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东营市油田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2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增加公众对化学的欣赏和了解.下列观点或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


    A . 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B . 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学科 C . 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D . 鼓励青少年学习化学,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
  • 2. 下列生活事例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汽车内胎爆炸,汽油挥发 B . 粮食酿酒,胆矾研碎 C . 蔗糖溶解,牛奶变质 D . 石蜡熔化,钢铁生锈
  • 3. 金属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 发出耀眼的白光 B . 放出大量的热 C . 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D . 固体质量增加了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B . 若变化前后的物质均为同一种状态则一定是物理变化 C . 气球爆炸是化学变化 D .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 5.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 6.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 .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 7. 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9九上·乐山月考) 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 试管 B . 烧瓶 C . 烧杯 D . 锥形瓶
  • 9. 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B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D . 小分子团水的化学式为H2O
  • 11. 下列有关实验室常规操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李同学使用滴瓶上的滴管后,洗涤后立即回位 B . 小红同学用过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C . 小明同学品尝了实验室中贴有“蔗糖”标签的药品,表示味道很甜 D . 小王同学用鼻子凑到瓶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 12.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D . 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 1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符合题意“取用”和“存放”化学药品,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也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下列关于化学药品的“取用”和“存放”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④
  • 14. 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操作与生活中的做法或习惯有相通之处,下表中的实验操作与生活习惯或做法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做法或习惯

    实验操作

    A

    倒开水时取下热水瓶的瓶塞倒放在桌上

    取用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

    B

    用嘴吹灭蜡烛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挤压塑料眼药水瓶让眼药水滴入眼中

    挤压取液后的滴管橡胶帽让药液滴入试管中

    D

    超市中商品分类摆放,标签向外

    实验室药品分类存放,标签向外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8.5g食盐(1g以下使用游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放颠倒了,此时该物质(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 . 9.5g B . 9g C . 8g D . 7.5g
  • 16. (2015九上·鞍山期中)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冰水 B . 果汁 C . 碘盐 D . 食醋
  • 17. (2015九上·剑阁期中)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 间隔增大 B . 质量增大 C . 体积增大 D . 个数增多
  • 18.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9. 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 过滤 B . 静置沉淀 C . 蒸馏 D . 吸附
  • 20. 下列化学实验与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
    A . 用10mL量筒量取9.0mL的酒精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10.15g食盐 C .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 D . 用75mL酒精和25mL水配制100mL消毒酒精
  • 21. 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取水 B . 过滤 C . 吸附 D . 消毒
  • 2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 . 水分子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会引起水的三态变化 C .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D . 河水经过吸附、沉淀和过滤处理后的水是混合物
  • 23. 小金在实验室完成了两个有关“水变化”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 . 实验二说明水中含有H2和O2 B . 电解水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O2 C . 两个实验变化前后分子种类都改变 D . 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 24. (2018八上·濮阳期中) 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 . 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 . 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 . 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 25. 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 . 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 由氧气变为臭氧 C . 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 . 由块状物变为粉末状
二、填空题
  • 26. 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用序号填写)

    1. (1) 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2. (2) 量取8mL的液体应使用
    3. (3) 溶解固体时应用进行搅拌;
    4. (4) 蒸发食盐水应使用的热源是.
  • 27. 按照要求填空:
    1. (1)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8mL水时,俯视读数,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8mL(填“>”、“<”或“=”);因此读数时,视线应
    2. (2) 某同学要称量15.6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则应_____(填字母)
      A . 添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 调节平衡螺母 D . 减少砝码
  • 28.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 (1)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任写一条);化学性质是;酒精的用途是
    2. (2)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3.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4. (4) 给固体加热的时候,应先对试管,再集中在盛固体部位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5. (5)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1~2s后取出,可观察到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因此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 29. 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 (1) 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它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实验室,可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 (3) 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

      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过滤,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

      a、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b、在步骤③中,会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时发现过滤缓慢,原因可能是(任写一条,下同);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请指出该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

三、实验题
  • 30.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问题:

    1. (1) 电解水时,将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电(填“直流”或“交流”)。
    2. (2) 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3. (3)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 (4) 结合示意图分析水的电解过程: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

    5. (5) 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放出热量,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科学探究题
  • 31.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1. (1)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2. (2)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手摸烧杯壁感觉;蜡烛火焰逐渐

    3. (3) 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4. (4) 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填“1”或“2”)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