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山东省青岛二十六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20 浏览次数:5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航天员聂海胜在天宫一号进行了太空授课,下列测量不能完成的是(   )
    A . 用天平测出一个鸡蛋的质量 B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C .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 D . 用刻度尺测理物体的长度
  • 2.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 . 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C . 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 .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3. 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 . 光的反射 C . 平面镜成像  D . 沿斜面向下滑动的物体
  • 5. 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先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 . 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液面的凸面顶部或凹面底部相平 C . 使用水的温度时,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取出读数 D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要来回拉几下
  • 6. 在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约为819km,火车运行时间约为4h50min,火车运行平均速度约为(   )
    A . 170km/h B . 182km/h C . 204km/h D . 234km/h
  • 7. 叶子姐姐帮助妈妈做饭是发现很多现象包含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将锅放在炉火上,锅一会儿就热了,这是热传递现象 B . 刀把是圆形的,利用了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的物理知识 C . 将热汤里放一勺盐,汤很快就有咸味了,利用了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的原理 D . 使用完的刀具挂在吸盘挂钩上掉下来,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 8.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真空铃实验来研究真空不能传声,这是逐渐逼近法 B . 根据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这是逆向思考法 C . 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这是类比法 D . 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模型演示分子间作用力运用了模型法
  • 9. 下列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
    A .
    物距u像的性质
    大小倒正虚实
    u>2f缩小倒立实像
    2f>u>f放大倒立实像
    u<f放大正立虚像
    B .
    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使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为滚动变滚动为滑动
    缠绕使摩擦面分离
    C .
    物体受力情况运动状态
    不受力不改变
    受力受平衡力不改变
    受不平衡力改变
    D .
    不同点蒸发沸腾
    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只在一定温度(沸点)发生
    剧烈程度平和剧烈
二、<b >不定项选择题</b>
  • 10.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3×105km/s B . 物质的比热容等于一定质量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C .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D .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11. 对200g的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4min时,水开始沸腾 B . 此时水的沸点是100℃ C . CD段停止加热,水仍然保持沸腾状态 D . AB段水吸收的热量为1.26×104J
  • 12. 如图所示,一个上宽下窄的薄壁容器重为G1 , 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着高为h、体积为V的水(未满),设水的密度为ρ0 , 容器的底面积为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G0→G0=gm0→m00Vg B .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G1+G0=G10Vg C .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D . 容器封口倒置F=PS,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
  • 1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空气(15℃)

    煤油

    冰(0℃)

    密度/kg/m3

    1.29

    1.0×103

    0.8×103

    0.9×103

    0.5×103

    2.7×103

    7.9×103

    比热容/J/(kg•℃)

    1.4×103

    4.2×103

    2.1×103

    2.1×103

    1.8×103

    0.88×103

    0.46×103

    声速/m/s

    340

    1500

    1324

    3230

    500

    5000

    5200

    A . 敲击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听到3个敲打的声音,且第二声是从空气传来的 B . 用力提起体积相同的水比提起煤油要用更大的力 C .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都升高10℃,煤油需要加热更长的时间 D . 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分别制成外形相同、边长为4:2:1的长方体,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铁块和铝块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79:108
三、<b >专题一:声、光与热</b>
  • 14. 回顾实验和探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装置步骤

    如图所示,把纸板向前、后折,将看到反射光线.

    结论

    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方法

    本实验中,把直板向后折,发现直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从而说明“三线共面”,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问题讨论

    小雨要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设计表格如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1

    2

    3

     

    20

    30

    40

     

     

  • 15. 探究水的沸腾:

    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温度计

    数据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5

    98

    99

    99

    99

    99

    99

    结论

    水沸腾时继续热,温度保持不变.

    画出水沸腾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方法

    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

    问题讨论

    添加一块冷玻璃片,来验证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具体得做法是:,从而说明气体放热液化

  • 16. 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使铁丝的内能
  • 17. 在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 18. 质量为200g的某种液体,吸收了4.2×103J的热量,温度升高了5℃,则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四、<b >专题二:力与运动</b>
  • 19. 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器材

    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和

    过程表格

    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让小车从A跑到B,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和前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路段

    路程s/cm

    时间t/s

    AB

    100

    4

    AC

    50

    2.5

    结论方法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用刻度尺和停表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问题讨论

    若斜面的倾斜角度大,可能会使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导致计算速度的结果误差很大.

  • 20.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步骤方法

    小明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装置

    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结论

    比较图甲和图丙,可以得到结论:在

    问题讨论

    把木块换成小车,再增加一个斜面,可以研究阻力对的影响.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发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21. 锤头松了,将锤柄撞击地面时,锤柄由于,被迫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 22. 请在右图中画出物体靠惯性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受力的示意图.

  • 23. 小雨以5m/s速度去追赶已经出发了10min、速度为1m/s的小涛,需要min才能追上小涛.
五、<b >专题三:质量、密度和压强</b>
  • 24.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测量固体的密度:

    过程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③把石块用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2

    ④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石块的密度ρ;

    ⑤根据V1、V2算出石块的体积V.

    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

    数据表格

    m/g

    V1/mL

    V2/mL

    V/mL

    ρ/(kg/m3


    30

    50

    20




    问题讨论

    如果使用的砝码生锈了,那么测得的石块的密度将比石块的真实密度 .

  • 25. 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实验过程

    如图,显然筐中越深处的小球受到的挤压越厉害.若把水滴比作小球,由此小雨猜想:液体压强也可能和深度有关.

    然后他设计实验对自己的假说进行检验.小雨将压强计的探头逐渐向下移动,发现增大.

    经实验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程序方法

    上述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得出结论.小雨在猜想中把水滴比作小球,运用的是法.

    问题讨论

    小雨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实验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 26. 如图,A、B分别是活塞式抽水机的进水阀门和排气阀门.当活塞上提时,阀门打开,在外界的作用下,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抽水机中,随活塞向上运动.这样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

  • 27. 请画出图中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 28. 1m3的冰融化成水体积变为多大?(写出解题思路并求解)

    解题思路:

    水的体积:

  • 29. 综合问答﹣﹣旅游时的情景:

    小雨暑假去崂山游玩,跑步上山时,脚遇山石,人差点被绊倒.在半山腰遇到一水池,感觉池水较浅,下水一试方知较深.爬到山顶,满身是汗,山风一吹,浑身发凉.

    请你用“****(开头4个字)…****(结尾4个字)”将你选择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 30. 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小雨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与压强的关系”,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一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厚均不相同的带有挂钩的长方体木块

    实验

    步骤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

    记录

    表格

  • 31. 如图甲,A、B两块木块在两边墙壁的挤压下,保持静止,请你在图乙中画出木块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六、<b >专题五:综合计算</b>
  • 32. 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10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

    1. (1) 在容器中装相同体积的酒精,酒精的质量多大;
    2. (2) 装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多大;
    3. (3) 装酒精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 33. 如图甲,小雨站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不计绳重及滑轮间摩擦),已知小雨拉绳的力为8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10﹣2m2 , 对地面的压强为1.3×104P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1. (1) 物体A的重力为多大?
    2. (2) 小雨的重力为多大?
    3. (3) 如图乙所示,实心物块B沉在池底,已知B重440N、高0.5m,水对池底的压强为2×104Pa.小雨用此滑轮组将池底的物块B匀速缓慢地提升(不计水的阻力),直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为止.已知提升过程用时30s,人拉绳的功率是21W,则物块B的密度为多大?
  • 34. 归纳式探究﹣﹣研究金属杆承受拉力的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现在,我们要知道一根长度为2.5m、横截面积为0.8cm2的金属杆A,最大伸长0.4m时所能承受的拉力.但是直接对A进行测试有困难,因此我们就对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中,所用拉力F始终为1000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长度l/m

    横截面积S/cm2

    伸长△l/cm

    l

    0.05

    0.16

    l

    0.10

    0.08

    4

    0.20

    0.16

    1. (1) △l=k,其中k=(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2. (2) 金属杆A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N.
  • 35. 演绎式探究﹣﹣探索带电粒子的性质

    1. (1) 用线绳拴一个小球绕圆O匀速转动,小球要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拉力,此力叫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F与小球的质量m成正比,与转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与转动半径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向心力F的数学表达式为      
      A . F= B . F= C . F= D . F=mRv2
    2. (2) 如图丙,“×”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当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时,带电粒子会受到洛伦兹力F的作用,且大小为F=qv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该粒子的运动周期,用T表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它的质量之比叫做荷质比,不同带电粒子的荷质比不同.请推导证明带电粒子的荷质比为 =

  • 36. 问题解决﹣﹣测量小琉璃球的密度

    小雨有若干个相同的小琉璃球,他想知道小琉璃球的密度.他身边只有一个有杯盖的玻璃杯(粗细均匀)、一个盛着足够水的水桶和一把刻度尺.

    1. (1) 说明测量步骤.(配图说明,图画在方框内);
    2. (2) 请你帮他推导出测量小琉璃球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