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

更新时间:2020-10-10 浏览次数:190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近年来,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热捧。这主要是因为(    )
    A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富有魅力 B . 文化习俗能表现文化的多样性 C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 . 只有电视节目才能传播中华文化
  • 2. 我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将继续开展全国范围的“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到2020年,所有省份、计划单列市、地级市都有品牌活动,80%以上的县区有品牌活动。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    )
    A . 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自信 B . 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国民素质 C . 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D . 可以杜绝一切不健康文化的滋生和蔓延
  • 3. (2018·盐城) 在一场公益音乐会网络直播中,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用中胡、琵琶和钢琴、打击乐上演了一场中国民乐和西洋乐的完美“对话”,吸引了超过60万人次的在线观看。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要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

    ③文化的发展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④要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18·遵义) 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下列选项体现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是(    )
    A . “礼之用,和为贵” B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 .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D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 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料说明( )
    A . 非洲战乱使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 B . 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C . 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保障 D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
  • 6. 2018年4月世界风云变幻:“美国伙同英法两国发起对叙利亚的百余支导弹军事打击,造成过百人伤亡”“韩朝首脑在‘和平之家’进行了会晤,给半岛和平带来曙光”。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局部战争依然发生 B . 韩朝会晤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C . 和平和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 . 叙利亚因战争遭受巨大创伤
  • 7. (2018·滨州) 针对当前全球重大挑战,习近平主席倡导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路径。这(    )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②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③反映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

    ④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2018·玉林)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倡议和思想,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    )
    A .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B . 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 C . 中国同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D . 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 9.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 )

    ①已经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

    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③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近平主席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反映了(    )
    A . 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 . 我国的国家影响力日益增强 C . 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D . 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11. 十八大以来,百姓获得了满满幸福感;口袋丰了,脑袋也丰了;出行便捷了;办事便利了;空气清新了;河水清澈了。下列与材料不相符的观点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 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C . 中国经济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D .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体现
  • 12. 中学生小峰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得特别奖,但最后奖项却被评委李某做手脚给了张某。小峰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小峰的做法属于行政诉讼 B . 维护合法权益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C .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D . 权利受到侵害,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起诉
  • 13.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不断增多。但是总有一些人的现实需要不能适时得到满足,有些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于是,人们就会通过一定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希望能解决矛盾和问题。下列属于合理表述诉求的是(    )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网络发帖,为自己营造有利舆论氛围

    ③静坐游行、拉横幅

    ④向仲裁机构要求仲裁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14. 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如图所示是公民与人民的关系。下列概念可以用右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

    A . 建议权与监督权 B .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 C . 诉讼与行政诉讼 D . 人身自由权与人格尊严权
  • 15. 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该采取的方法是(    )
    A . 向人民法院起诉 B . 协商或仲裁 C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 . 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
  • 16. 货运司机李某回家途中遭遇车祸,经交警部门认定,肇事司机高某负全部责任,死者李某无责任。在李某的妻子张某作出巨大让步的情况下,无奈因高某家的经济状况较差,双方仍然因具体赔偿数额争议较大而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对此,张某应(    )
    A . 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B . 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C .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 .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17. 下列不属于诉讼常见类型的是(    )
    A . 经济诉讼 B . 民事诉讼 C . 行政诉讼 D . 刑事诉讼
  • 18. 如图漫画《弃访转法》体现了的维权途径是(    )

    A . 法律援助 B . 调解 C . 仲裁 D . 诉讼
  • 19. 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好多企业不惜重金招揽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如图)。从中你能感悟到(    )

    A . 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就是人才 B . 各种职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等级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 成才的关键在于找到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
  • 20.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有148.6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较16年同比增加6.58%。虽然国考最热职位“万里挑一”,然而仍有超200个岗位无人问津。这种“冷热不均”现象启示劳动者在择业过程中( )
    A . 把职业的社会地位放在首位,树立自主择业观 B . 要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树立平等竞争就业观 C . 要结合社会需要与自身条件,树立职业平等观 D . 把个人的职业志向放在第一位,转变择业观念
  • 21. (2018·绥化模拟)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2016年增加30万人。2017年的就业形势比2016年更严峻。面对就业竞争压力,社会上还有月入过万的快递哥,月入超白领的泥瓦匠,万元难求的月嫂……这启示我们(    )

    ①职业虽不同,努力有回报

    ②只要肯奋斗,必定发大财

    ③劳动有分工,职业无贵贱

    ④顺应新时代,更新择业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2. 近年来“国考”竞争持续升温,2018年有113.4万人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4011,竞争最激烈岗位竟然达到“千里挑一”,对于上述现象,你最想说的是( )
    A . 选择职业要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专长 B . 增强竞争观念就能顺利实现就业理想 C . 公务员岗位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D . 国家无法保障劳动者自主就业的权利
  • 23.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年,不少大学生纷纷放弃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响应国家号召,利用所学知识,积极投身中西部发展中,开启人生新篇章。这启示我们(    )

    ①从实际出发,慎重地进行选择

    ②在中西部地区锻炼自己,理想就能实现

    ③要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人生

    ④都要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4. (2018·广安)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每一个面临初中毕业的学生,都有着对未来的选择。无论升学或就业(    )

    ①都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②都只考虑个人兴趣

    ③都要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④都要认真对待,慎重地进行选择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 人民幸福 B . 军事强大 C . 民族振兴 D . 国家富强
  • 26. (2019·河东模拟) 少年有梦,今天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国梦是(   )
    A . 做亚洲强国,世界超级大国 B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 D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7. 下列对中国梦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B . 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人民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 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梦,国家的梦,与个人梦想无关
  • 28.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青年人(   )
    A . 要自觉地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B . 一个人要成材,最关键是要抓住机遇 C .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不断的努力 D . 只要艰苦奋斗,一切理想都能够实现
二、<b>非选择题</b>
  • 29. 近年来,随着中葡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中葡在人文领域不断深化的合作,不仅为两国民心相通架起一座座互通共融的桥梁,也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明年是中国与葡萄牙建交40周年。中葡将在对方国家举办文化节予以庆祝。
    1. (1) 文化有什么作用?
    2. (2) 促进中葡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同意继续发挥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两国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充分发挥落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作用,拓展经贸、两军、执法、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推动中美关系得到更大发展。次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又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俄方携手努力,坚定不移推动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更好促进各自国家安全和发展,更好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极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世界正处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共同开辟亚太发展繁荣的光明未来。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从中美、中俄两国元首会晤到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时代主题?
    2. (2)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外交活动对我国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起,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原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廖俊波工作二十几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但凡群众提出的要求,他都想方设法去满足。他把忙碌的工作当作乐趣,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

    材料二:2018年3月1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卢丽安、黄大发、谢海华夫妇、王珏、黄大年、刘锐、西藏玉麦人、杨科璋、廖俊波、卢永根荣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7《感动中国》将年度团体奖颁给塞罕坝建设者。《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代表性节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扬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1. (1) “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弘扬了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
    2. (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 (3) 为让“感动中国”这一“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各方应该怎么做?(请从国家、社会、节目组、公民等角度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三、<b >辨析题</b>
  • 32. 2016年4月22日,秦运换采挖兰草一丛三株,被当地公安局民警查获。当地人民检察院遂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秦运换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后秦运换提出申诉。2018年11月8日,经再审查明,现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未将蕙兰列入其中,即蕙兰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卢氏县人民法院对此案再审公开开庭审理,经评议后当庭宣判,原审被告人秦运换被宣告无罪。

    对此,有同学认为:法律正义,只需要实体正义就可以了。请你运用的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