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

更新时间:2020-03-12 浏览次数:4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读拼音,写出规范、美观的词语。
    1. (1) 那些小丘的xiàn  tiáo是那么róu  měi,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2. (2) 老人在自己植树的shēng  yá中,mù  dǔ了荒山变绿洲的过程。
    3. (3) 这庄严的 xuān  gào,这 xióng  wěi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4. (4)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yān  wù在身边:是hūn  chén的夜。
  • 2. 按要求完成下列查字典练习。

    “作”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在字典中,“作”有5种解释:①起,兴起;②劳作,制造;③写作;④作品,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⑤进行某种活动。在“自作自受”中的“作”取第种解释,在“风大作时”中的“作”取第种解释,在“作曲”中的“作”取第种解释,在“杰作”中的“作”取第种解释。

  • 3. 成语填空。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翠色流       铁      下    暴露无

      威风               汹涌      有词       排山

    2. (2) 我读书向来(不认真,不仔细),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而忽略了细节,因此与别人说起来总是(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别人身上)。后来爷爷的一番话让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望着爷爷那张(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的脸,我下定决心----读书再也不能(笼统接受,不加分析思考)了!
  • 4. 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 (1) 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结果  成果  后果)
    2. (2) (不管  尽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镭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 (3) 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陆陆续续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 5. 请以“柳枝”为对象写一个具有人行为动作的句子。
  • 6.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 (1) 闰土是闰月年生,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 (2) 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3. (3) 闰土会刺猹。闰土会捕鱼。
  • 7. 口语交际。读下面一则通知,完成练习。

    通知

        明天下午,学校上拓展性课程,参加艺术类学习的学生3:10放学,请家长于3:15到校门口接学生;参加文学类和科技类学习的学生3:50放学,请家长于3:55到校门口接学生。

    定海区XX小学教务处

    2019年1月23日

    1. (1) 如果你是参加艺术类学习的学生,你回去应该这样跟家长说:“
    2. (2) 如果你是参加文学类和科技类学习的学生,你回去应该这样跟家长说:“
  • 8. 根据提示填空。
    1. (1) 乡村,美在自然风光,美在丰收的喜悦。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古诗词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描写农村丰收景象的诗句是“”。
    2. (2) 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在听。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春雨子期会怎样赞叹?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志在春雨,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文中的伯牙、锤子期相传为时期人。因为他们二人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 (3) 这学期,我们结识了的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惟有,惟有,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桥》中老支书那的高贵品质;我们还从诸葛亮的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 9. 仔细观察《井蛙成因》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 (1)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
    2. (2) 结合漫画的标题,读读你观察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 10. 阅读理解。

    仙人球的风采

        仙人球不像月季花那样芳香醉人,不像马蹄莲那般洁白俊美,但我却十分喜欢她。仙人球是一种球状植物,身上有一道道的“沟”,沟的边上长满了刺。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仙人球上探出一个蛇头来,样子十分吓人,看了半天才认出来,原.来是仙人球的花骨朵。过了几天,花骨朵露出两瓣洁白的花瓣,像要挣开蛋壳的小鸡,十分惹人喜爱。又约莫过了二十分钟,花骨朵全部伸展开来,长长的、洁白的花瓣有次序地围成一个喇叭筒,中间生着黄色的花蕊,如同一位柔弱娇贵的公主。

    仙人球的美是内在的。她不和别的花争奇斗艳,默默地开,默默地谢,有她自己独特的品格,独特的风采。

    1. (1) 仙人球开花经历了这些过程,是按顺序写的。
    2. (2) 文章画线的句子用了的写作手法,目的是
    3. (3) 在原文中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仙人球不像月季花那样芳香醉人,不像马蹄莲那般洁白俊美,但我却十分喜欢她。

    4. (4) 下面哪种说法是最能表达中心思想(    )。
      A . 短文通过描写仙人球,使读者了解了仙人球。 B . 短文通过介绍仙人球,表达出作者对仙人球内在美的赞美。
  • 11. 课外阅读。

    太阳路

    贾平凹

        ①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啊,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②"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③“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④“去太阳上有路吗?”

        ⑤“当然有的。”

        ⑥"啊,那怎么走呀?”

        ⑦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⑧“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都会知道了。”

        ⑨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梅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⑩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⑪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⑫“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⑬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⑭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⑮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⑯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⑰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⑱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⑲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⑳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 (1)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结合文章内容,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

    2. (2) 文章中第②-⑥自然段中的对华为什么没有提示语?
    3. (3) “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岀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谈谈你的理解。
    4. (4) 文章对奶奶形象刻画时,最主要采用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6. (6) 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会情不自禁想到三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太阳》,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写出两点。
  • 12. 写作亭。

    没有比较,不见高低;没有比较,不见先进落后……请以“比”为话题,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写一篇习作,要求写出自己的体验或感受,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