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28 浏览次数:27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实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表示“可回收垃圾”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 2. (2019·德州) 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 D . “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 3. (2018·天津)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胃液0.9~1.5    B . 唾液6.6~7.1    C . 尿液4.7~8.4    D . 胰液7.5~8.0
  • 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衣:棉布是用棉花纺织而成,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B . 食:我们吃蔬菜、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蛋白质 C . 住:住房装修材料挥发出的甲醛等物质对人体没有危害 D . 行:自行车是人们出行工具之一,用喷油漆的方式来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
  • 5. 去年冬季,我省多地出现旱情,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早能力,小刚建议父母施用磷肥,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
    A . K2SO4      B . CO(NH22 C . Ca(H2PO42 D . KNO3
  • 6.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测定溶液的pH C . 过滤 D . 稀释浓硫酸
  • 7.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2个氮原子一2N2   B . 钙离子一Ca+2 C . 氯化铁一FeCl2 D . 氦气一He
  • 8.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名称是甲烷 B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 .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9. 最近国外有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他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
    A . C2H6O2 B . C2H6O C . C2H4O D . CH4O
  • 10.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 . 氧化物一定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食盐是盐,盐不一定是食盐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 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 . 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 . 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13.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 . 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 .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 14. 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过氧乙酸(CH3COOOH)是杀灭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氧乙酸属于有机物 B .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原子总数为9 C . 过氧乙酸是一种混合物 D .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 1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

    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②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③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④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盐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填空题
  • 16. 如图中的①、②、③是氟元素、钾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 (1) 请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出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2) 图D中,x=
    3. (3)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 (4) 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5. (5) 上述四种结构示意图中,共出现了 种元素。
    6. (6) 写出C粒子的符号
  • 17. 请用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1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该保健品中“钙、镁、锌、锰”等是指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的钙,才能有效预防(填序号)。

      A.贫血症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D.夜盲症

    2. (2) 2020年春节,我国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防止病毒传染,要求我们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戴口罩。上述图2是医务人员高级别口罩“N95”医用口罩,它是口罩中的代表,对于微颗粒、病毒、细菌 (填“过滤”或“吸附”)效率大于95%,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 (3) 去年澳大利亚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下列关于森林灭火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清除可燃物,开辟防火带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 . 用水来灭火 D . 用沙土灭火
    4. (4) 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 . 加肥皂水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 过滤的目的是降低水的硬度 D .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 (5) 我国首次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①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聚酰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等金属,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A.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B.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实验A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填化学式) 薄膜。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 18. 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你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 端进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可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
    4. (4) 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氢气,则锌粒放在;若要干燥氢气,可将气体通入装有(填试剂名称)的D装置中。
    5. (5) 已知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可制取氨气,且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绕生成CO;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成立。
    2. (2) 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5. (5) 实验过程中B、C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6. (6)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中毒。
四、综合能力题(10分)
  • 20. 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MgCO3不溶于水,但可与酸反应。

    1. (1) 为了加快废渣的“酸溶”速率,可采用的办法有 (任写一点),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2. (2)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4. (4) “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I”只进行“过滤Ⅱ”。 ( 填“能”或“否”),理由是
    5. (5) “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10分)
  • 21. (2020·松山湖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溶液的组成,取50 g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的气体及沉淀质量关系如图。
    1. (1) 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
    2. (2) 50 g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y=
    4. (4) a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