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蒙城县2018-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31 浏览次数:19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②舂谷持作饭,。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③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2.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李白《行路难》中“”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负的乐观心态。

      ②文天祥《过零丁洋》表达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能充分体现诗人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过()    wǔ()住    干hé(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
    4. (4) 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名著阅读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西游记》中的情节,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借芭蕉扇    ②三打白骨精    ③大战红孩儿    ④大闹蟠桃会    ⑤被压五行山

      A . ④②③①⑤ B . ⑤②①③④ C . ④⑤②①③ D . ④⑤②③①
    2. (2) 简·爱因为(原因)决定离开罗切斯特,最终,促使她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原因是
四、综合性学习
  • 4. 近日,某班拟开展以“流行音乐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我宣传)有同学根据下面材料结合活动主题,运用对偶的修辞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上句是“流行音乐百花齐放”,请你写出下句:
    2. (2) 中国目前的流行音乐,可以说到了一个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的时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依然是目前流行音乐发展的主要潮流。《阿姐鼓》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信号,这张专辑取材于西藏风土民情,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奖项;其后,还有以流行音乐演唱民族史诗的《格萨尔》、抗盖乐队的作品等,也都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演讲)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活动主题所作的一段演讲词,请按要求帮他修改。

          (A)“中国风”,即内涵用中国文化做底蕴的文化,它采取中国文化意象描摹世俗人情历史变迁,旋律有浓郁的中国色彩,(B)深具中国古典文化背景的歌词,并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完美结合,把含蓄空灵、写实写意、古典与现代融合在一起。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风,(C)把外国旋律和歌词所创造的中国色彩相融合;李健歌曲中的人文情怀、书卷味浓郁的典雅歌词,深受听众喜爱;还有徐千雅的《彩云之南》等,都是打民族牌取胜的例子。

      ①(A)句成分残缺,应在“文化”后面加上“”。

      ②(B)句和其前一句的句式不够协调,应改为

      ③(C)句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3. (3) (我跟帖)

          2018年2月16日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了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

      结合你对《苔》这首诗的理解,请以网络跟帖的形式,发表你的评论或感受:

五、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盛玉雷

        ①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贊”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②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③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④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⑤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⑥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3日05版,有删减)

    1. (1) 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4. (4) 阅读第④段,下列观点与文段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 语言贫乏现象,只是表现为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B . 网络语言等有了新的迅猛增加,反而使语言显得贫乏了。 C . 网络语言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D . 网络用语,也是表情达意的方式,也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5. (5) 结合本文的主要观点,请你“善用语言”,对下面材料中“没文化的”说些什么?

          湖边有一群鸟,有文化的人看到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没文化的却只会说:“哇!好美!哇!还有鸟!”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父母在

    金小林

        ①母亲绑着一片湛青色过膝拦腰布,在老屋的锅灶头前烧猪食。隔溪对岸,父亲在路边的水泥空地上打豆子。窄窄的河床下,溪水如练,淙淙有声。一只肚白背灰的鹅,正高高举着脖子,探头探脑地率几只鸭在浅滩上摇臀摆尾。

    ②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裹挟着阵阵稻香。阳光正好,是个适宜秋收的日子。

        ③打豆子的父亲坐在一张糙而旧的条凳上,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父亲总是先敲打十几下,然后找出“顽固”的豆荚,挤出几粒“漏网之鱼”。整个下午,父亲都在重复这些动作。

        ④我甫一靠近,父亲立马偏转头来:“走开点,邋遢得很!”在我家乡,“邋遢”是脏的意思。我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显然与一切农活格格不入。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⑤正堂边堆着一大垛鲜绿的解放草(野茼蒿),这是母亲从田野里新拔回的猪草。近旁地上,搁着一把柴刀、一个千沟万壑草汁斑斑的树头儿。母亲还没来得及切草。我拉了张小搂凳坐下,拿起柴刀在树头儿上咚咚咚地切起来。母亲闻声,立马过来阻拦:“别切别切,你切不来!”母亲急拽我肩膀,试图收走我手中的柴刀。母亲拗不过我,赶忙找来两双麻布手套:“你真要切,把手套戴上,小心点。”另一双手套,母亲让我给对岸的父亲送去:“豆树剌手,你爸不听我的,你拿去让他戴上。”

        ⑥父亲终究也没听我的:“要戴老早戴了,手套戴着,豆荚不好捏。”为不漏下豆荚里的每一粒豆子,他宁愿刺手。父亲也让我给母亲传话:猪栏内的猪尿等他去铲,脏。家里养着两头猪,早晚两顿进食前清理猪尿,这是两位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⑦我戴上手套,继续咚咚咚地切猪草。母亲在锅灶头前料理猪食,时不时转过头交代一句:“小心点!”细细碎碎切完一大堆解放草后,腰腿酸麻。抬眼时,却见母亲正提着两桶热气蒸腾的猪食,踩着碎步,颤颤颠颠地走在通往猪栏的墙弄里。两桶猪食随着脚步的一前一后剧烈地晃动着,汤汁溅溢一路。母亲年轻时,两手可凌空各提一桶三四十斤的猪食健步如飞,桶内却波澜不惊。如今,她的臂力大不如前。

        ⑧猪在栏里咂吧咂吧地大口吞咽着,母亲时不时弯腰往槽里加点糠调味。我静静地伫立一旁,望着她那满头银丝,忍不住劝她:“你和爸以后活都少干点,明年猪别养了,身体要紧。”在城里工作成家后,由于种种羁绊,我每年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让人担心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

        ⑨“我们都老了,不要紧,不要为我们担心。你还年轻,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胃不好酒要少喝点……有什么病痛但愿都给我们老人,只要你们孩子们健健康康,我们就放心了。”母亲淡淡地说。

        ⑩猪已经吃饱,打着饱嗝走开了。母亲关上猪栏门,提起两个空猪食桶,喊我跟着她一起回家。走在母亲的背后,我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又做回了儿时母亲的“小尾巴”。

        ⑪对岸,父亲已经打好了豆,正从擂桶往篾箩里装豆子。那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豆子,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宁静而祥和。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⑫望着家乡这一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我久久地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情境里,时光若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世界上有一种幸福,就叫“父母在”。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4月05日07版)

    1. (1) 阅读全文,概括文章描述了关于父母的哪些场景。
    2. (2) 品味语言,完成下列问题。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3. (3) 第⑪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综合全文,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征有何异同?
    5. (5) 文章的标题“父母在”有何含义?
六、对比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

        (乙)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 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 皆物之情也。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大宗师》

    (注释)①命:天地自然之理,与下文“天”意相同。②有:同“犹”,如同;常:运行不止。③与:同“预”,干预。④呴:吐口水。⑤濡:沾湿。⑥化其道:与大道化而为一。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于南冥    徙: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者也

      ③鱼相与处于陆    相与

      ④与其尧而桀也    誉: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 (3) 根据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填空:“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介绍了鲲鹏的特点。根据“”(填原文句子)可知鲲鹏变化的神奇。根据“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鲲鹏奋飞时的特点。
    4. (4) (乙)文体现了庄子怎样的人生态度?试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七、作文
  • 8. 根据要求作文

        有生活就有快乐。战胜挫折是一种快乐,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得到关爱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奋斗也是一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也是一种快乐”为题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请你自选词语,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③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⑤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⑥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