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19-12-24 浏览次数:3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九下·阜阳月考) 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图。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

    A . 《种姓的国度》 B . 《尼罗河之光》 C . 《马可·波罗之旅》 D . 《基督教的传播》
  • 2. 下面哪个人物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A . 伯里克利 B . 胡夫 C . 图特库斯三世 D . 汉谟拉比
  • 3. 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 . 乔达摩·悉达多 B . 耶稣 C . 安拉 D . 参孙
  • 4. 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属于第四等级的是( )
    A . 婆罗门 B . 吠舍 C . 刹帝利 D . 首陀罗
  • 5. 下列符合“小国寡民”特点的是( )
    A . 古埃及新王国时代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希腊城邦 D . 波斯帝国
  • 6.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 . 十将军 B . 主席团 C . 执政官 D . 公民大会
  • 7.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其标志是罗马共和国颁布了(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波提得阿法》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权利法案》
  • 8. 4世纪末,罗马帝国( )
    A . 进入黄金时期 B . 灭亡 C . 演变成共和国 D . 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 9. 希腊的古典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 . 民宅 B . 神庙 C . 下水道 D . 凯旋门
  • 10. 无论是亚洲非洲,还是欧洲,都曾有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下面属于古代文明内容的是( )

    ①金字塔  ②佛教的创立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1. 克洛维在位时期,为利用宗教稳固自己的统治,承认了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这一宗教是( )
    A . 佛教 B . 伊斯兰教 C . 道教 D . 基督教
  • 12. 基督教诞生于( )
    A . 1世纪 B . 2世纪 C . 3世纪 D . 4世纪
  • 13. 11世纪时,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这种封建制度以( )
    A . 国王的权力为纽带 B . 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C . 农奴的数量为纽带 D . 货币的多少为纽带
  • 14. 下列古代文明中,带有比较明显的海洋色彩的是( )
    A . 古代埃及文明 B . 古代印度文明 C . 古代希腊文明 D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1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 . 帕特农神庙 B . 楔形文字 C . 儒略历 D . 《荷马史诗》
  • 16. 5世纪初,统一日本的是( )
    A . 百济 B . 高丽 C . 新罗 D . 大和国
  • 17. 公元7世纪时,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 )
    A .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B . 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度 C . 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 D . 古罗马的元首制度
  • 18. 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A .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 B .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 C .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 . 统一赋税
  • 19.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是在( )
    A . 9世纪中叶 B . 公元前6世纪 C . 7世纪初 D . 公元前27年
  • 20. 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 . 形成了武士道 C . 打开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D . 充当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 21. 下列帝国中,没有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是( )
    A . 查理曼帝国 B . 拜占庭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22. 为打破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而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开始于( )
    A . 俄罗斯 B . 意大利 C . 法国 D . 英国
  • 23. 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位先驱是( )
    A . 但丁 B . 彼特拉克 C . 达·芬奇 D . 莎士比亚
  • 24. 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作( )
    A . 唯物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启蒙主义 D . 现实主义
  • 25. 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
    A .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 封建文化的兴盛 C . 神学的复兴 D .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26. 最先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
    A . 达·伽马 B . 麦哲伦 C . 哥伦布 D . 迪亚士
  • 27. 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是( )
    A . 加强东西方贸易 B . 掠夺财富 C . 开辟国外市场 D . 丰富地理知识
  • 2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们才开始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新航路开辟 C . 工业革命 D . 殖民扩张
  • 29. (2016九上·钦州期末) 罪恶的黑奴贸易中,有很多生病的黑奴被扔进茫茫大洋,这个大洋是(    )

    A . 北冰洋 B . 大西洋 C . 太平洋 D . 印度洋
  • 30. (2017·盐城)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 三角贸易 B . 独立战争 C . 南北战争 D . 农奴制改革
二、综合题
  • 31. (2019·福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

    ——摘编自《大国崛起》

    1. (1) 根据材料,指出支持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国家。
    2.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材料二  古典时代,希腊文化在很多领域出现了全面的繁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辉煌成就和丰富多彩以及所焕发出来的古希腊人的智慧光芒,至今令人惊讶。

    材料三  从古希腊文化发展的过程我们发现,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则文化繁荣,奴隶制民主政治衰落则文化衰落,这表明了古希腊文化与奴隶制民主政治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帝国”指的是哪一帝国?
    2. (2) 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一朝代?该帝国于何时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 (3) 请分别举出古希腊在文学、哲学、建筑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各一例。
    4. (4)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
  • 33. 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这段黑暗的历史,需要我们认清资本主义发展的肮脏和罪恶。

    (地图中的“三角”)

    材料一  “三角贸易”在17至18世纪成为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示意图中A、B、C各代表的事物名称。

      (金矿中的黑奴)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

      (影响中的三洲)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角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新大陆后,即把旧大陆的大量农具和牛、马、羊、大麦、小麦、葡萄、柑桔、柠檬、甜瓜及各种蔬菜种籽源源运进新大陆。与此同时,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木薯、可可、奎宁和橡胶也陆续传入旧大陆。尤其是玉米和土豆,在旧大陆起了重大作用。……因此,高产的玉米和土豆成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食之一。

    ——摘编自孙家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

    1. (1) 指出材料中“新大陆”的地名。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