秋桂子十里荷       一轮明月两地心

      ②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上述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

    3. (3) 有同学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喜爱传统节日或洋节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年龄段

      传统节日

      洋节

      中老年人

      99%

      1%

      “80后”与“90后”

      50%

      50%

      “00后”

      30%

      70%

      请仔细阅读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上表中得出的结论。

      ②为了调动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请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四、现代文阅读
  • 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徐立新

        ①在我位于南方山区的老家,田埂随处可见:它们横亘在高高低低的梯田边,像一脉脉田脊,蓄水护田,界分田块。

        ②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他从家走向田埂,从一条田埂走向另一条田埂。

    ③山里种田,最大的难题是水源不足,而田里是否有足够的水,决定了收成的好坏。田埂,便是用来蓄水的。开春插秧之前,父亲就会给田埂“镶埂”:铲去贴挨着水的“旧边”,再用半干半湿的软泥镶起新边,再赤着脚,一脚一脚地踩实,不留一丁点的漏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田埂绝不渗漏水。

        ④春寒料峭,在连绵的春雨中,父亲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地给一条条田埂“镶埂”,常忘记回来吃饭。我奉母亲之命,前來唤他回家。父亲答应后,从田埂上(   )地走下来,雨水顺着他的笠檐、蓑衣往下流,一股股地打在田埂上,顺流到水田里,荡开一层层涟漪。眼前的父亲(   )地扛着铁锹,像是位将军,身后是一片泥泞的战场。

        ⑤镶好田埂后,就要蓄水插秧了。插秧需弯腰弓背地在水田里进行,一趟趟来来往往,劳累是不用说的。见我站在田里,面露苦色,父亲便说:“去田埂上歇歇吧,你把书念对,把笔杆子握好就行了。”

        ⑥他总要插完一趟秧,才肯在田埂上休息一会儿。届时,父亲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洗净手,坐到田埂上,掏出一支烟来,点上后,一边吸,一边满足地看着田中随风摇曳的秧苗。待烟抽完,又继续下田干活,绝不久歇,插秧时如此,割稻时也同样如此。

        ⑦田埂就像是父亲在水田里征战一生的休息室,但他只会小憩,绝不会久留,田埂上只有勤劳的父亲。

        ⑧插完秧后,为防漏水,每天清晨父亲都会去田埂巡水。沿途小径蜿蜒,草丛间晨露微凉,父亲的裤卷、鞋子不经意间便被打湿了,可他毫无察觉。他一心要快去田埂看看,是否夜里有黄鳝、蛇、龙虾或螃蟹在田埂打洞,让田水外漏。傍晚时分,还要再巡一次,直至稻子成熟。

        ⑨可仅巡水还是不够的,山区种田,水利条件差,每年夏天都会有旱情发生。老天不下一滴雨,田里缺水严重,父亲要整日整夜里守在田埂旁,用水车从山塘里一趟趟地翻水,浇灌旱田。翻累了,田埂便是他的床,星空就是他的被,躺一会儿,缓一缓,起来再翻。

        ⑩辛苦终有回报,有了水的再次滋润,再加上之后姗姗来迟的几场夏末之雨,稻田开始泛金。此时,踱在田埂之上的父亲,君临天下般看着即将丰收的稻田,天地寂籁,只有阵阵稻浪。

        ⑪终于到了秋收,稻子收上来了,田埂蓄水的任务完成了。父亲又会拿起镰刀给它修面,砍去田埂上的杂草,把它梳理得干干净净。他说,“田埂不荒,来年稻田便不荒!”又说,歇田,不歇埂,之后,他会在田埂边种上萝卜、青菜等农作物,依然日日在田埂上忙碌,将田埂打造成生机盎然的“冬季菜园”,使腊月餐桌上的食材更加丰富。

        ⑫一年四季,父亲的双脚都离不开田埂,田埂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体内的一道脊。田埂也知回报,它默默地帮父亲围田蓄水,帮着他耕耘春夏,收获秋冬,让父亲收获了一担担的粮食和农作物,留足口粮后,剩下的卖掉供我们读书上学。田埂让父亲昂首挺胸,让我们得以走向远方!

        ⑬稻子丰收时,人们都会夸赞田地的肥沃、出货,却极少提及蓄水有功的田埂。田埂待水田,犹如父亲待我,父爱如田埂,它是把我推向广阔天地的脊梁和“幕后英雄”。

        ⑭乡下有无数个如父亲般的父亲,他们在田埂上奔忙一生,用自己的辛劳养育出一个个孩子,并竭力将他们送出山外,遇上更好的未来。

        ⑮莫忘田埂,莫忘父亲的一生,因为田埂可亲,父亲可敬,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9年11期,有删改)

    1. (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仔仔细细        不紧不慢    从从容容 B . 仔仔细细        从从容容    不紧不慢 C . 从从容容        仔仔细细    不紧不慢 D . 不紧不慢        仔仔细细    从从容容
    2. (2) 选文第②段写道:“父亲的一生,便与这田埂密不可分。”请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父亲与田埂有关的几件事。
    3. (3) 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田里缺水严重,父亲要整日整夜守在田埂旁,用水车从山塘里一趟趟地翻水,浇灌早田。(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一年四季,父亲的双脚都离不开田埂,田埂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体内的一道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 (4)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5. (5) 作者写田埂也是在写父亲,请说说“田埂”在文中的丰富内涵。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节选)

        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各地要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考试具体方式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学科特点确定。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钢,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考试命题要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材料二:

        取消考试大纲的中考,对考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有考试大纲,日常的学习有目标和方向,对升学考试更有信心;有考试大纲也有利于教师更有侧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便于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能抓准考试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

        取消了考试大纲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很有可能学会的没有考,考到的知识点都是平时没搞明白的地方。唱歌唱戏尚且有高潮部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倒是四平八稳,毫无跌宕起伏,学到的知识点能印象深刻吗?考试范围不明确,知识不分重点,凡课本上有的、老师拓展的内容都要全部学会,这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负担加重了吗?简直与老生常谈的教育“减负”背道而驰!

    材料三:

        在应试教育下,成绩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机械简单的“教”与“考”让一些师生乐此不疲。有教师坦言,考纲使用几十年,一切圈着考纲转,哪怕标点由顿号变成了逗号、某个句子多用了个助词等都琢磨了个遍。如此下去,还有多少教师会致力自主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呢?

        社会诟病应试教育已久,但怎么去改,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初中考试大纲的取消,意味着“指挥棒”变了,可以说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纠偏。

        显然,这种变化对教师的教学和命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大钢怎么教?怎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将所教内容通过更为自主和开放的命题呈现出来?这都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对学生而言亦如此,“盲考”的抓瞎、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这些习惯统统要丢掉,还要学会深度思考,拥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同时培养起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自主消化学科知识的能力。

        此外,还需打消家长的焦虑和压力。以前习惯了让孩子照“纲”学习,现在考纲取消了,家长短期内无所适从是可以理解的。教育部门要引导家长从根本上认识改革的目的及意义:取消考试大纲,有利于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能让学校安静办学,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中考会合理地设置考试内容的结构,减少一些完全考死记硬背试题的比例,调高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考查学生活学活用及应变能力,这是对“读死书,死读书”的扭转。

        淘汰不适合社会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落后教考方式,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只有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育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活起来。

    (节选自浙江教育报《取消考纲,中考要行稳致远》)

    1.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取消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 B . 以后的初中学业水妥考试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C . 考试大纲取消了,学生不用死记硬背了,因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活学活用及应变能力。 D . 基础教育改革应提倡推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的教考方式。
    2. (2) 请根据以上材料,用简明的语言谈谈教育部取消考纲的意义。
    3. (3) 依据材料谈谈考试大纲取消后,学生的“学”如何才能真正活起来。
    4. (4) 结合材料,联系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取消考试大纲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对比阅读
  • 6. 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

    (节选自姚《述庵文钞序》,有删改)

    1. (1)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也          旨: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

      ③然后能自也        反:

      ④余论学问之事          尝:

      文之贵也          固:

    2.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

    3. (3) (甲)文段的中心论点是:;(乙)文段的中心论点是。(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4. (4) (甲)(乙)两个文段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不同之处?
六、作文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会倾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成长过程中,你一定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于你而言,倾听之后,走进了他人的世界,可能收获了一份友谊;可能燃起了梦想;可能走向了更广间的天地,看到了世界的缤纷色彩……

    请以“谢谢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