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

更新时间:2019-12-24 浏览次数:2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 划火柴点火 C .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 2. 如图所示,在每个水果上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把这几个水果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二极管便发出了光,其中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   )

    A . 电源 B . 导线 C . 用电器 D . 开关
  • 3. 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220V B . 一盏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4A C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3V D . 学校实验室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 4. (2019九上·通州期中) 关于公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 B . 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测量 C .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一定为零
  • 5. 如图所示,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变大 D .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 6. (2019九上·通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 7. 标有“6V 3.6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种规格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每一只灯泡的实际电阻和实际功率分别为(   )

    A . 10Ω  0.9W B . 6Ω  0.9W C . 10Ω  1.8W D . 6Ω  1.5W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小何找到了一个容积为3L的水壶,装满一壶初温为20℃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J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由燃烧木柴来提供,忽略热量损失,需要燃烧kg的木柴,若实际燃烧0.2kg的木柴,则加热效率为【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9. 如图所示为小伟妈妈新买的一辆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由电池供电为车提供动力,将能转化为能,充电过程中电池相当于一个(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 10.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如下图乙所示,灯泡L2两端的电压V,灯泡L1两端的电压V,电源电压V。

  • 11. 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RR(选填“大于”或者“小于”)若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干路电流为A;若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同一电源上,则电路中电流为A。

  • 12. 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飞出去。右边两图为汽油机的其中两个冲程,有一个冲程跟上述现象一致,它是(左/右)图。这个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增加/减少),燃气内能的改变是通过的方式。

  • 13. 我们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V,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开关与该灯的连接方式是联。
  • 14.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甲所示的装置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填“电阻”或“电流”)的关系;若通过R1的电流为0.5A,则1min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为J;装置乙中电阻R3、R4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三、作图题((1)题2分,(2)题2分,(3)题3分,共7分)
  • 15.

    1. (1) 请由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 (2) 在图中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使两灯正常工作。


    3. (3) 如图用铅笔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当只闭合开关S时,灯泡L2发光,当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1、L2均发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L2均不发光。


四、实验题(16题6分,17题7分,18题7分,共20分)
  • 16. 请读出下列仪器的示数(数值和单位)。

    电流表的读数

    电阻箱的读数

    电能表示数




  • 17. 小明选用两节新电池,两个小灯泡,一个电压表。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 (1) 电压表在接入电路前通常要进行;在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 (2)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用公式表示)

      试验次数

      UAB/V

      UBC/V

      UAC/V

      1

      0.8

      2.2

      3.0

      2

      1.0

      2.0

      3.0

      3

      1.2

      1.8

      3.0

    3. (3) 小明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4. (4) 小明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电压表的B端不动,A端松开,接到C接线柱上,测量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5. (5) 小明发现同桌小雨按照甲图连接的实物图丙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此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V。
  • 18.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所用滑动变阻器R(20Ω1A)。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 (1) 小华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当他刚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好,小灯泡就立刻发光了。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在连接电路前
    2. (2) 小华按规范要求重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很小,灯泡不发光,原因是
    3. (3) 小红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若她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 (4) 小红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 (5) 利用所测数据计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在多次测量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在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7分,共13分,只有计算结果而无公式及主要运算过程的不给分,最后要作答)
  • 1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为两个定值电阻,其中电阻R1=10Ω,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示数为0.5A,电流表A1示数为0.3A.求:

    1. (1) 电源两端的电压;
    2. (2) 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 (3) 电阻R2的阻值。
  • 20. 如图甲是某学校使用的电开水器铭牌,图乙是其电路原理图(R1、R2都是加热电阻),开关S连接a、b处实现加热和保温功能。水箱装满20℃的水后连续正常加热21min,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50℃.已知ρ=1.0×103kg/m3 , c=4.2×103J/(kg•℃)。求:

    1. (1) 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 (2) 此过程电开水器的热效率;(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3. (3) R1和R2的阻值。
六、综合能力题(21题6分,22题5分,23题7分,共18分)
  • 21. 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热机,因此全面了解和认清热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请你完成下面围绕“热机”展开的一些问题:
    1. (1) 如图所示的流程图是用来说明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请将其补充完整。①;②

    2. (2) 我们发现热机工作时,一般要在汽缸的外面安装一个水箱用来降低汽缸的温度,是利用水的特性,这是采用的方式来减小汽缸的内能的。
    3. (3) 有一种单缸汽油机在原有四冲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冲程,成为六冲程汽油机,也就是在原有四冲程汽油机完成排气冲程后向气缸内喷水,水在气缸内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六个冲程,做功次,这种汽油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2. 有关静电现象的小实验:
    1. (1)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电荷。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1)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电。
    2. (2) 如图(2)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 (3) 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用一根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图(3)所示,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的性质。

  • 23. (2019九上·中山期中) 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为R=ρ•L/S,其中R、L、S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而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小红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有关;

    猜想2:电阻率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3:电阻率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于是小红找来不同规格的导线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

    电阻R/Ω

    电阻率ρ

    1

    1.0

    0.1

    0.17

    0.017

    2

    2.0

    0.1

    0.34

    0.017

    3

    1.0

    0.05

    0.34

    0.017

    4

    1.0

    0.1

    1.0

    0.1

    5

    镍铬合金

    1.0

    0.1

    11.0

    1.1

    1. (1) 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是电阻率的单位     
      A . Ω•m B . Ω/m C . Ω/m2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可初步确定猜想1是(“正确”或“错误”)的。
    3.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2是错误的。
    4. (4)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5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5. (5) 根据表中的数据,如果要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材料作为电阻线圈,这是因为相同规格的这种材料做成的电阻较(选填“大”或“小”),可以调节的阻值范围较大。
    6. (6) 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一段长10m,横截面积2mm2的铁导线的电阻是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