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首都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0-08-03 浏览次数:16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共34分)
  • 1.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学校京剧社团近期组织京剧爱好者去戏楼观看专场演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1) 观看演出前,社团团长为同学们介绍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下面的介绍文字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它是由徽调(安徽的地方曲调)、汉调(武汉一带的曲调)为主,融合昆曲、秦腔(陕西的地方曲调)和其他民间曲调特点发展而成的,      。京剧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京剧过去也称为“皮黄"。

      A . 因此京剧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 B . 因此京剧并不姓京,不是北京地方戏
    2. (2) 社团副团长补充介绍了下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语序排列合理的一项是( )

      ①这个徽班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

      ②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群戏荟萃,众艺争胜。

      ③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人瞩目。

      ④这次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梁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

      ⑤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

      A . ④①②③⑤ B . ⑤①④②③ C . ①⑤④③② D . ⑤①④③②
    3. (3) 社团的老师强调,中国传统戏曲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以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打破时空的限制。利用有限的舞台和简单的陈设,体现人生起伏、世事变迁,追求“得意而忘形”的艺术境界。老师出示了一张专场演出的剧场图片,说这是一座刚整修的传统戏楼,请同学们为这座戏楼挑选一副最合适的对联。你认为最适合的对联是( )

      A . 竹炉汤沸邀清客  茗婉风生遣睡魔 B . 千秋事业转眼过  万里江山咫尺间 C . 岸柳舒眉春雨细  山桃掩袖晓青烟 D . 花木清香庭院翠  琴书雅趣画堂幽
    4. (4) 同学们观看传统京剧专场演出后,纷纷与下了观后感,下面是王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其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个句子是( )
      A . 京剧已有200年历史,被称为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B . 演员们的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让我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C . 京剧唱腔悠扬婉转,声情并茂:表演精彩绝伦,韵味十足:武戏文唱,引人入胜…… D . 我在深深地思考这些传统的戏曲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5. (5) 观看演出后,社团准备策划本团同学表演一场“水浒戏”。李同学家有一张黑脸谱,他知道京剧表演中,常用脸谱象征某类人物形象的特点,而这张黑脸谱常用来代表强悍、勇猛。于是他打算用它来扮演下面备选的水浒人物。你认为这张黑脸谱最适于扮演      。( )

      A . 宋江 B . 吴用 C . 李逵 D . 高俅
  • 2. 借古抒怀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类。这类诗词除了追念古人往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抒发诗人内心的共鸣和慨叹。初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准备在全年级进行“借古抒怀诗歌鉴赏”专题教学。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 (1) 老师出示PPT为同学们介绍借古抒怀诗的特点,并请同学们为这段介绍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括号内注音写出词语,你认为都正确的一项是( )

          借古抒怀诗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今昔对比、怀古惜今的目的。诗人往往处于某种特定情形下,前往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进而产生共鸣,抒发对古人的慨叹或自己的情怀(bào fù) 。

      A . zhān 报负 B . shàn 报负 C . shàn 抱负 D . zhān 抱负
    2. (2) 老师特别强调借古抒怀诗常常“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 (3)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借古抒怀诗的特点,老师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诗为例进行讲解,讲完后老师用PPT出示了下面一段文字:

          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免有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 , 李清照则是千年孤独 , 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已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老师在读完这段文后,请同学们为文中①②③④处添加标点符号,并补充到:这段文字中加点的“里”字是会意字,由“田”和“土”两部分组成,但是由于“土”的笔画与别的笔画串联在一起,因此,“里”字在字典中并不归于“田”部和“土”部。对文段中①②③④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对“里”字的第五笔的判断都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①处的标点是《》   “里”字的第五笔是:横 B . 第②处的标点是“ ”   “里”字的第五笔是:竖 C . 第③处的标点是。”   “里”字的第五笔是:横 D . 第④处的标点是:   “里”字的第五笔是:竖
    4. (4) 课后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探寻李清照故居》的纪录片,据纪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A . 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 B . 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C . 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 D . 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
    5. (5) 看完纪录片,张同学写下了观看后的感受,他的观后感中表达有误的一句是( )

          秀美的柳絮泉边,我仿佛看见一代才女在这里对泉梳妆,净亮的泉水倒映出她飘逸潇洒的风姿。

      A . 她早期的一些词作体现出清新自然、委婉细腻的风格,读来如畅饮泉水般痛快,足以解心灵之渴。 B . 后期丈夫的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转向凄婉哀痛、忧愤深沉的词风。她的词作不仅有愁情,更有豪气。 C . 尤其是晚年的一些诗作,在感叹国破家亡悲凉处境的同时,更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 D . 她是一位多愁善感者,是一位乱世中的美神,更是一位时代的呐喊者!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总之,她的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她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 3. 临近月考,初三年级组织了一场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竞赛分组进行,各组积极准备,拟了不少好题。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书法鉴赏组:

    1. (1) 下面是四幅与时间有关的书法作品,按照书体产生的先后顺序,四幅作品中应排在最前面的一幅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2) 对上面这四幅作品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行云流水、飘逸舒展的行书,错落有致,字体活泼又不东倒西歪。 B . 【乙】字形扁阔、体势开张的隶书,在横平竖直之间尽显工稳端庄之美。 C . 【丙】方中有圆、圆劲均匀的篆书,充满装饰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D . 【丁】结构简省、笔意连绵、灵活自由的草书,收放之中彰显洒脱之美。
    3. (3) 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亭”字,有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判断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幅是草书,其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B . 第二幅是楷书,其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C . 第三幅是篆书,其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尤其突出。 D . 第四幅是行书,其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4. (4) 请欣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选帖,下面对这幅字帖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形扁方,左波右磔,蚕头雁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

      B.大小参差,长短相配,错落有致,点画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

      C.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疏密聚散对比强烈。

      D.结体宽博,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已初显雄浑豪迈的书风。

    5. (5) 2020年春节前夕,对联小组成员为致敬机场建设者,纷分创作春联,表达美好祝愿。下列春联中与【链接诗歌】表意一致的一项是( )

      【链接诗歌】(有删改)

      这是一片花开的地方,

      这里正在打造全球空港的标杆,

      这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

      天津、雄安、廊坊、保定,

      共赏时空的大美,满目芳华!

      A.春满神州千水绿,花迎盛世万千红

      B.兴邦齐发展,圆梦共腾飞

      C.华夏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D.同圆中国梦,共庆小康春

    6. (6)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语段(一)中画线语句,说的是母亲顺着小路望去所见到的景色;语段(二)是用“生命”解释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段(一)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甲】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语段(二)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乙】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丙】生命。

      A . 【甲】冒号【乙】逗号【丙】破折号 B . 【甲】破折号【乙】逗号【丙】句号 C . 【甲】冒号【乙】分号【丙】破折号 D . 【甲】破折号【乙】分号【丙】句号
    7. (7) 下列选项中对文段中的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河文化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呈现出新的载体和形态。②由于刘白羽、刘绍棠、王梓夫等人的影响,使通州出现了“运河文学现象”。③在通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运河文化为创作题材和汲取养分的源泉。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通州宋庄逐渐聚集了一批现代画家。④他们共同选择了通州大运河畔这块土地,生息创作,不仅深深影响了通州的艺术领域,还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画家村现象”。这些都是运河文化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产物。

      A . ①句中的“激发”应该改成“焕发”。 B . ②句中应该去掉“使通州出现了‘运河文学现象’”的“使”字。 C . ③句中应该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爱好者”后面加上一个“群体”。 D . ④句中应该把关联词“不仅……还”改成“不是……而是”。
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
  • 4. 默写
    1. (1) 兔从狗窦入,。(《十五从军征》)
    2. (2) 望西都,。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4)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5. (5)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两句,以春景写冬景,比喻新颖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6. (6) 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两句,运用双关手法,巧借两个地名,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 5.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贾生》,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
    2. (2) 《贾生》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
    3. (3) 下面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乡子》的上阙,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 . 《南乡子》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意思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C . 《贾生》的一二句,写文帝对贾生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主旨是:表达对求贤若渴的文帝的赞美之情。 D . 《贾生》的第三句,“可怜”与“虚”连用,看似平淡叙述,实际上却增强了语气,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
    4. (4) 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 (1)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衣食所  心神不  之若素  邦定国 B . 小大狱  恻隐心  存亡秋  无价 C . 一鼓气  日出而  装模样  奸犯科 D . 彼竭我  车马门  恶贯满  盈起舞
    2. (2)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齐师我  竹取道 B . 公问其  温而知新 C . 遂逐齐  又患无硕名人与游 D . 忠之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3. (3)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战  君之力 B . 公与乘  何陋 C . 旗靡  如土石何 D . 请从  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4. (4)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又何焉  不容发 B . 望其旗  所向披 C . 公将之  蒙在 D . 未孚  手拈来
    5. (5)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理解:作者通过曹与其“乡人”的对话,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的情况,为后文鲁庄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等鄙的表现作了铺垫;另一方面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翻译: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

      理解:“下视”“登轼而望”等动作,突出了曹谨慎对待强敌、重视观察敌情、善于发动群众的杰出的军事才能。

    6. (6) 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7. (7) 曹刿论战

         这篇文章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 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和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战前,曹刿肯定了鲁庄公所讲“”,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战后,曹刿提出了要选择“”的时机发动反攻,以及作战中必须随时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曹刿的这些论述,是当时条件下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总结。
        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联系上文,结合链接材料,分条概括。
        【链接材料】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返:迅速。 ⑤备:准备。 
三、名著阅读(32分)
  • 7. 选择题
    1. (1) 下列情节中,属于武松所经历的是( )

      ①误入白虎堂 ②景阳冈打虎 ③拳打镇关西 ④义夺快活林 ⑤沂岭杀四虎

      ⑥醉打蒋门神 ⑦浔阳楼题反诗 ⑧大闹飞云浦 ⑨双夺宝珠寺 ⑩血溅鸳鸯楼

      A . ②③④⑥⑧ B . ①⑤⑥⑨⑩ C . ②④⑥⑧⑩ D . ②④⑥⑦⑨
    2. (2) 回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生经历,下列重要情节按照保尔所经历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保尔加入骑兵旅,作战中腿部中弹 ②保尔头部中弹,苏醒后与冬妮娅分手

      ③保尔病情再度恶化,投入到写作中 ④保尔不怕牺牲去修路,历经了千辛万苦

      ⑤保尔与达雅结婚,之后病情恶化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③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②①④③⑤
    3. (3) 下面是《简·爱》中简·爱生活过的场所,按简·爱成长历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盖茨海德府 ②沼屋 ③芬丁庄园 ④桑菲尔德府 ⑤洛伍德慈善学校

      A . ⑤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⑤③ C . ①⑤④②③ D . ①⑤②③④
    4. (4) 回顾《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主要事件,下列重要情节按照祥子人生经历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给杨宅拉车攒钱准备买车,因受辱怒辞杨宅

      ②拉客出城,路遇军阀,连人带车被俘

      ③无奈与虎妞结婚,后来虎妞难产而死

      ④小福子自杀,完全失去生活信心;出卖朋友,沦为庸俗低级的行尸走肉

      ⑤给曹先生拉车遇险,买车钱被孙侦探搜刮

      A . ①③②⑤④ B . ①②⑤③④ C . ②⑤①④③ D . ②①⑤③④
    5. (5) 对各部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是法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根据他采访和实地考察得来的内容而编写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 B .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简·爱就读于慈善学校与担任家庭教师的经历部分来源于作者的亲身体验。 C . 《傅雷家书》是傅聪在国外学习期间傅雷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终结到1966年5月。在傅雷去世十几年后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D .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科普作家亨利·法布尔,这本书不仅记述了有关昆虫的知识,还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体现了法布尔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 8. 填空题

    阅读下列文段,请写出这些文段描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1. (1) A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这段文字描写的A是《》中的。

    2. (2) B气不忿,在旁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

      这段文字描写的B是《》中的。

    3. (3) “先生怎么做,我就怎么做。”C回答。

      “你好好想一想,因为我对你什么也不隐瞒。这次旅行也许是最后一次,说不定回不来哩!”

      “随您先生的便。”

      一刻钟以后,C把箱子整理好了,我相信什么也不会缺少,因为这个人对衬衣和衣服的分类,跟对鸟类或哺乳类动物的分类一样能干。

      这段文字描写的C是《》中的。

    4. (4)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 ..

      这段文字描写的“你”是《》中的。

  • 9. 表述题
    1. (1) 《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精彩,阅读下面祥子第一次买车时的语段,对祥子的描写进行赏析。(至少从两个角度赏析)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

    2. (2)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精品,作者吴敬梓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来刻画人物,如夸张丑态、对比反差、预期陡转、典型暴露等等,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任选其一,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讽刺手法来刻画人物的。

      【甲】“你没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举人,都有大量的钱财,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吃天鹅肉!”

      “我常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人品相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的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乙】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喊冤控大伯》

    3. (3) 请从【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甲】人生可以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过去都会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每一个抉择都会影响之后的人生走向。在我们读过的诸多名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人物,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请从下列小说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这个人物的某一次重大抉择的前因后果及其这一抉择对他(她)今后人生的影响。

      《西游记》 《水浒传》 《简·爱》 《海底两万里》

      【乙】有一句话叫: “人到绝处是重生。”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小说具体人物和相关情节及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字左右)

      《西游记》 《水浒传》 《简·爱》 《海底两万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