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古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7-08-11 浏览次数:13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填空题</b>
  • 1. 为了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门的通知精神,凤台县部分中学已经成立足球队,并积极开展活动某校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的情景如图所示,足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作用.

  • 2. 如图甲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如图乙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的作用.

  • 3. 某一路段两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前来处理,他说:“我一定会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这名交警(选填“能”或“不能”)找出先撞的那辆车,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并且总是产生的.
  • 4. 如图是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基本操作是:打开煤气阀,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燃烧.有同学担心煤气在进口处是否会向空气中泄漏?你的观点:我认为煤气在进口处(选“会”或“不会”)向空气中泄漏,理由是

  • 5.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的作用.

  • 6. 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 , 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 , 则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浮力表达式为.(液体密度ρ和g为已知量)

  • 7. 如图是国产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歼一15飞离舰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在起飞上升过程中,歼一15的重力势能将.(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8. 小明洗苹果时,把一苹果放入水中,发现此苹果在处于悬浮状态,可知此苹果的密度为 kg/m3 ,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 9. 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 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10.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0.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若物体重20N,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8N,拉力F=4N,则小明所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1. 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F竖直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F的力臂L.

二、<b >选择题</b>
  • 12.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 .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减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C . 书本静止在桌面上,书本的重力与桌面的压力平衡 D . 物体从空中下落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3.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每次都用弹簧秤拉同一木块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其中能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的实验是(   )

    A . 甲和丁 B . 乙和丙 C . 甲和乙 D . 丙和丁
  • 14. 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许多富有物理含义的谚语、俗语.下列四句谚语、俗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 “孤掌难鸣”﹣﹣﹣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 B . “铁比木头重”﹣﹣﹣﹣铁比木头的重力大 C . “跎小压干斤”﹣﹣﹣﹣杠杆平衡条件 D .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 15. 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 , 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 , 则( )

    A . F1>F2    p1>p2 B . F1=F2    p1>p2 C . F1<F2    p1=p2 D . F1=F2    p1=p2
  • 16. 一救生圈,重为50N,体积为50L,体重为500N的小明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 . 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 C . 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17. 小朋友沿着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作用 B . 他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他受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变 D .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 18. (2017八下·栾城期末) 如图,用滑轮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F1>F2>F3 B . F1<F2<F3 C . F2>F1>F3 D . F2<F1<F3
  • 19.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拉力大小一定是125 N B . 有用功一定是150J C . 总功一定是250 J   D . 动滑轮重一定是100 N
  • 20. 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时间越少 B .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C . 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三、<b >实验题</b>
  • 21.

    小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做了如下测量:

    1. (1) 写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只填代号)

    2. (2) 若图中F1、F2、F3、F4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G

    3. (3) 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F=G . 由此还可算出塑料块的密度.请选用F1、F2、F3、F4 , 、ρ表达它的密度:ρ=

  • 2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此时杠杆处于(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 (2) 在杠杆两挂端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着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的条件是
    3. (3) 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5

      1.0

      10

      2

      2.0

      10

      2.0

      10

      3

      3.0

      10

      2.0

      15

  • 23. 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I.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的大小
    2. (2) 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3. (3) 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 24.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

    1. (1) 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当吊起6N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 (2) 若仅增加所吊物体的质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四、<b >计算与推导题</b>
  • 25. 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盛水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将长方体逐渐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长方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 (1) 长方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 (2) 长方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压强
    3. (3) 长方体的密度.
  • 26. 中学生小明家距学校3km,为方便小明上学,爸爸为他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1. (1) 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 (2) 估算小明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 (3) 若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用了10min,骑车阻力为总重的0.02倍,求他骑行的平均功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