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17 浏览次数:3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gōu)当     怨(chàng)     (yú)候        (chēn)怒 B . (óu)气      (nèn)地       啰(zào)       (yǎo)酒 C . (qū)      (chěng)辩     气(chuǎn)     (pǔ)刀 D . (guō)嗓     (gàn)系       吹(xū)        (kuī)望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辰牌    分晓    候车室    絮絮聒聒 B . 劈手    畜生    添加剂    喏喏连声 C . 寻思    颠倒    蒙汗药    面面撕觑 D . 尴尬    歇息    朱砂记    死心踏地
  • 3.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 .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 一会儿,天空中就黑云密布,如雷贯耳 , 闪电霍霍,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D .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顿开茅塞 , 长久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闪送”创立同城速递新样本。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B . 我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 .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 深圳市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 5.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明、清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探花”“榜眼”。 B .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 C .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小说家吴敬梓。 D .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每一章节称为“回”或“节”。
二、默写
  • 6. (2019九上·潮阳月考)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1) 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2. (2)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3. (3)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5. (5) 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

三、阅读理解
  • 7. (2019九上·嵊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

      ②连月不

      ③至若春和

      ④子京忽以抵文正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愤郁颇见辞色。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 . 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 . 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 . 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4. (4)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文中原话),滕子京是一个的人。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范思翔

    ①从“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最新数据显示,“快手”拥有近7亿累计用户,1.2亿日活跃用户,“抖音”正向此靠近。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②“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频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搞笑以及刷底线猎奇。如果说此前网络上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还是打打擦边球、尚显“含蓄”的话,那么这些短视频无疑是在赤裸裸地进行感官刺激。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只是,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③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④有媒体研究者曾说:“毁控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所热爱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生的主题能否深化。警惕“娱乐至死”、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⑤“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本应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当下,价值多元、选择爆棚,青年人如果每次都随流行而去,在屏幕中“坐井观天”,任凭人生的主题被一次次冲散,那就会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相反,生命的这一阶段,正是学本领、长才干、拓视野的黄金年龄,正是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关键时期,还应该有科学、文化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青年人应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 (2) 文中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结合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句,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本来面目长如故

    韩青

        ①苏轼在《老人行》中写道:“本来面目长如故。”意思是说,不管时间、环境、地位、遭遇等怎么变,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应该总是跟原来的一样。而这样的始终如一就是一种节操,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持着。

        ②而事实早已说明:一个人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本色,他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男神”,不仅如此,他的演技更是精湛传神,韵味十足。可是,他并不恃才放旷,而是更加谦逊,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他也会在他的包里放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力,在演艺界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从来没有在演出中念过白字。他曾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他这种始终如一的态度和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高尚的人格。

        ③可是,有一种人,他声称自己是始终如一的人,当他一旦言行不一的时候,就会找个借口来敷衍,这样的人,就不是始终如一的人。因为,真正始终如一的人,不会找一些借口来应付的,即使有时候忘记了曾经的承诺,也会再去找个机会弥补。当代画家李苦禅就是这样的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他从不食言。可是,有一次,一个老友请他作一幅画,当时,因为有事在身,他没有及时完成。后来,他在老友病故后才想起这件事,于是立即作了一幅画,并郑重地题上老友的名字,还盖上印章,随后把画作带到后院烧掉。事后,他告诉儿子:“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虽然,迟了一步,但是,他终究没有食言,没有改变自己始终如一的本色。托马斯·麦考利说:“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质,要看他在知道永远也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做些什么。”说实话,李苦禅的这位老友已经离世了,就是不作画,这位老友也不会知道了,可是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始终如一。

         ④而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始终如一,就必须保护好自我的纯粹性,不能有其他杂质的介入。美国作家福克纳曾有一段时间为金钱而写作。他不善于理财,加之妻子又崇尚奢华,财政情况如同一团乱麻。为了摆脱负债的状况,他与华纳、福克斯公司等著名电影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合同,为他们写剧本,这使得他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却丧失了宝贵的自由。他素来痛恨为了金钱而写作,偏偏却不得不为金钱而写作。这使得他背离了真正的自我,也使他的写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没有这些欲望、金钱的诱惑与干扰,那么他的文学成就会更大。所以塞内克说:“始终如一,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些始终如一者,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做根基,否则,建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就像无根的浮萍,不能坚守自己的方向。

        ⑤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只有保持着始终如一的言行,他才能赢得世人和这个世界的尊敬。”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出尔反尔、变化多端的人照样活得风风光光、有滋有味。但是,要知道,那毕竟是暂时的,因为时间如水,终究会洗去他们这些渣滓。

    (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3. (3) 下面两则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②段的道理论据?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②当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罗斯福

    4. (4)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四、名著导读
  • 10. (2019九上·揭西月考)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宋江听罢,又寻出城来,直要问到那里,独自一个闷闷不已,信步再出城外来,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

        宋江看罢浔阳楼,喝彩不已,凭阑生下。酒保上楼来,喝了个喏,下了帘子,请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

    1. (1) 请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说宋江因为什么“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
    2. (2) 你认为宋江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水浒传》中的情节具体分析。
    3. (3) 请结合本文段谈谈《水浒传》的语言特点。
五、写作题
  • 11. (2019九上·浙江期中) 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把直路走弯/

    我说/把弯路走直/就是捷径了/

    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延长了

    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