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逸夫中学等七校2019-2020学年九...

更新时间:2019-11-13 浏览次数:185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基础知识综合</b>
  • 1. 结合语境辨字形。

    【任务一】辨别及填写汉字。

        我仰望危楼,俯察巷陌,深感词人________魂不去,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1. (1) 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2.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iǎn

    3. (3) 【任务二】请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招骋

          如果您热爱服装且钟情于销售,那么欢迎您加入我们。导购月薪3500元以上/店长月薪6500元以上。以上职务虚位已待。

      改为改为

二、<b>情景默写</b>
  • 2. 根据文意默诗文。

        古诗文中多有画意。“浮光跃金,”传递了月夜洞庭湖醉人的画意;欧阳修则用“”描摹了琅琊山天高云淡、一派静好的秋冬之景;而温庭筠的“”则以精炼之语,白描之法描画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之景;刘长卿用了“秋草独寻人去后,”来描绘斜阳衰草、寒林空寂的画面以寄托无尽的惆怅感伤;是啊,画意中又隐藏多少情意呢:韩愈用“”的云遮雾锁、大雪漫天之景来诉说英雄失路、前途莫测的悲怆;而刘禹锡则以“”的诗句勾勒了千帆竞发、万象更新的明亮健朗画卷,传达了失意者虽历尽辛苦却仍豁达昂扬的心声。

三、<b>文言文阅读</b>
  • 3. 回忆所学释词意。

    ①春和

    ②不物喜

    ③太守之其乐也

    ④湖中得更有此人

  •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 (1) 【品痴行】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2) 【赏痴景】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楚言:……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陈晴:你有一句话背错了,应该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请重背。

      楚言:我觉得意思和原文一样啊,而且更简洁呢!

      陈晴:但两句话描绘景物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加了三个“与”之后,,所以“与”不能漏掉。

    3. (3) 【悟痴心】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完成阅读任务。

      【链接材料一】

          西湖七月半 , 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 , 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节选张岱《西湖七月半》)

      【链接材料二】

          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蒙,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节选张岱《西湖梦寻》)

      【注】①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杭城风俗。游湖赏月。②巳:巳时,约为上午九点到十一点。酉:酉时,约为下午五点到七点。③燎:火把。④二鼓:二更,约为夜里十一点。⑤巘:山峰。

      ①参考示例,给材料二中划线的“潋滟”做批注。

      示例: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绰”和“约”都是绞丝旁,和丝绒有关。这里意思是“柔美的样子”,写出了早晨花朵的娇嫩柔美,更衬托月色皎洁的夜晚的空明澄澈。

      ②农历七月半,杭人游湖,“逐队争出”,为何作者却道“一无可看”?

      ③结合两则材料,试着解读张岱雪夜“痴”行背后的“痴”心。

四、<b>综合性学习</b>
  • 5. 拓展关联知文化。
    1. (1) 【任务一】辨识对联。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__先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 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 . 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 . 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 . 忧    乐    八百里大湖
    2. (2) 【任务二】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或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王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己亥之二月也 B . 七言律诗:《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 . 谥号命名:《范文正公集》、《欧阳文忠公集》、《东坡乐府笺》 D . 作家称谓:余光中(乡愁诗人)、雨果(法国人道主义作家)、温庭筠(杜陵游客)
  • 6. 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以辩手的身份陈述己方观点。

    周末补习利大于弊  VS  周末补习弊大于利

    要求: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五、<b>名著阅读</b>
  • 7. 名著阅读。
    1. (1) 在抗战救亡的时代洪流中,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多写民族苦难、悲伤与反抗,富于凝重的风格。下列不属于这类诗的是(    )
      A . 《黎明的通知》 B . 《北方》 C . 《光的赞歌》 D . 《火把》
    2. (2)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 . (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C .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D .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六、<b>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喊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作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6年01期,略有删改,作者:徐建英)

    1. (1)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得到娘确认后高兴→大丫取笑时气愤→→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2.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 , 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划线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大丫、二丫的话同中有异,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味?)

    3. (3) 结合全文,简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4. (4) 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 (1) 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 (3) 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4. (4) 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七、<b>诗歌鉴赏</b>
  • 10. (2019九下·江北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 (1) 【赏景】两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来写景,周密用“”形象表现蝴蝶流连花从的情态,赵翼则认为秋风“”,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
    2. (2) 【悟情】两诗都以《野步》为题,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八、<b>作文</b>
  • 11. 诗人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第七期以“告别”为主题的活动开场白中说:“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相信九年级的你对“告别”一词应该会有些特别的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③不抄袭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