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28 浏览次数:73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为200g B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25℃ C .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D . 教室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5A
  • 2.

    如图所示,把筷子一端捆上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当上下推动“活塞”时,人们听到声音变化最明显的是哨声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声度
  • 3. 如图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A . 春天冰雪融化 B . 夏天洒水降温 C . 秋天晾晒玉米 D . 冬天雾凇的形成
  • 4. 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 . 水中的倒影 B . 弯折的吸管 C . 小孩的影子 D . 汽车的反光镜
  • 5. 某家庭电路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两根进户线分别为火线和地线 B . 零线在入户之前已经和大地相连 C . 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20A D . 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时空气开关会起到保护作用
  • 6. 小明发现,在家里装修时,电工师傅在不同位置所使用的电线粗细是不同的,小明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若其它条件相同,越粗的电线电阻越小 B . 家庭电路中主干线应该使用较粗的电线 C . 电线的接头处电阻最小,最不易烧断 D . 若电流相同,越细的电线越容易烧断
  • 7.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电和磁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两项重要的科学探究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两项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学体棒ab只要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 B . 乙图中若只将磁体的两极对调,导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 C . 甲图实验探究的是电能生磁 D . 甲乙两图实验说明电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8. (2016九上·兴业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 .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 . 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 9. 小梁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平面镜中所成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 . 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 . 折射成像的有③④⑤ 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 10.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 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 .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 D .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
  • 11. 有两个定值电限R1和R2 , R2的阻值已知,现在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按图中四种接法进行测量,能求出电阻R1阻值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如图所示,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50Ω,图象为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连入阻值与电流表A1示数的关系图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该电路电源电压为9V B . 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 C . 电路的最大功率为27W D . 变阻器R1功率变化范围为1.62 W~5.4W
二、<b >填空题</b>
  • 13. 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而产生的,通过传到游戏的人耳中.

  • 14. 如图所示为英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操“空气炮”的情景.这是由美国14岁学生哈迪发明的棉花糖发射炮,其操作方法是:用打气筒往储气罐打气,当储气罐内气体的气压达到一定值后,触动发射开关就会把棉花糖发射出去.往储气罐打气的过程是利用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的,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和汽油机的冲程相同.棉花糖被发射出去后,储气罐内气体的内能将(镇“增大”或“减小”).

  • 15. 如图所示为最近退役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该核潜艇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是通过核(填“裂变”或“聚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内能,为潜艇提供了动力;核潜艇使用的核能属于(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如果轮船上的人刚好看到潜水艇在其船下通过,那么人所看到的潜水艇是在实际潜水艇的(填“上方”或“下方”).

  • 16.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在充电时,手机电池把电能转化为能存储起来,在手机内部的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是由材料制成的.手机中的扬声器的原理与(填“发电机”或“电动机”)原理相同.
  • 17. 如图所示是黄果树瀑布倾泻而下的壮观场面,在瀑布下方激起的水雾上映出两道绚丽的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现象;如果以瀑布布倾泻而下的水为参照物,山上的树是的;如果你乘车远离瀑布时,你听到瀑布的轰鸣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 18. 如图所示是为打完蜡的汽车抛光的过程.抛光后的车身,能清晰的映出周围的景物,我们所看到车身映出的景物是由于光的所形成的虚像;打完蜡的汽车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是一种现象;抛光机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的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中受力转动.

  • 19. 如图所示是抚顺神舟北湖今年1月冬捕的场景,被捕上来的鱼过一会儿表面上就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这些冰的形成属于现象;在冰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这些雾气的形成属于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都要热量.

  • 20. 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经检查电源完好,为了进一步的检查电路故障,在小灯泡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若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为小灯泡;若电压表无示数,则有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或者是电阻R.(以上三空均填“断路”或“短路”)

  • 2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2的示数,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b >作图题</b>
  • 22. 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和水面的折射恰好射到A点,请你在图中画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23. 一间教室要安装2盏“220V  40W”的电灯和插座,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且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其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 24. 请你根据图中通电螺旋管的N极,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电源的正、负板;并画出一条正确的磁感线.

四、<b >简答题</b>
  • 25. 小丽把塑料匙在毛衣上来回摩擦,然后放在缓慢下流的细水流旁边,会发现水流向塑料匙偏转.根据这一场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塑料匙在毛衣上来回摩擦时的能量转化情况;
    2. (2) 塑料匙为什么能够吸引细水流?
    3. (3) 若塑料匙带负电荷,那么塑料匙和毛衣谁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
五、<b >计算题</b>
  • 2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名为“无油空气炸锅”,其原理是利用热空气流加热食物,工作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电风扇的功率为44W,R为加热电阻,S1为定时开关,S2为温控开关.工作时,定时开关闭合,当电烤箱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温控开关自动断开,当电烤箱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温控开关自动闭合.图丙是该空气炸锅在一次焙烤薯条过程中加热电阻R工作的“P﹣t”图象.求:

    1. (1) 加热电阻R的阻值;
    2. (2) 加热电限R工作时,干路的电流;
    3. (3) 使用该空气炸锅在这14min焙烤薯条的过程中,共消耗的电能.
  • 27. 随着雾霾现象的日益严重,我国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如图所示是我国新研发的一辆以氢燃料为动力的概念车,若轮子的着地总面积为0.4m2 , 车自身质量1200kg,车内最多可载四人,最大车速为180k./h,加注一次燃料最多可行驶1000km.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8倍(每人的质量为50kg,g=10N/kg,q=1.4x108J/kg)求:

    1. (1) 载四人后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 (2) 载四人以最大车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3. (3) 若该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效率是50%,最多一次可加注氢气的质量为多少kg?
六、<b >实验、探究题</b>
  • 28. 小玲利用如图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她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斜面B点和终点C点的时间和距离,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这时她应该(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2. (2) 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了实验,她用停表测得小车通过s1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4.5s,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s1的长度为90.0cm,那么小玲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该是,她所测量的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 (3) 为了测量小车从A滑到C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填“大”或“小”).
  • 29. 在探究“冰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 (1) 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 (2)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冰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3. (3) 实验中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其目的是
    4. (4) 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不断热;当冰融化后如果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 30.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室,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

    1. (1) 小明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应该向调整凸透镜的高度.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 (2) 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小明需要将蜡烛从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动 cm以上,调整光屏的位置,才可能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呈现出清晰的像以后,小明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近视眼镜,这时他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 (3) 烛焰成虚像时,小明的眼睛应该在(填“烛焰”或“光屏”)一侧进行观察;
    4. (4) 小明是一个近视眼,他拿起一个透镜放在眼前,如图乙所示.这时该透镜(填“能”或:不能)对他的近视眼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 31. 小军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果汁的密度.
    1. (1) 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果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量筒测出果汁的体积;②将果汁倒入烧杯中测量出总质量;

      ③测量出空烧怀的质量;④测量烧杯和剩余果汁的质量;⑤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果汁的密度;

      你认为小军设计的实验步骤中(填序号)是没有必要测量的.除去该步骤,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2. (2) 如图甲所示是小军认为已经调好的天平,你认为他在调节天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改正错误后,他应该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3. (3) 小军经过测量所得到的质量和体积的信息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得出:量筒中果汁的体积为 cm3;量筒中果汁的质量为 g;果汁的密度为 kg/cm3
    4. (4) 实验后,小军发现所使用的50g的砝码生锈了,那么他所测量的果汁密度将比实际果汁的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 32. 小东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 (1) 图甲是小东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 (2) 电路改正后,小东先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小东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时,他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恢复到U,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比.
    3. (3) 若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固定不变.小东选择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的四个定值电阻,若RP最大阻值为30Ω,电源电压6V不变,为了保证实验成功,他需要控制电压表的示数在 V到 V之间.
    4. (4) 上述实验结束后,小东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只用电流表来测量额定电流为I=0.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0=50Ω,电源电压未知,其测量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2 , 断开开关S1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阻值为最大,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0.12A,则电源电压为 V;

      (填两开关闭合情况),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效为0.2A,灯泡正常发光;

      (填两开关闭合情况),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记下电流表的示效为I2=0.15A;

      ④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W.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