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14 浏览次数:26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
  • 1. (2016七上·自贡期末)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该人物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 2. (2017·镇江模拟)

    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 . 实行“削藩” B . 推行分封制 C . 颁布“推恩令” D . 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 8世纪,有很多巴格达商人经常来中国的都城经商。以下城市属于当时都城的是(        )
    A . 咸阳 B . 大都 C . 长安 D . 东京
  • 4.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右边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完成作了形象的描述.图中①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5. 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
    A . 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B . 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C .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 6.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兰亭序》是祖冲之的代表作品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阿倍仲麻吕 D . 马可˙波罗
  • 8. 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 国家分裂的时代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9.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李鸿章
  • 10. (2016·鄂托克旗模拟)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 . 《 南京条约 》 B . 《辛丑条约》 C . 《 马关条约 》 D . 《北京条约》
  • 11. 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 . 驱除鞑虏 B . 恢复中华 C . 创立民国 D . 平均地权
  • 12. 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
    A . 教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 .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 . 宣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 D .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 13. 某九年级一班同学出版某期黑板报,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 .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 .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14.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人达(        )
    A . 10万人以上 B . 20万人以上 C . 30万人以上 D . 60万人以上
  • 15. 解放战争期间,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6. 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17. “一国两制”是中共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战略方针,其提出者是(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彭德怀 D . 邓小平
  • 18.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下图中焚烧“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是(        )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9. 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
    A . 1 B . 2 C . 3 D . 4
  • 20.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是(        )
    A .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B . 促使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 . 形成了早期资本主义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 . 提高了西欧国际社会的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 21. 如图是哪一宗教的传播线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 22. (2016九上·东莞期中) 法国人民把每年的7月14日作为国庆节,是为了纪念(    )

    A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 . 法兰西帝国的建立
  • 23. (2017·广东模拟)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 .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
  • 24. (2019·雷州模拟) 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独立宣言》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国家工业复兴法》
  • 25. 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A .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 . 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 C . 签订《九国公约》 D . 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 26.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 华盛顿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慕尼黑会议 D . 开罗会议
  • 27. 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        )
    A . 新经济政策 B .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C . 实现农业集体化 D .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28. (2016九上·蒙阴期末)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 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 .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 . 对工业的调整 C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 29. 《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        )
    A . 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 . 引进西方技术 C . 发展近代工业 D . 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 30. (2016九上·扬州期中) 伏尔泰说:“即使中国的皇帝,也不能向最下等的人说……禁止你思想”。这表明他主张(  )

    A . 人文主义 B . 反抗神权 C . 三权分立 D . 自由平等
二、<b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共40分)</b>
  • 3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忘历史才能开拓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月16日播出后,赢得了不错的收视和口碑,其中,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苔》更是一夜之间刷屏。通过今人的改编传唱,一首孤独300年的小诗重新走入人们视野,感动无数观众,也达到了该节目“用今天的旋律重新谱写和传唱古诗文,让经典再一次流行”的目标。

    ——上观新闻热评

    材料三  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李克强总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1. (1) 图一收录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创立了什么学派?请列举一位与图二同属一个思想流派的思想家。在那段历史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呈现学术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 (2) 材料一中图三的创办者是谁?他引领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世界历史上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传播影响了这场运动?
    3. (3) 材料二中,能令《苔》在一夜之间刷屏的技术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的成果?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何时?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4. (4) 根据材料三,怎样“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5. (5) 请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个人或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传承此项传统文化?
  • 32. 一部世界历史也是一部大国兴衰史,学习借鉴之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西洋两岸部分国家工业产量比例示意图(摘编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图一,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先领先的国家是哪个?请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它能居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2. (2) 根据图二,在工业化进程中后来居上的美洲国家是哪个?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请列举一部这个国家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法律文献,并说明理由。
    3. (3) 材料二中,为让中国“强大”,近代的中国人做出了哪些探索?
    4. (4) 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富起来”得益于党的历史上召开的哪一场重要会议?今年是会议召开多少周年?会议决定了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5. (5)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应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 33. 对外政策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实践证明,唯有顺应历史潮流,方能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空,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延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

    ——李克强总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1. (1) 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哪个历史事件?从世界联系的角度来看,它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从材料可得知当时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果如何?
    3. (3) 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一带一路”合作的提出源于中国历史上哪条商道?当时沿着这条通道,从中国出发,最远能到达哪里?
    4. (4) 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有何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