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

更新时间:2019-11-14 浏览次数:2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 1. (2019·天水)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商务印书馆 C . 《民报》报社 D . 《申报》报社
  • 2. (2019八下·阳东期末) 报刊是利用纸张传播文字资料的一种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 . 《大公报》 B . 《申报》 C . 《解放日报》 D . 《新闻报》
  • 3. (2019·青岛模拟) 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 . 陈独秀等以《新育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 . 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 4. (2019八下·桐城开学考) 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是由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该机构是(  )
    A . 黄山书社 B . 商务印书馆 C . 新华印刷厂 D . 安徽出版社
  • 5. (2019八上·福田期末) 2018年是北京大学创立120周年,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建立于(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 戊戌变法期间 D . 五四运动时期
  • 6. (2018八上·市北区期末) “诏令改变了隋唐以来的千年大法,奠定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基础,对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这段材料盛赞的是( )
    A .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B .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 . 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 D . 新式学堂的创办
  • 7. (2018八上·昌平期末)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知道“史实”与“观点”的联系和区别。下列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①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
    ②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停办。
    ③1902年复校,增设预备科和速成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 . 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 . 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 . 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 9. (2019八上·梅江月考) 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 . 《歌女红牡丹》 B . 《一江春水向东流》 C . 《定军山》 D . 《渔光曲》
  • 10. (2019·盐城)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表中,其作者是(    )
    A . 田汉 B . 冼星海 C . 聂耳 D . 徐悲鸿
  • 11. (2019·东营)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
    A . 鲁迅——《狂人日记》 B . 茅盾——《子夜》 C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 . 齐白石——《愚公移山》
  • 12. (2019八上·兰州期末) 一个外国记者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
    A . 《义勇军进行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白毛女》 D . 《毕业歌》
  • 13. (2019八上·昭通期末)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魏源──《海国图志》 B . 詹天佑──京张铁路 C . 鲁迅──《狂人日记》 D . 聂耳──《黄河大合唱》
  • 14. (2017八上·灌云月考) 下列对画家徐悲鸿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绘画艺术上学贯中西,有独到成就 B . 他笔下的马深沉浑厚、傲骨嶙峋 C . 他以寓言故事为题材的《奔马图》,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打败日寇的信念 D . 他将举办画展的全部收入捐给祖国,资助抗战
  • 15. (2015八上·广州期末) 东北沦亡后,当地的平民,警察和东北军部分官兵组成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队等抗日武装对敌苦战十四年,聂耳曾谱写一曲,由田汉作词,歌颂这些爱国的英雄儿女,此曲随电影《风云儿女》响彻大江南北,其歌名是(  )

    A .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家在东北》 D . 《屯儿》 
  • 16. (2016八上·房山期中) 《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民族战歌。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④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三、材料探究
  • 17. 阅读下列材料:

    郭沫若在阐述他写《屈原》的意图时说:“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请回答:

    1. (1) 郭沫若创作《屈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 (2) 郭沫若所说的“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的事件是什么?
    3. (3) 在当时,历史剧《屈原》创作有何现实意义?
  • 18. 阅读下列材料: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前进!前进!前进!进!”

    回答:

    1. (1)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名称叫什么?
    2. (2) 举例说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3. (3)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请举出音乐界发出“吼声”的两位音乐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