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网络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0-06-15 浏览次数:202 类型:高考模拟
一、<h2 >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h2>
  • 1. 先秦时期,外交“辞令”的发展经历了由群策群力到个人随机应变的发展过程,甚至出现了专供辩士们学习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 社会转型的大趋势 B .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C . 诸侯之间征伐不断 D . 各国交往日益频繁
  • 2. (2020·惠州模拟) 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    )
    A . 限制了土地兼并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 加强了国家治理 D . 解决了王国问题
  • 3. 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 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这表明朱熹的思想( )
    A . 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B . 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 C . 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D . 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
  • 4. 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 )
    A . 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B . 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 C . 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 D . 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
  • 5. 西方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一支军队假使采取绝对守势,则无论它的形势是如何有利,实力是如何坚强,终究还是给敌人赶出阵地以外去。”下列最符合此言论的战争是( )
    A . 中英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1919 年以前,《共产党宣言》被零星地介绍到了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更多地研读《宣言》,逐渐接受其思想主张。1920 年,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在冰冷的骡车中商定着手按照《宣言》思想,筹备建党事宜。这说明( )
    A .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 . 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 7. 下表为 1942—1944 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户数

    抗战前

    36

    7.2

    28.4

    54.0

    5.0

    1.8

    减租后

    2.4

    6.7

    38.0

    0

    2.5

    3.4

    土地

    抗战前

    29.5

    21.0

    29.5

    19.0

    0.8

    0.2

    减租后

    13.5

    17.5

    5

    22.5

    0.6

    3.4

    A . 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 . 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C .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 .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 8. 1958 月 1 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 1970 年,两国陆续进行了 136 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 得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 )
    A .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 B . 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 . 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 D .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 9. 1960 年 11 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 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 7 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该文件的发布( )
    A . 有利于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 B . 配合了工业领域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C .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快速持续发展 D . 成为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 10. 按照自然法理念,人人都应该是自由的,但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 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这说明( )
    A . 自然法与万民法截然对立 B . 万民法对私权的调节尚缺乏变通 C . 自然法未能反映时代诉求 D . 万民法没有承认奴隶的平等人权
  • 11. 1604 年,詹姆士一世指认白金汉郡议员弗朗西斯古德温爵士是个罪犯,并命令大法官在法庭宣布古德温的当选无效。下院议员发出强烈抗议,并草拟了一份《道德与补偿文件》, 反对由大法官法庭裁定议会选举结果。詹姆士一世被迫作出让步,由下院决定其选举结果。 对这一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反映了国王与封建贵族的斗争 B .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 反映了王权与议会传统的矛盾 D . 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
  • 12. 英国政府曾经通过立法,规定被赶出农村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都要在肩上打烙印, 被迫从事强制劳动,如果他们胆敢抛弃劳动再度行乞,就要处以死刑。该立法( )
    A . 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巩固了自然经济的地位 C . 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D . 阻碍了圈地运动的推行
  • 13. 伏尔泰认为“上帝”类似于“钟表匠”,这位上帝只是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力,表现在当初对世界的创造上,在推动世界运动之后,便退出舞台赋闲休息了。这一学说(   )
    A . 偏离了理性主义轨道 B . 肯定了基督教的社会功能 C . 宣扬了达尔文进化论 D . 有利于人类生活的世俗化
  • 14. (2020·南京模拟) 1808年,美国纽约州政府通过法案,授权利文斯顿和富尔顿在纽约州水域拥有30年的汽船经营特许权,其他州则进行报复性的措施,纷纷立法禁止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美国联邦法院对此进行裁决,认为纽约州建立汽船垄断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判决其无效。这一裁决(    )
    A . 确立了联邦法院最高司法权 B . 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 C . 有利于统一自由市场的建立 D . 体现了邦联制下的司法原则
  • 15. 1947 年 2 月,英国政府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电报,声称:“从 4 月起,英国不能再承受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负担。”这实际上等于向美国说,英国正准备撤离地中海,如果他们不去填补这个缺口,它就要被俄国人填补。据此可知( )
    A . 英国挑唆是美苏关系破裂的根源 B . 英国撤离地中海维护了地区和平 C . 美国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请求 D . 希土危机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h2 >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h2>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当时,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   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

    ——摘编自李玉皎、刘丰《从中国古代环保制度看现实环保法律的完善》

    材料二:表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演变

    1978—

    1992 年

    经济增长加速,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在局部地区频发并日益严重,

    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

    1992—

    2012 年

    迎来经济高速增长期,环保得到重视和加强,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

    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高发多发

    2012 年

    以来

    环境保护得到前所未有重视,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环保工作

    有效推进,并有效融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摘编自吴舜泽等《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 40 年演变》

    1. (1) 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保护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指出其价值。
    2. (2) 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影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因素。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已成为家庭副业,家家户户从事纺纱,正德《松江府志》记有:“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绵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在制造织布的器具上,江南出现了专业化生产的作坊,布机以青浦黄渡徐氏最为有名,在专业化生产的引领下,江南地区出售纺织工具的店铺也随之发展起来,……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除了满足当地人穿着外,大部分的棉布纷纷运往各地。据吴承明先生统计:江南棉布产量明代约 1500—2000 万匹,到 1840 年增加到 4500 万匹, 占当时棉布总量的 14.3%。

    ——摘编自黄康健《明清江南棉纺织业技术的理论化》

    材料二:17 世纪末,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印度以其精美的棉织品横扫了整个世界市场,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英国政府一方面禁止在本国内销售印度棉   布,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向印度学习,建立自己的棉织业与印染业。这些政策的实   施使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纺织业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部门。1785—1850 年英国棉织品产量从 4000 万码骤增到 20 亿码,提高了大约 350 倍。

    ——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 18. 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清政府并未就此而觉醒,仍然自高自大,竟将向外屈服称为“羁縻”“安抚”。1861 年,为办理对外交涉而设立的总理衙门,其基本方针为“办理外交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周全。两害相形,   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意为避免与外国决裂)作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作用却只限于此而已。

    ——摘编自刘慧娟《试论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基本轨迹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64 年 4 月,在处理普鲁士与丹麦因战争而在中国渤海湾发生的“战船纠纷”时, 奕䜣曾初步提出国家主权问题。他运用有关领海的国际法理论,成功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扣留在中国领海的丹麦船只,解决了棘手的外交难题。李鸿章在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因万国公法直斥之”。 1868 年“修约”期到来之前,曾国藩也主张中国应“委婉而又坚定地拒绝外国人在修筑铁路、设置电报、内地通航、在中国水域运盐以及建立货栈等方面提出的一切要求,认为这些活动将有损于中国国民的生计”。后来郑观应进一步指出“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   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夺之”。

    ——摘编自施建兴《国际法输入与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发轫》

    1. (1)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人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2. (2) 结合所学,分析国家主权观念变化的原因。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950 年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953 年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4 年

    一定要解放台湾

    1963 年

    向雷锋同志学习

    1978 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0 年

    只生一个好

    1992 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8 年

    北京欢迎你

    2012 年

    中国梦

    2018 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0 年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材料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广为流传的口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仔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重要信息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渐变或突变,当人们把这些渐变和突变联系起来,细加考察时就会发现:历史上那些看上去似乎是突如其来的事件,其实它们的初始条件,它们的萌   发早已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存在了;而历史上那些历时长久的缓慢变化,却是从某一突变现   象之时开始的。世界历史上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的相互渗透告诉我们:历史上的渐变过程   中都孕育着突变的发生,而突变的过程中已经决定了此后的渐变过程的性质和方向。

    ——摘编自张一平《论世界历史的渐变与突变》

    评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运行渐变和突变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结合史实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