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17-08-31 浏览次数:8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 300年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是(    )

    A . 东晋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北宋
  • 2.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

    A . 大大使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 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D . 为了南粮北运
  • 3.

    小明同地作了两则读书摘要, 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宋太祖 D . 元世祖
  • 4. 毛泽东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生不会做。”说“前半辈子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安史之乱 D . 藩镇割据
  • 5. 某同学举办“中国盛唐气象″主题内容展览。下列内容可以入选 “盛唐气象”的是(    )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唐三彩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

    A . 皇帝荒废朝政 B . 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C . 节度使权力膨胀 D . 发生严重灾荒
  • 7.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A . 隋文帝 B . 唐玄宗 C . 宋太祖 D . 元世祖
  • 8.

    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主题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宋元时期的历史史实,如“澶渊之盟”、“蒙古兴起”、“宋金对峙”、“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等,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中外友好交往和冲突并存
  • 10. 著名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的繁盛期。”下列各项成就中不能说明宋朝是“创新的繁盛期”的是(    )

    A . 发明雕版印刷术 B .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D .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 11.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瓦子)中多有药,卖卦……钦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知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市民生活丰富 B . 社会分工完成 C . 民间艺术精湛 D . 边境贸易繁荣
  • 12.

    中国古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痛斥当局忘记国恨家仇,把偷安杭州当作故都汴州。该“当局”是指(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南宋
  • 13.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14. 历史文献《蒙古秘史》记载,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元世祖 C . 阿保机 D . 元昊
  • 15.

    下图反映了哪一朝代的行政制度(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16.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课笔记,其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

    目的

    时间

    影响

    所到地区

    提高明朝威望

    1405----1433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到达亚欧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A . 目的 B . 时间 C . 影响 D . 所到地区
  • 17.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表达了哪位名将的抗倭决心(    )

    A . 鉴真 B . 岳飞 C . 戚继光 D . 郑成功
  • 18. 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9.

    以下图片反应的共同主题是(    )

    图一郑成功接受荷军投降 图二顺治会晤五世达赖 图三清军平定准噶尔 图四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 政权分立 B . 繁荣与开放 C .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20.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以下内容前后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 . 农业科学著作一《农政全书》 B . 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C . 药物学巨著一《本草纲目》 D . 史学巨著—《红楼梦》
二、<b >综合题</b>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改变,加大对儒家经典义理的阐释,强调语言组织,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1. (1) 依据材料一回答,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回答,宋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依据所学回答,宋朝“注重文教事业”与当时的哪一政策有关?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经济发展
     

    领域发展成就集中发展区域
    农业谚语:①               
     
    苏州、湖州、常州等
    手工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成为著名的瓷都。
     
    江浙地区
    商业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               
    政府设置④                。(机构)管辖海外贸易
     
    四川地区

    材料二:(单位:万人)

    1. (1) 请在材料一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

    2. (2) 依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 (3) 综合材料一,二,它们反映了宋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 (1) 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处理与A地区民族的关系的?

    2. (2) 图二中元朝政府针对A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有何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