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21 浏览次数:18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干冰 B . 食盐 C . 生铁 D . 河水
  • 2. 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活性炭净化水 C . 风力发电 D . 钢铁生锈
  •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滴加液体 C . 液体的取用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 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 .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 CO、CO2、SO2 C . 水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1 个氧元素组成 D .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 5.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酸雨的形成是由二氧化碳排放所致 B .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C . 一氧化碳可用于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6. (2014·连云港)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②Mg2+③SO2

    A . 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 B . 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 . 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 7.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化肥:KNO3、CO(NH22、(NH43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B . 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 K+、Na+、OH-、Cl-四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既节约化石燃料,又可缓解温室效应
  • 8.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食盐加入水中,水变咸了﹣﹣NaCl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 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高﹣﹣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C . 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D . 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较软﹣﹣碳原子结构不同
  • 9. 如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 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H2O D . 两种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22:9
  • 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 B . t2 ℃时,10 g水中加10 g 甲,充分搅拌可得20 g甲溶液 C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用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 . t1 ℃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1.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硫酸 C . 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镁、银、硫酸铜溶液 D . 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1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水通电一段时间 B . 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 C . 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足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D . 等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 14.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 .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 . 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D .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二、填空题
  • 1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 (1) 日常用品:①塑料盆②铝壶③不锈钢器具④纯棉衣服,其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番号)。
    2. (2)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3. (3) 摄入元素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
    4. (4)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要多喝牛奶,主要补充人体所需六大元素中的
  • 16. 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4·nH2O)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可燃冰”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
    1. (1) 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性质。
    2. (2) 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3. (3) 可燃冰中的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CH4·nH2O)中n=
  • 17.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
    1. (1) 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溶解→操作A→蒸发

      操作A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2. (2)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得到食盐。
    3. (3) 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其示意图如下:

      物质X的化学式是,反应③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综合题
  • 18.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有密切相关。
    1. (1) 21世纪是钛的世纪,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

      ①反应①在800~900℃的条件下进行,生成一种无色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②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2. (2) 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19.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填字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 (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若要检验该气体,应在F中加入的试剂为
  • 20. 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和CO2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进行猜想)久置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样品中可能含有Ca(OH)2、Na2CO3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过程)某实验小组对久置碱石灰的成分进行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填空。

    操作

    现象

    结论

    ⑴取一定量碱石灰样品于小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

    形成悬浊液

             

    ⑵将⑴所得混合物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将所得溶液分为三等份

    ⑶第一份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无明显现象

    ②滤液中一定不含

    ③滤液中一定含

    ⑷第二份滤液中滴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有沉淀产生

    ⑸第三份滤液中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得出结论:该碱石灰样品的组成为(填化学式).

  • 21. 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22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128.8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42g。试求:
    1. (1) 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2. (2) 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 (3)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