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9-12-28 浏览次数:2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 1. 一名粗心的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单位为米的是(   )
    A . 一支新铅笔长度为0.175 B . 一位学生身高为16.3 C .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 .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 2. 《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面是静止的 B . 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C . 扶梯是运动的 D .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 3.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   )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 .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
  • 4. 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它在4s内的速度是(   )
    A . 5m/s B . 10m/s C . 2m/s D . 20m/s
  • 5.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手不能传播声 B . 手吸收了声波   C .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 6. 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震耳欲聋 B . 闪烁其辞 C . 掩耳盗铃 D . 耳熟能详
  • 7. (2018八上·雅安期末) 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 . 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 D . 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 8. (2017·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 9. 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 . 寒冷的天气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汽化 B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液化 C .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凝固 D . 冬天枝叶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 10. 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
    A . 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 . 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 . 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 . 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 11. 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cm,钢管壁的厚度是mm。

  • 12. 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游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选填“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8秒内小关通过的路程是米。

  • 13. (2017八上·如皋期中)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填“能量”或“信息”).

  • 14. 近几年通过环境治理,城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产生的。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逐渐(选填“升高”或“降低”)。

  • 15.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某飞机的速度是2倍音速,则这架飞机5秒内飞行的距离是m(声速取340m/s)。我们能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 16. 温度计是测量的工具。如图的温度计的读数为℃,读作

  • 17. 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反映的一共性是
  • 18. 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属于升华的有;属于汽化的有。(均填序号)
  • 19.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看到水面出现“白气”,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先是现象,后是水蒸气发生现象。在我地区,水被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
  • 20. 标准大气压下,﹣10℃的冰必须升高到℃并继续才会熔化。除了通过降温使气体液化外,还可以在一定温度下通过使气体液化。
三、实验探究题(30分)
  • 21.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 (1) 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
    2. (2)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 (3) 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 22.            

    1. (1) 如图甲,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同时悬挂着的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
    2. (2) 如图乙,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
    3. (3) 如图丙,用一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由此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4. (4) 如图丁,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此过程可探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23.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选填“甲”或“乙”);体温计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选填“能”或“不能”),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向读数(选填“大”或“小”)的那端;使用温度计时,要使它的液泡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并且在时才读数。

  • 24. 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 (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 (2)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
    3. (3) 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B处(选填“<”、“=”或“>”)。
  • 25.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 (2) 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 (3) 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 (4) 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刚开始计时时水的温度是

      ②由图象可知,实验室当时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是”或“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

      ③水沸腾时的特点是(选填“吸”或“放”)热,温度

    5. (5) 丁图是烧杯中的水沸腾(选填“时”或“前”)的情形。
    6. (6) 小明觉得应将水烧开所用时间缩短些,对此请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四、简答与计算题
  • 26. 夏天,如何让湿衣服尽快的变干?说说具体做法和理论依据。

    例如:放在阳光下,依据:提高液体的温度

  • 27. 连接甲乙两地的高速公路长900km,一旅游大客车从甲地早上6: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在几个服务区做短暂的停留,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客车行驶途中匀速通过长度为510m的桥梁,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0s。(大客车长度忽略不计)求:
    1. (1) 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 (2) 客车通过桥梁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