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

更新时间:2019-12-12 浏览次数:2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九上·天台月考)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专制迷信为耻”。下列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的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2. (2019九上·天台月考) 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对经济方面规定:“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这场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 驱除鞑虏 D . 推翻清政府
  • 3. (2019九上·天台月考) 2014年8月16至28日,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南京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以下关于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所在地

    ②辛亥革命首先起义的城市

    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

    ④首先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4.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军阀割据混战 B . 国民党发动内战 C . 日本全面侵华 D . 国家的发展战略
  • 5. 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他认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才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对丘吉尔上述言论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这次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B . “不明智”指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C . “恶人”指德国法西斯 D . “这次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而告终
  • 6. 感天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④②①
  • 7. 历史研究应坚持用材料说话。阅读《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读出的信息有(   )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5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战场与世界其他战场相比,持续时间最长

    ③战争波及地域广、卷入国家多、持续时间长,在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8. (2018九上·浙江月考)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 . 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 .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 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 . 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 9. 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文中“现在”指(   )
    A .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10. 中共中央军委曾给某次战役指挥部发了电报:“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这一战役应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二、非选择题
  • 11. 读以下诗篇,回答问题:

    ①八一军旗迎风展,起义声浪震天地。

    ②突破五次大围剿,八万红军出江西。冲开四道封锁线,二六军团威名传。  毛主席率兵离湘西,突袭贵州黎平县。

    ③乌江强渡寇心惊,红旗招展遵义城。迎来领袖毛主席,振奋人民子弟兵。

    1. (1) 请写出句①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2. (2) 请写出句②中“八万红军出江西。”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说说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以及该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
    3. (3) 请结合史实对诗句③进行分析。
  • 12.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或革命,都是以思想的解放为前提的。中国也不例外,从戊戌变法开始,掀起了一个个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革命结束了一个王朝,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这次革命没有成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因为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材料二:下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某次运动的一幅漫画。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1. (1) 分别写出三则材料对应的事件。
    2. (2) 请写出材料二这次运动对旧道德批判最为猛烈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3. (3)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一部“国人渐已醒”的历史。分析上述材料,比较材料三提及的运动和材料一二中的运动在推动“国人渐醒”方面有何本质不同。
  •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懦弱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二战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美英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军队抢先占领柏林;面对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3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0.9

    40000

    1. (1) 材料一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后来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
    2. (2) 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滩登陆”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 (3) 材料二中“苏联对日宣战”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从材料二中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4) 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
  • 14. 中国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镜头中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战争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请将四个镜头的图片序号写在年代尺中的相应位置。
    2. (2) 中华民族形成“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3. (3) 综合上述材料,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