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28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两物体之间有弹力,两物体就一定接触 B . 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加的就越快 C . 弹簧上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 . 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 2.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 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 7 m   3m B . 5 m  2 m C . 5 m  3 m D . 7 m  7 m
  • 3. 如图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a—t图象 B . 乙是x—t图象 C . 丙是a—t图象 D . 丁是v—t图象
  • 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1:2:3:4 B .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 =1:2:3:4 C . 在斜面上Od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D . 在斜面上Od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 5.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对图象解读正确的是( )

    A . 4s末,甲、乙两车相遇 B . 在0~8s内,甲车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 . 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大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 D . 在4~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30m/s
  • 6.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刹车时认为车是匀变速运动),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内与5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 4:5 B . 5:4 C . 4:3 D . 3:4
  • 7. (2018高一上·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 , 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斜面体P放在水平面上,物体Q放在斜面上.Q受一水平作用力F,Q和P都静止.这时P对Q的静摩擦力和水平面对P的静摩擦力分别为f1、f2 . 现使力F变大,系统仍静止,则(   )

    A . f1、f2都变大 B . f1变大,f2不一定变大 C . f2变大,f1不一定变大 D . f1、f2都不一定变大
  • 9. 如图中a、b、c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按图中方式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 . 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 . 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D . 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二、多选题
  • 10. 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F向右拉动B,使它以速度v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A给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 . 木块A给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 . 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D . 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
  • 11. 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块A沿着粗糙墙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B . 光滑的小球B受到的外力作用有三个 C . 静止的物块C受到的外力作用有四个 D . 静止的物块D给斜面的作用力有两个
  • 12. (2017高一上·中卫期末)

    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 ,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 . N1始终减小 B . N1先增大后减小 C . N2始终减小 D . N2先减小后增大
三、实验题
  • 13. 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1.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应先让小车运动,然后立即接通电源 B . 小车应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释放 C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 D . 作v-t图象时,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舍去
    2. (2) 某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规律顺次编上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请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为.
  • 14. 图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装置,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

    1. (1) 如图所示为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cm,s2=4.30cm,则打计数点1时的速度表达式 (用s1、s2、T表示),小车加速度大小a=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 (2) 若算出了几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建立坐标系,画出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 , 0~0.3s内小车通过的位移大小s=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5.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当拉力F1=8N时,物块静止;当拉力F2=12N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 (1) 物块在F1=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 (2) 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16.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前面的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车,当电车行驶100m后被追上,此时汽车的速度恰好是电车速度的4倍,求汽车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多远?
  • 17. 一骑手在送餐途中需经过一段长为L=218m的水平直轨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轨道。为尽快送餐,骑手需在最短时间通过直轨道。为了避免发生危险,直轨道上限速v1=144km/h,弯轨道上车速不得超过v2=72km/h,骑手电动车的启动加速度为a1=4m/s2制动加速度为a2=8m/s2 , 求骑手在直轨道上所用的最短时间。某同学解法如下:v1=144km/h=40m/s,v2=72km/h=20m/s,为尽快通过直轨道,骑手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m/s.

    加速时间为  

    减速时间为

    故所用最短时间为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合不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