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3* 马说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3课《马说》同...

更新时间:2020-05-23 浏览次数:199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bìng)死于槽枥之间 B . 一食或尽粟一(shí) C . (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 才美不外(xiàn)
  • 2.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 B . 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 C . 鸣之不能通其意  执策临之 D . 祗辱于奴隶人 手 学而时习
  • 3. 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4. 选出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A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 子何恃而往? D . 一狼洞其中。
  •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是马也,有千里之能 B . 之不以其道 C . 然后有千里马 D .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6. 文学常识填空。
    1. (1) 韩愈,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之首。
    2. (2)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通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3. (3)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不同含义。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饱,力不足

    ②策:之不以其道

    而临之

    ③以:不千里称也

    策之不其道

    ④其:安求能千里也

    真无马邪

    真不知马也

    ⑤能:安求其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 (3)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 (4)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9. 按《马说》原文填空。           
    1. (1) 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 (2) 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 (3)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 (4)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 (5)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 (6) 本文的主旨是:
    7. (7) 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二、综合题
  • 10. 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以及古诗各两个。
    2. (2) 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      ②乌骓马:

      ③的卢马:      ④黄骠马:

    3. (3) “马”字演变的历程是(    )

      A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 .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 .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 .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三、文言文阅读
  • 11. (2018·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之不能尽其材         ②执而临之

      ③臣古之君人           ④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 (3)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 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 , 况贤于隗者乎?

    【注释】①涓人:宫中打扫清洁的人。②捐:丢失。③隗:即郭隗,战国时燕国大臣。此文即为郭隗所说。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臣古之君人              闻:

      ②君之                    遣: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市:

      ④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3. (3)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