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28 浏览次数:35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句子默写</b>
  • 1. 默写下面的句子。
    1. (1) 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 (2)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木兰诗》)
    3. (3) 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4.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湖春行》)
    5. (5) 《赤壁》中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结局,而是逆向思考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的诗句是:
    6. (6) 《游山西村》中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7. (7)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两句表达了游子天涯羁旅的思乡之情。
    8. (8) 《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二、<b>课内文言文阅读</b>
  •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本文作者是(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人名)。
    2.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略无

      ②不见

      ③乘御风

      ④属凄异

    3. (3) 本文行文顺序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4. (4) “清荣峻茂”采用以词带句的手法描绘了水、树、山、草四种事物。请仿照例句,恰当地表现“峻茂”所表达的丰富内容。

      例:清澈寒凉的水,蓊都青翠的树。

    5. (5)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本文结尾处引用这两句渔歌有什么用意?
三、<b>课外文言文阅读</b>
  •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阎典史

        阎典史者,名应元,其先浙江绍兴人也。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帆乘潮阐入内地,将薄城,会县令摄篆旁邑,男女奔窜。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一竿,直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久之,迁广东英德县主簿,应元以母病未行,亦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岁乙酉五月也。

    (选自《同典史传》)

    【注】①阐入,控自闯入。②转(jiān):装弓的袋于。③竹行,出售竹竿的商店。④直:同“值”,价值(价钱)。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竿

      岁乙酉五月也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

    3. (3) 选文塑造了阎典史怎样的形象?
四、<b>现代文阅读</b>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报家门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江苏北部一个不大的城市——高邮。县境内有很多河道,出城到乡慎,大都是坐船,家乡的水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我的小说的风格。

        ②我是一九二〇年生的,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

        ③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酒菜不过是一个咸鸭蛋,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十三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

        ④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三岁时,她就故去了,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部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很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

        ⑤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背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对着宣纸端详半天。他学过很多乐器,养过鸟,养过蟋蟀,会糊风筝。有一年他糊了一个蜈蚣——这是风等最难的一种,带着儿女到老田里去放,蜈蚣在天上摆动,跟活的一样。他放蜈蚣用的是胡琴的“老弦”,用琴弦放风等,我还未见过第二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

        ⑥我父亲是个随和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感度。

        ⑦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县读的。

        ⑧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着,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糊灯笼……百看不厌。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和事。

        ⑨我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教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高先生很有学问,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⑩我读的高中是江阴的南菁中学,这是一座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⑪一九三九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高烧超过四十度,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惟一的一次。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⑫不能说我在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多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

        ⑬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沈先生教创作,反反复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学生都不大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理解的。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我相信我的理解是对的,至少在现实主义的小说里,这是重要原则。

        ⑭我年轻时受过西方现代派的影响,有些作品很“空灵”,甚至很不好懂,近年的作品渐趋平实。在北京市作协讨论我的作品的座谈会上,我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题为“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这大体上可以说是我现在的文学主张。

    ⑮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他让在座的四位学生谈谈自己的志愿,最后问到曾晳(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写得实在非常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至。

        ⑯我二十岁开始发表作品,写作时间不可谓不长。过了六十岁,就听到有人称我为“老作家”,我觉得很不习惯。第一,我不大意识到我是一个作家;第二,我没有觉得我已经老了。近两年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办法呢,岁数不饶人。杜甫诗:“座下人渐多”。现在每有宴会,我常被请到上席,我已经出了几本书,有点影响。再说我不是作家,就有点矫情了。我算什么样的作家呢?

    1988年3月20日

    (节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2. (2) 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六版)中关于“家门”的四条释义,符合文题“自报家门”这一短语含义的一项是(    )
      A . 家庭住所的大门,也指家。 B . 称自己的家族。 C . 本家。 D . 指个人的家世,经历等基本情况。
    3. (3) 作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哪两位亲人?他们对“我”的态度如何?
    4. (4) 通读文章,将下表补充完整。

      时间

      经历

      影响

      小学

      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着,西看看,百看不厌

      五年级至初中毕业

      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亲切而凄婉的余韵

      高中

    5. (5) 文章第⑫自然段“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中“但是”“很”这两个词语删掉是否可以?请说明理由。
    6. (6) “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一句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
    7. (7) 文末汪曾祺先生自问,“我算什么样的作家呢?”结合文章内容,以“您是一位……的作家;意是一位……的作家。”的格式,回答先生的自问。
  • 5.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籍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搅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夫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 (1)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人名)。
    2. (2) 选文中“挑酒的汉子”是谁?他唱诗的目的是什么?
    3. (3) 选文多处对杨志押送“生辰纲”任务的失败进行了暗示,请找出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五、<b>综合性学习</b>
  • 6. 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班会讨论——“街头涂鸦之我见”

    讨论话题:“街头涂鸦”是不是艺术?

    小明同学:“街头涂鸦”是城市“牛皮癣”。

    小东同学:“街头涂鸦”不仅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涂鸦创作配上恰切的标题,学以致用,开阔思维。

    1. (1) 【我替小明做说明】涂鸦是城市“牛皮癣”,是说:
    2. (2) 【我帮小东拟题】请为“涂鸦创作”拟一个恰切的标题,用楷书工整书写(10字以内)。

    3. (3) 【话题讨论之我见】对于班会讨论的话题,你有怎样的见解?请写下你的思考。(不少于60字)
六、<b>作文</b>
  • 7.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一)题目:你温暖了我

    (二)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③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

    要求:①表达真实情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