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03-29 浏览次数:2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uó)  塌(tān)   干(hé)    随声附和(fu hé) B . 悴(qiáo) 热(chén)  笨(zhuó)  咄咄逼人(duō duō) C . 蔽(yīn)  迷(mǎng)  热(sháo)  脑(suǐ) D . 跚(pán)  瘫(huàn)  粗(guǎng) 衣(gēng)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勾画  瞭亮  睫毛  原委  怪诞不经 B . 冤枉  决别  禁固  轻捷  人迹罕至 C . 张扬  沉寂  安详  徘徊  惊慌失措 D . 着落  炫耀  殉职  附和  枉下断语
  • 3.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B . 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精品已结集出版,春华秋实,美不胜收 C . 星期天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快速做完了,后来破爸爸发现,他严厉地批评了我。 D . 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他亳不利己专门利人。
  • 4. 与下列文章关联的有关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美国作家 B .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等。 C . 《济南的冬天》——老舍——话剧《茶馆》等。 D .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作家
  • 5.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____;可以是直面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前____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吵,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事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④不停地絮絮叨叨

    A . ④②①③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②①④
  • 6.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1. (1) 《狗·猫·鼠》一文,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中列举猫的罪行,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这些罪行主要是:一,;二,;三,。虽然后来知晓隐鼠并不是猫所害、但鲁迅先生还是没对小猫产生好感。文章讽刺和嘲讽生活中与猫同一类型的人。
    2. (2)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遇到山中妖精,山中妖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于是一变①,二变②,三变③,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3. (3) 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④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④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⑤。”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⑥,好么?”⑤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⑥。

      上面文段中横线处是同一人物形象在三个不同阶段的称呼。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出与原文内容相符的称号。

      ,⑤,⑥

    4. (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 7. 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
    1. (1)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2. (2) 古人笔下的秋色各具韵味。既有描摹秋雨表达孤独凄凉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也有描摹秋风表现孤城寂寥辽远的诗句“终古高云簇此城,”(谭嗣同《潼关》)
    3. (3)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但诗词名句却永驻我心中。我和冰心对话,轻轻地问她一句: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我知道,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从陆游心中,我知道只要胸怀爱国之情,年龄就不是问题,即使年近七旬,且独居孤村,但报国之志丝毫不减,于是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发出了的感慨!
  • 8. 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进入初中的我们,该把读书当作一大乐趣,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终生学习、进步的金钥匙。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

        临沂第102中学七年级六班准备开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校园”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问题。

    1. (1) 读书要有好方法,这样收获才更多。请你给大家提些建议。
    2.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中学生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然而,大部分学生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 (3) 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逄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1) “睛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 (2) 第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 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目似

      ②将其喉

      不诬哉

      ④此人何取而自患耶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刀劈狼首/乃伪睡 B . , 目似瞑/犬阻 , 不使前也 C . 更不止野心矣/所欲有甚 D . 杀之而取其革/重修岳阳楼
    3.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野心不过遁逸耳 B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 叫嚣乎东西 , 突乎南北 D . 顷刻两毙
    4. (4)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5.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请好好珍惜那段空白

        ①小时上课,老师常手捏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

        ②板书后的老师,大体分力两种风格。

        ③一种是写完后,盯着黑板讲课,讲完之后,自己动手,拿起板擦,把黑板擦干净,再继续书写粉笔字。四五十分钟的一节课,反复擦写数次。等到下课时,此等老师的仪容就比较惨,指瑞染白,袖子缘镀了银边,头发、肩膀上都留下薄薄的粉笔灰,“朝如青丝暮成雪”。

        ④还有一种风格,多为衣着整洁手指纤细的女老师采用。她们会很有计划地使用黑板,如同精工细作的老农,充分利用黑板上所有的面积,包括星星点点的边角碎料。这样,她基本上不用擦黑板,就将本堂课的所有要点,都书写在黑板上了。下课铃响,该老师轻巧地拍拍手,基本上是人在花丛过,片草不沾身,袅袅婷婷到办公室喝茶去了。当班的值日生,饿虎扑食般飞奔着站到黑板前,胳膊舞动如风车,擦除满坑满谷的粉笔字。那时还没有无尘粉笔,一时间粉屑飘飘,烟尘四溅,灰头土脸。私下里,我给第一类老师起外号叫勤老师,第二类老师称懒老师。

        ⑤某日,一位历来属于勤风格的男老师,突然变懒了。他不再檫黑板,而是利用黑板上的所有空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板书当日功课要点。这下可苦了我们,整个黑板乱得一塌糊涂。老师还在见缝插针,一条定律长蛇被腰斩成几截,蜷缩在不同的角落里抖动着。

        ⑥大家叫苦不迭,马不停蹄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抄完之后,勤老师对值日生说,上来把黑板擦干净。值日生抡着板擦凑前,火速擦完退下。勤老师端详着说,不是很干净啊。的确,此刻的黑板须发花白。勤老师自己找了块半湿抹布,一下又一下缓缓擦拭黑板。不知勤老师是何用意,大家暗自叫苦,还有多少板书要乱七八糟大写特写?

        ⑦勤老师不慌不忙,换块干净抹布,将遗留粉笔痕迹的黑板上下缘,彻底清洁干净。此刻的黑板黝黑发亮,如同海豚的背脊,在阳光下闪着水淋淋的青光。勤老师转过身问大家,现在黑板是不是很清亮?大家异口同声说,是!勤老师又说,刚才那写满了字的黑板,是不是要想找到一块空白地方,很难?大家又异口同声地说,是!勤老师说,刚才的黑板,就是我。现在的黑板,就是你们大家。我们面面相觑,心想何时变成黑板了?有这么黑吗?有这么像长方形吗?勤老师说,黑板好比是你们的脑子。干干净净,可以写很多定律,可以画美丽图画。刚才那张黑板,相当于我的脑子,已经用了很多年,写满了字,画满了画,再要写点什么,很不易。所以,同学们,请记住,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此刻你们的大脑如同白纸,看过的书,字字入心。学到的知识,将会不离不弃陪伴你们一生。切不可荒废了光阴,虚度了少年时。

        ⑧下课铃响了。勤老师第一次离开课堂时没有肩披粉尘,值日生闲得无事可干。大家面对着空无一字的黑板若有所思,其实,我当时并不特别服气。心想__________________。不信归不信,我还是记住了勤老师的话。在之后的岁月里,常常想起,尝试着多读书。

    (选文有改编)

    1. (1) 请分析文章标题中的“空白”的含义。
    2. (2) 文章语言质朴有味,看似平淡又生动形象。请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老师还在见缝插针,一条定律长蛇被腰斩成几截,蜷缩在不同的角落里抖动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②此刻的黑板黝黑发亮,如同海豚的背脊,在阳光下闪着水淋淋的青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 (3) 对勤老师写满黑板又擦干净后的一番言语,“我当时并不是特别服气”。请根据上下文意,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我”当时合理的心理活动。(不超过30字)
  • 12. (2018·广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无法不对你残酷

    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选自《新时文—树心花的盛放》,有改动)

    1. (1) 文中“我”对弟弟的“残酷”具体指的是哪些事?请概括作答。
    2. (2)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眼前这个瘦弱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

      ②“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的工资零头都不到!”

    3. (3) “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结尾能否删除,为什么?
    4. (4) 这篇叙事性文章语言生动,其间也不乏一些精辟的议论性的文字释放出智慧的光芒。请摘抄一处议论性文字,并谈谈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 13. 按要求作文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请以“读书,给我带来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等信息。

  • 14. 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按要求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