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11 浏览次数:9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成功地实现了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 B .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模糊的认识 C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 . 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 .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 . 物体只有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 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离心现象的是(  )

    A . 离心分离器 B . 标枪运动员掷出的标枪 C . 家用洗衣机的脱水筒用于干燥衣物(脱水) D . 转动伞柄可将雨伞上的水甩出
  • 4. 某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率恒定,现该船在一条水流速度一定的河里渡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船身垂直河岸向对岸航行,实际航线最短 B . 船身垂直河岸向对岸航行,航行时间最短 C . 船头朝向上游,调整船身与河岸的夹角,一定可以垂直过河 D . 船头朝向上游,使船与河岸成某一夹角航行时,有可能使航行时间最短
  • 5.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则该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高度,则(  )

    A .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 .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速度较大 C .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速度较大 D .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受到的拉力相等
  • 7. (2016高二上·邛崃开学考) 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α且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

    A . mg B . mg cosα C . mg D . mg sinα
  • 8.

    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方向相同.已知卫星甲的公转周期为T,每经过最短时间9T,卫星乙都要运动到与卫星甲同居地球一侧且三者共线的位置上,则卫星乙的公转周期为(  )

    A . T B . T C . T D . T
  • 9. 宇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质量是(  )

    A . B . C . D .
  • 10. (2017高三上·东辽期末)

    如图所示,一根光滑的轻杆沿水平方向放置,左端O处连接在竖直的转动轴上,a、b为两个可看做质点的小球,穿在杆上,并用细线分别连接Oa和ab,且Oa=ab,已知b球质量为a球质量的2倍.当轻杆绕O轴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Oa和ab两线的拉力之比F1:F2 为(   )

    A . 2:1 B . 1:2 C . 5:1 D . 5:4
  • 11. (2017高一下·陆川期末)

    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如图所示,A、M、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D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处同时无初速释放.则(   )

    A . 通过C,D时,两球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 通过C,D时,两球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 通过C,D时,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D . 通过C,D时,两球对轨道的压力相等
  • 12. (2017高一下·陆川期末)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直静止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处有一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在下落阶段(   )

    A . 小球在B位置动能最大 B . 小球在C位置动能最大 C . 从A→C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 . 从A→D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二、<b >实验填空题</b>
  • 13.

    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小球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g取10m/s2 . 则:

    ①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m/s;

    ②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m/s.

    ③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即抛出点)坐标为(x=cm,y=cm)

  • 14.

    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 , 那么:

    1. (1)

      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图中的

    2. (2) 实验中对于使用打点计时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 .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 .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 D .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
    3. (3) 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 (4) 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J,动能增加量△Ek=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三、<b >计算题</b>
  • 15.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赤道上空,一颗相对地面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用已知量表示)

  • 16.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 1m、只能承受74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面h=6m.转动中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了.(取g=10m/s2

    1. (1) 绳子断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多大?

    2. (2) 绳断后,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 17. 某种型号的轿车,其部分配置参数如下表所示.若该轿车行驶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求:

    净重(kg)

    1540

    水平直线路面最高车速(km/h)

    216

    额定功率(kW)

    120

    1. (1) 若轿车在水平直线路面上以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功率是额定功率,此时牵引力多大?

    2. (2) 在某次官方测试中,一位质量m=60kg的驾驶员驾驶该轿车,在上述水平直线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将车速由零提高到108km/h,用时9s,则该车在此加速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多少?

  • 18.

    如图1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2是过山车的模型图.在模型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α=37°斜轨道面上的Q、Z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g=10m/s2 , sin37°=0.6,cos37°=0.8.问:

    1. (1) 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 (2) 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0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