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第...

更新时间:2020-05-09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6高二下·黄陵期中) 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 . 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 . 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 . 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 2. (2019高三上·石嘴山开学考) 基因治疗是指(    )
    A .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 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 .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3. (2016高二下·海口期中)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
    A . 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 . 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 . 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 . 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 4. 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 .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 .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 . 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 5. (2019高三上·石嘴山开学考)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  )

    A . 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 . 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C .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 .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 6.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它们(    )
    A .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 .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 . 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 .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 7. 根据mRNA的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

    A . 用D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B . 用mR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C . 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 D . 用PCR技术扩增mRNA
  • 8. 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 ⑥核糖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⑥
  • 9. 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
    A . 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B . 不加区分,全盘接受 C . 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D . 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 10. 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B . 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 C . 蛋白质工程就是酶工程的延伸 D . 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
  • 11. (2016高二下·黄陵期中) 下列技术中,一般来说不属于细胞工程范围的是(    )
    A . 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 B . 细胞融合 C . 基因芯片的应用 D . 细胞核移植
  • 12.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 . 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 外植体也需要消毒 D .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一种再分化过程
  • 13.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 B . 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C . 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 D . 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 14. 下列过程与植物细胞工程无关的是( )
    A . 培育单倍体植株 B . 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C . 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 D . 嫁接与扦插
  • 15. 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 B . 植物细胞虽然具有全能性,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表达全能性 C . 植物体只有生长点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其他部位细胞没有全能性 D .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其他生物细胞一般不具有全能性
  • 16. 动物细胞培养的顺序是(    )
    ①原代培养②传代培养③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形成分散的悬浮细胞

    A . ③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①③②
  • 17. (2015高二下·邹平期中) 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 B . 受体为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 C . 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完全一致 D . 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 18. 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 . ②③④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
  • 19. 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 组分别是 AA 和 BB。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①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纤维素和果胶水解 B . 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 c 细胞只有 AABB 这一种类型 C . 过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D . 过程④和⑤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 20. (2017高二下·牡丹江期中) 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
    A . 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 . 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 . 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 . 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 21. (2016高二下·昌平期中) 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 . 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 . 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 . 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 22. (2015高二下·惠阳期中) 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
    A . AAaa B . AaBb C . Aabb D . BBbb
  • 23. 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 .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 . 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 . 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 24. 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①过程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 B . 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 . 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 . 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 25. 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B . “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C . “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 D . “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 26. 以H1N1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采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为单克隆抗体 B . 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H1N1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 . 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 . 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H1N1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以诊断该病毒感染体
  • 27. 以下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②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③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④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⑤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⑦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A . 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⑦⑤④③⑥ B . ③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称为克隆 C . ⑦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 . 利用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 28.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

    A . 抗虫基因 B . 抗虫基因产物 C . 新的细胞核 D . 相应性状
  • 29. 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 . 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的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的基因 B .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 . 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目的基因能够与让结合 D . 它的参与能够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 30. 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    )

    A . 质体 B . 染色体 C . 质粒 D . 线粒体
二、综合题
  • 31. 如图是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

    1. (1) A→B利用的技术称为,其中②过程需要热稳定的酶才能完成。
    2. (2) 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需要经过③过程,该过程为构建,目的是 。该过程中,要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中。
    3. (3) 上述流程示意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法,该方法一般(填“适宜”或“不适宜”)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
    4. (4) 欲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G的染色体DNA上,可以用检测。鉴定在G体内是否表达,在个体水平上需要做实验。如果抗虫基因导入成功,且与某条染色体的DNA整合起来,该转基因抗虫棉可视为杂合子,将该转基因抗虫棉自交一代,预计后代中抗虫植株占
  • 32.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    (生物方法)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特性。
    2. (2) 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解法脱掉了。这种酶可能是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 。融合成功的标志是 ,获得杂种植株还需要过程。
    3. (3) 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细胞。这种细胞既能,又能产生
  • 33. 下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 (1) 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2. (2) 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 (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 (3) 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
    4. (4) 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分泌不足,导致过程(填序号)加强所致。
    5. (5) 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6. (6)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实验题
  • 34. 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2. (2) 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②过程的实质是
    3. (3) 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4. (4) 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5. (5) 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