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北碚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0-09 浏览次数:1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建始月考)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水铸锅 B . 冰雪消融 C . 粮食酿酒 D . 酒精挥发
  • 2. (2018·莘县模拟)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3.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B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红光
  • 4. (2018九上·慈利期中)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 . 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 .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 .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 5. (2017九上·滦南期中)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 .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 . 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 6. (2019·历下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C

    CO2

    CO

    在氧气中点燃

    D

    CaCO3(固体)

    CaO(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C . C   D . D
  • 7. (2018九上·玉溪期末)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8. 已知A元素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B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 AB    B .     C .     D . BA
  • 9. (2018·新乡模拟)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 该反应中 的质量比为14:11 C . 该反应中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 过氧化氢分解:2H2O2 2H2↑+O2 B . 铁丝燃烧:4Fe+3O2 2Fe2O3 C . 镁条燃烧:Mg+O2 MgO↓ D . 高锰酸钾分解:2KMnO4 K2MnO4+MnO2+O2
  •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氧气验满 B . 收集二氧化碳 C . 点燃酒精灯 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12.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 13. 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误食少量重金属盐——喝鸡蛋清

    B.化学与农业

    ①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

    ②磷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C.辨别真假

    ①辨别蛋白质和淀粉——加碘水

    ②辨别棉织物和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D.性质与用途

    ①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

    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17·苏州模拟)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①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②中相同 B . 图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 D . 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2

    10

    5

    15

    反应后质量/g

    3

    22

    8

    未测

    若A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1,则在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 . 3:1 B . 2:1 C . 3:2 D . 1:2
  • 16. (2019·佛山模拟) 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
  • 17. 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澄清石灰水⑥五氧化二磷⑦洁净的空气⑧高锰酸钾⑨二氧化锰,用正确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 18. (2019九上·镇平期末) 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口"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 19. 为探究实验室废液的综合利用,省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实验。

    1. (1) X为;加入Y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溶液乙中溶质的质量(填“>”、“<”或“=”)废液样品中的硫酸亚铁。
  • 20. 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2H2SO4+O2 2CuSO4+2H2O.

    1. (1) 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
    2. (2) 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空气中的(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
  • 21.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 (2)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
    4. (4) C装置也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说出该装置的一个优点.
  • 22. 氨对工业及国防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某化学小组同学模拟工业合成氨原理设计如图实验.

    完成以下实验中相关问题:

    ⑴检查装置气密性.

    ⑵关闭ac,打开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E出口处收集H2并验纯.

    ⑶关闭a、b、c在盛满空气的多孔玻璃钟罩内用激光点燃足量白磷,此操作的目的是.

    ⑷待多孔玻璃钟罩冷却到室温,先打开a,再加热D处的酒精灯,最后打开止水夹,H2、N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NH3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E装置的现象为,此现象说明NH3溶于水后溶液呈性.

四、推断题
  • 23. 无机物甲、乙、丙经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则丙的化学式为
    2. (2) 若反应皆为置换反应,且均在溶液中举行,甲、乙、丙都为金属,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甲”、“乙”、“丙”表示);
    3. (3) 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乙为白色难溶物.若甲为常见的碱,且相对分子质量为74,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丙溶液为无色,则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五、计算题
  • 2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环保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3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分析计算:

    1. (1) 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g;
    2. (2) 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3. (3) 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