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9-11-28 浏览次数:2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ìng)溅    (chì)热     (xiè)玩     (píng)息凝神 B . (qì)约      (wěi)琐     修(qì)      心有灵(xī) C . (xīn)     案(dú)      俯(kàn)     (huǐ)人不倦 D . (zhuó)    (wèi)蓝     (tǔ)显      仙露(qióng)浆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仰幕    窘迫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B . 彷徨    浑浊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C . 凛冽    取缔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D . 调羹    深霄    慷概淋漓    妇孺皆知
二、<b>语言表达</b>
  •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①对于先前犯下的错误,我(懊悔  懊恼  悔恨)不已。

    ②这场精彩的腰鼓及舞蹈表演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其奇特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不可思议  不可捉摸)。

三、<b>句子默写</b>
  • 4. 古诗文默写。
    1. (1) 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2. (2) 东市买骏马,。(《木兰诗》)
    3. (3) ,惟解漫天作飞雪。(韩愈《晚春》)
    4. (4)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5)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 (6) 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7. (7) 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8. (8)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 (9)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 (10)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显得更诱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四、<b>基础知识综合</b>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挫折与失败总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②我们费尽心思地躲避,也避免不了不遭受挫折和失败。③但是,挫折并不等于失败。④________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________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1. (1)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
    2. (2)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 (3) 请在第④句的横线上补上一组关联词语。

      一个暂时失利的人,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

五、<b>名著阅读</b>
  • 6.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割断,抱起这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段中的“他”是,“可怜人”是。他们是在相遇的。

六、<b>综合性学习</b>
  • 7. 学习语文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有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语文生活”。
    1. (1) 【对联入座】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

      A.油漆店    B.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裁剪。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2. (2) 【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 (3) 【赏评广告】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意含蓄,“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分别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则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仿照上述例子,请你赏评。(任选一则)

      ①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②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七、<b>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守时的末班车

    陈翔

        那天晚上十一点二十分,我从朋友的酒吧跑出来,赶上了最后一趟十一点三十分的末班车。我上去时,车已经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挤上,在门边站稳了脚。司机是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人,他很友好地问我站好了没?我点头说好了,然后他关上了车门。

        我以为这是要走了,但老人却没有发动汽车。微笑着凝望车外没有赶上车的人,手摆着,示意坐不下了。有人敲打着车门的时候,他就大声告诉他们:“坐不下了,打的去吧。”

        车外还有人有些不甘,骂骂咧咧地敲着车门,一副恼火的样子。但老人却始终微笑着摆着手。而坐着车内的人也开始有些骚动了,叫嚷着要他开车,他就举起手,说:“到时间就开!”

        “反正已经坐满了,你还不开车干什么……”车上的人开始有些不满,纷纷指责他,但老人显然没有当回事情,自己看着手表不吭声了。

        直到时间到了十一点三十分,他准时发动了车子,这时车内的吵闹声才停了下来。只是有个打电话的人,还在电话里嘟囔着对老人的不满。

        车行了一路,人们慢慢地下车了,我的住处在终点站,于是一直安稳地坐着。

        到最后一站的时候,车上只剩下了我一个顾客,我开始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们公司对你们的时间安排要求很严格吗?每次发车都要准时吗?”

        老人笑了,反问道:“哪有这么严格哦!每次路况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准时呢?”“那刚才坐满了人,你怎么还不走?”

        “这你可能不知道了,因为这是末班啊!提前走了的话,那些准时来等车的人会以为我们迟到了,有的人可能就会一直等下去。这么凉的天,这样等下去多不好啊!所以我们必须等时间到了再走,哪怕让他们看到一辆载满了人的末班车死了心也好啊,起码他们可以早点安全回家。”

        我顿然猛醒,心中升起一股暖流!原来老人背负着车外车内的人的误解和责骂,只为了给准时来坐车的人一个失望的答案,同时也是让更多的人顺利回家!到站的时候,我起身下车。走到车门的时候,我回头对他真挚地说出了一句:“谢谢。”秋日的夜风已经有些寒冷,但是我的心却暖意通融。

    材料二:

        人生充满了不如意,我们习惯了抱怨。在抱怨中,对自己的幸福视而不见,一味地放大缺憾,于是我们变得痛苦而彷徨。

        也许,改变我们心态的只是一件小事。

        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装塑钢窗户。那天他一直在我们家闷头干活,黄昏将近,我们留他吃饭,饭桌上他很拘谨,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公公则与他扯家常。原来,他考上了大学,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因为家里太穷,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婆婆翻拣出旧衣物,装了半袋子送给他,他涨红了脸,推辞了好久才收下。

        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一个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麦收了,全家人想表示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办法。商量了好久,最后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你们尝尝鲜。”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

        他放下东西走了,全家人却感慨不已。真不知道,在城市里辗转打工的他事隔半年后如何准确的找到我家;也不知道,害羞的他如何鼓足勇气敲门。我所知道的是,我也曾接受过比他更大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着地心存感激。

        那个害羞青年告别时,满足和幸福洋溢在脸上,我相信这一切源于他温暖的心态。

    1. (1) 材料一的标题改为《守时的老人》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 (2) 说说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蕴含的情感。
    3. (3) 找出材料一中作者设置的悬念,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表达效果。
    4. (4) 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温暖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可以称为“温暖的心态”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润雨

    郑若瑟

        ①室外讨厌的绵绵阴雨,增添我几分烦躁,时已接近黄昏,该是妻下班、儿放学来医院探望的时候,这是一天仅有的聚会,可得到片刻的幸福感。老天不作美,恐怕盼了整天的希望又落空了。不过,娇妻爱儿就是冒雨而来,我也会嗔怪:雨淋伤风感冒,不值得。

        ②整天看到的是不顺眼的各式病人,碰到的是带口罩冷漠的医生护士。房中的来苏水味太刺鼻,谁说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但房里的药味却越来越浓重,令人欲呕,特别是心绪烦时。很想到房外去吸点新空气,可是,躺在床上身不由己。

        ③同房是个被电触的儿童,做了多次手术,切去了坏死肉,植皮补伤口。除了吃和睡就是痛楚的哭声,护理他的父亲整天陪流泪,恨不得把爱儿的痛楚移在他身上,就是再加十倍,他也乐意接受。他买了不少玩具,讲了不少神话离奇故事,企图减少爱儿的哭声。虽然帮不了什么忙,他仍然不遗余力地做。

        ④今天要做大型手术,得输血。因为多天来医药费用太多,他再也付不起买血的钱,要求医生把自己的血输给儿子,医生见他虛弱,怕引起虚脱,他跪下求医生,只要医好儿子,自己就是死了也不悔。窗外雨势渐猛,簌簌地溅落下来,打在隐约在灰暗中的建筑上,打在形色匆匆的雨伞上。

        ⑤天下父母心皆同,这是天性。自己又何尝不是。对儿子的爱心唯天可表,剖开来是十足真挚、毫无半点虚假。就是现在有病住院,也渴望能睹儿子一面,仅仅片刻相晤,也是感到心满意足,超值安慰。

        ⑥“父亲无微不至呵护儿女,随处可见。儿子回报年老父母的孝行,相对起来,有一半就叫人赞不绝口。”我摇摇头感叹,心中浮上内疚。

        ⑦自从自己能够独立经营,自讨生活,且稍有发展后,对没有给他传下财富的老父亲看得有点碍眼,有时见解不同甚至会发脾气,父亲唯唯,不敢吭声。

        ⑧难道天下做儿子的都是应该合情合理地从父母身上得到爱,而不必回报孝敬吗?自己的儿子将来也是这样待我么?我陷入深思。

        ⑨“今天稍好些吗?”父亲低沉而亲切的声音阻断了我的思路。“孙儿今天功课紧,天又下雨,暂不来,明天会来。”父亲像犯罪似的小声安慰。父亲知道孙儿没来,我会郁气,胡乱发泄。他会像犯错的学生一样,任由我训责,只要我心绪平静,他什么都不介意,甘心充当替罪羔羊。

        ⑩“爸,没关系。”他一改口吻,“多亏你老人家冒雨而来,父亲对儿子与儿子对父亲,真情有别。”父亲一愣,接着是泪下如雨,比窗外还大粒。

    1.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病房里两对父子的故事。
    2. (2) 联系全文,写出第①段“嗔怪”一词所包含的“我”的情感。
    3. (3) 文中的我对待父亲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4)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 (5) 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述。
八、<b>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丰,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

    【注】①好:喜欢。②慭慭:小心谨慎。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十余岁

      数小舟

      庞然大物也

      ④尽其肉,乃

    2.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则天下之事        慭慭 , 莫相知 B . 岂能暴涨携之去    庞然大物也,以 C . 有好事者船载入    为顺流下矣 D . 当求于上流        至则无可用,放山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②驴不胜怒,蹄之。

    4. (4) 【甲】【乙】两文讲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九、<b>诗歌鉴赏</b>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1) 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的画面。
    2. (2) 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十、<b>作文</b>
  • 12. 很多的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取阳光……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我们也可以是一束阳光,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