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03-29 浏览次数:2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ui)     掺(huo)  轻怕重(niǎn)   人忧天(qǐ) B . 职(chèng)  抽(yē)   怪不经(dàn)    畏罪逃(qián) C . 然(chàng)  眩(yun)  参不齐(cī)     根问底(páo) D . 伏(quán)   锢(jìn)   惊失措(huāng)  人听闻(hà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A . 庇护    澄澈   大相径廷   随声附和 B . 缥缈    炫耀   神采奕奕   神通广大 C . 怂恿    忧郁   莫不关心   不茅之地 D . 恍惚    帐蓬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绚烂的灯光将鸟巢体育场烘托得更加金碧辉煌 B . 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 , 让人迷醉和恍惚,每一个毛孔都被贵族气息所感动。 C .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 D .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B .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皇帝的新装》。 C . 《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D .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法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作品,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少年时的一次经历,揭示了丰富的生活哲理。
  • 5. 名著阅读。
    1. (1) 《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先生称之为“”。小说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等故事尤为精彩。
    2. (2)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有等超凡能力,他生性,敢于挑战天宫权威,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
  •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子夏曰“,仁在其中矣。”(《子张》)
    3. (3)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天上的街市》)
    4. (4)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5)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6. (6) ,铁马冰何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7. 语言综合运用。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 凯勒)。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文中第一段话的第②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改正后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 (2) 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3. (3) 仿照文中划线句子,再续写一句话。
  • 8. 阅读《潼关》,回答问题。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 (1) 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
    2. (2)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9.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课文《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 , 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 , 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②尊盛位高势盛。③畏同“威”,威严。④博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⑤由 奉行,遵从。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

      ①淫慢则不能

      ②险躁则不能

      其身者

    2. (2)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去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成王封伯禽鲁/②吾天下亦不轻矣 B . ①守之恭者/②子无鲁国骄士 C . ①犹恐失天下士/②守以浅者 D . ①亡身者/②择善者而从之
    3. (3) 下列对(甲)(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是全面告诫子孙的文章,表达了相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B . 诸葛亮告诫儿子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C . (甲)(乙)两文在殷殷教每中都蕴含着父辈对子孙的深切期望。 D . 周公告城儿子伯禽贵为郡王者,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 (4) 甲、乙两文告诫孩子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 10. 阅读《一盏油灯》,完成后面小题

    一盏油灯

        生日这天晚上,我又点燃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枚乾隆年间的长线,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过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钱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和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三十年前,五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谙事的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墨污油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用不着,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本不属于我的油灯。

        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性善良。

        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黑暗,没有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十七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时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泠,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刚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赶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归来。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

        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起码到生命的尽头。

    1. (1) 请找出第四段中描写的句子,并说出其作用。
    2. (2) 文中“油灯己经融进了我的生命”这句话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3. (3) 选择对文章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后面说的“油灯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相照应。 B .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灯的“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C . 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 D . “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反衬了油灯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 1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①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②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③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④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呢喃,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⑤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⑥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⑦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⑧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⑨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给燕子留个门》,略有删改)

    1. (1) 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2. (2) “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 (3) 请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4. (4) “村民习惯了关门”。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 12. 题目:我的生活需要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动、欢乐、鲜花、掌声、阳光、感动、理解等等)使题目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