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线上...

更新时间:2020-06-04 浏览次数:2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 1.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羁畔  (chī)笑  豁然开朗  廓然无(lèi) B . 狐裘  亮(zèng)  义愤填膺  求神拜(fó) C . 翠蔓  然(mù)  粗制烂造  广无垠(mào) D . 颓唐  荒(miù)  格尽职守  气冲牛(dòu)
  • 2.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 , 令人大吃一惊。 B . 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 , 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 . 《傅雷家书》中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 没有深度。 D .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 , 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B .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公布了获奖名单。 C .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 . 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悠闲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荫。

    A . ④⑤②①③ B . ③⑤④①② C . ⑤②④①③ D . ③⑤②④①
  • 5.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礼”和“仁”。“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是。        

    A . 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 . 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和圣贤的根本标志 C . 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 . 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礼”人格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释】①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②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通过北斗星的运行变化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暗点了题目中的“元日”。 B . 颔联概述了诗人仕途的遭际,表露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可贵品质。 C . 颈联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抒发了诗人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 D . 尾联与“稻花香里说丰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展现了春暖花开之际农民对丰收的憧憬。
    2.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意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B . 全诗诗意顿挫,语调铿锵有力,而意味深长。 C . 诗人虽有哀伤,但更多的是闲适。 D . 尾句“共说此年丰”一语双关:既指农田耕种的丰收,也是企盼人生事业的丰收。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抚州传

    刘壎

        宋抚州使君娃赵氏 , 字次山。使君蚤慧,善属文。成淳十年也,贾似道窃柄误国,长江失守,朝廷急择江浙守臣,擢使君知抚州,措置守御。德祜元年至郡,政绩著

        时,江西湖南已罹蹂践,警报日夜急,剽寇纵横。使君诛赏惬当,抚人德之。江西制置使资万石弃隆兴,退驻抚,名勤王,实为遁降计,颇嫉使君修守备,媒孽于朝,使君不自安,累丐罢”。

        明年八月,制订兵次南丰,遇敌而溃,使君遣其属以兵攻赣,距城六十里与北兵战,破之,俘其千户 , 乘胜北,至城下。城中大兵出,我师失利引退,丧失良多。明年春,知汀州黄去疾以城降,使君解兵隐迹出畲中 , 发病卒,就殡焉。

    (节选自《江西文笔精华.传记卷》)

    【注释】①赵氏:赵抚州,名戊出,宋皇族。②罹:遭受苦难或不幸。③剽寇:抢劫。④媒孽:诬陷构害。⑤丐罢:请求免职。⑥北兵:元朝军队。⑦千户:元朝军官名。⑧畲(shē)中:指赣南、闽西畲族所居的山区。

    1.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项是( )
      A . 德祐元年/至郡 B . 颇嫉使君/修守备 C . 遇敌/而溃 D . 使君/解兵隐迹出畲中
    2. (2)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闻 

      ②数 

      ③逐 

    3.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擢使君知托州,措置守御。

      ②城中大兵出,我师失利引退,丧失良多。

    4. (4)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赵次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 8.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1) 昔人已乘黄鹤去,
    2. (2) ,恨别鸟惊心。
    3.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 (4) 四面歌残终破楚,
    5. (5) ,燕然未勒归无计。
    6.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7. (7) ,井上生旅葵。
    8. (8) 了却君王天下事,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信

    宗璞

        ①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②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嫩绿的春天又来了/看那陌头的杨柳色/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不是么?/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呵——

        ③老师在这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④抗战期间在南方,为躲避突袭,我们住在郊外的一个庙里。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坡下有一条深沟,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据说是雷击倒的。虽然倒着,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好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⑤ “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⑥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那时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的。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⑦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⑧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她的儿女。

        ⑨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⑩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

        ⑪深秋的冷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冬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⑫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⑬柳枝在绿着,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文章有删改)

    1. (1) 本文由眼前来得特别踌躇、迟疑的春柳写起,联想到了哪些与柳有关联的往事?请简要概括。
    2. (2) “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明明只是“一点青绿色”,作者为什么觉得“鲜亮”?
    3. (3) 借景抒情是散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说说你从文中画线句景色描写中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
    4. (4) “柳信”一词出自宋代晏殊的词《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朱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何要以“柳信”作为文题。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学用脑益处多

    刘志军

        ①现代神经科学家认为,人脑潜能很大,一般人只是用了其中的少部分能量,还有相当大的潜能没有被开发利用。因此,只要科学用脑,就能不断开发脑力,充分发挥大脑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作用,提高效率。科学用脑,就是要按照大脑神经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办事,这对开发智力,对于我们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们知道,大脑工作的“生理极限”很大,开发的潜力也很大。脑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只要合理使用,大脑不仅不会用坏,而且会越用越灵活。大量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大脑的过程中,可以使大脑的细胞体增大,使树突和轴突增粗,而且会使其分枝发达。这样就会使脑皮层增厚,使大脑的重量增加,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心理学实验还证明,人们做四位数乘法的心算,固然很费脑筋,然而连续进行12小时后,心算的速度和精确度与开始时相差无几。这充分说明:大脑的生理极限(或脑潜能)非常大,而且勤于用脑对于锻炼大脑有好处。

        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懒惰像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闪发光的。”

        ④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脑细胞基本上保持在140亿个左右,人与人之间脑的遗传差异非常小。人的聪明与否,关键看他后天学习和实践是否勤奋,在于他是否勤于用脑。所以,自以为“不聪明”的人,只要积极用脑,发奋学习,勤于思考,使自己的大脑建立更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样就会和别人同样聪明、灵活。

        ⑤科学用脑就是要掌握大脑的活动规律,在大脑的最佳活动时间用脑。这样,你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谓用脑的最佳时间,是指一个人精力充沛、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间段。人们的生理节律不是统一的,各自的最佳用脑时间不尽相同,有的人上午大脑活动特别有效,学习、工作精力充沛,有的人则在其他时间工作效率更高。然而,就人的大脑活动的普遍运动规律而言,每天,大脑记忆有三次高潮时段:第一个高潮段是早上6点至7点,第二个高潮段是上午8点至10点,第三个高潮段是晚上9点到11点。有的人的最佳记忆时间偏重于第一和第二个大脑记忆高潮,有的人则偏重于第二和第三个记忆高潮,有的人则偏重于第一和第三个记忆高潮。如果在这几个时间段进行学习,肯定会提高学习效率。

        ⑥注意科学掌握用脑的最佳时间,并不是说只在最佳时间用脑,而是说在组织各种活动时,要不失最佳用脑时机,依据大脑一天记忆的最佳时间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把复杂的脑力劳动如理论学习、高深知识的记忆和创造性活动尽量安排在最佳记忆时间段来进行,而把一般性、重复性活动安排在大脑的非最佳记忆时间来进行。

        ⑦我们要正确利用大脑细胞的诱导规律。人脑的神经细胞有专门的分工,不同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由不同的大脑细胞分工完成。因而,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经常变换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可以减少疲劳,提高用脑效率。比如,同是学习高中文化知识,可把文科与理科相互穿插,也可把听课与练习相互穿插等。这样,就能使一部分脑细胞在兴奋一段时间之后,转入抑制,而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另一部分脑细胞转入兴奋状态。如此动静相依,张弛相辅,就会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得到合理的调节,可以使前后学习或活动内容互不干扰,还可以保持充足的脑力。

    (选自《青苹果》,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请你说说科学用脑有哪些益处?
    2. (2)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人的聪明与否,关键看他后天学习和实践是否勤奋,在于他是否勤于用脑。

      ②人的聪明,关键在于他后天学习和实践的勤奋,以及他勤于用脑。

    3. (3)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现代神经科学家认为科学用脑,就是要将一般人脑中没用的大部分能量不断开发出来,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 B . 由于大脑工作的“生理极限”很大,开发的潜力也很大,所以不断地使用,开发的效果就特好,大脑不仅不会用坏,而且会越用越灵活。 C . 在最佳时间用脑是科学掌握用脑的最佳时间的全部内涵,这是我们在把握科学用脑问题上最关键的一点。 D . 正确利用大脑细胞的诱导规律,就是要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不断地变换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以达到减少疲劳,提高用脑效率的目的。
    4. (4) 同学们现在在家里学习,应怎样尽力做到科学用脑?请你补充下面“科学用脑的学习活动安排表”的内容。

      科学用脑的学习活动安排表

      时间

      活动内容

      早上

      6点至7点

      诵读

      上午

      8点至10点

      10点至12点

      记忆性、连贯性一般学科学习

      中午

      12点至2点

      下午

      2点至5点

      记忆性、连贯性一般学科学习

      5点至6点

      晚上

      7点到9点

      9点到11点

      记忆性、连贯性强学科学习(集体或个人形式)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 11. 综合性学习

    你班开展“名著阅读论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活动。

    1. (1) 选择判断。

      下面对《儒林外史》中人物的描述,不符合人物形象的一项是( )。

      A . 严监生:家底殷实,胆小懦弱,顾念亲情,为人节俭。 B . 严贡生:虚伪贪婪,利欲熏心,颠倒是非,强占他人财物。 C . 范进:认真迂腐,恪守礼制,为母服丧期间不用奢华的杯筷,不吃肉喝酒。 D . 王太:棋艺过人,性格率真,不拘束身份高低贵贱,一心下棋。
    2. (2) 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交流。

      第一个话题:《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四种及对应的一个代表人物。

      第二个话题: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成就极高,请你结合对严贡生或范进的描写来谈谈其讽刺效果。

  • 12. 写作(50分)

    新冠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决策果断,应对严峻挑战,驾驭复杂局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展现了大国谋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这场战“疫”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科研人员全力攻关,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全国人民你帮我助、齐心抗疫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让世人瞩目,获世界赞誉。

    请以“新时代最可敬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要求合理使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