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宁海、象山三县区2018-2019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0-01-08 浏览次数: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年12月14日,由《旺报》《海西晨报》与新瀑网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望”字拔得头筹。据此回答下面题。

    与台湾问题产生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巾出现的主张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A . 变法图强——“自强”“求富”——“民主”“科学”——民主共和 B . “自强”“求富”一一变法图强——一“民主”“科学”——民主共和 C . 变法图强——“自强”“求富”一一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D . “自强”“求富”——变法网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 3. (2018九上·宁波期末) 2018年3月1日是周恩来同志120周年诞辰日,以下属于周恩来同志丰功伟绩的是(   )
    A . 发动秋收起义 B . 发动西安事变 C . 领导南昌起义 D . 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 4. (2018九上·宁波期末) 中国军队名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

    ①中国工农红军    ②中国工农革命军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八路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④③
  • 5.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 . 国共关系的变化 C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6. (2018九上·宁波期末)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 青藏铁路 B . 武汉长江大桥 C .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D .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 7. 2018年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连续六次出席或主持金砖同家领导人会晤;12月6日习近平结束对西班牙等国的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

    ③这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导火线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此历史事件进程斗,所发生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说说毛泽东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它得益于中共开辟了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
    4. (4) 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它的结束有何意义?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没有忘记,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材料二:“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罗斯福总统在二战中的一次演讲

    材料三:“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

    一一1942年罗斯福对美国民众的广播演说

    1. (1)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2. (2) 列举在二战中“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两则历史事件。并由此写出二战的性质。
    3. (3) 你认同材料三中罗斯福的观点吗?请用两则外交史实来论述。
    4. (4) 上述材料给我们有何启示?
  • 10.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回顾我国农村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农村改革年代尺(部分)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A、B两项农业政策分别在什么地区实行的。
    2. (2) 根据年代尺,分别写出D、E两项农业政策。并谈谈其中一项政策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