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18-2019学年九...

更新时间:2019-10-11 浏览次数:3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安庆模拟)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高梁酸造食醋 B . 焚烧垃圾发电 C . 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2.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A . 多植树造林 B . 开发绿色能源 C . 焚烧废旧塑料 D . 减少煤的燃烧
  • 3. (2018·盘锦)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硫    B . 氮气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氮
  • 4. (2018·郴州) 干冰易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 原子数目    B . 分子数目    C . 分子间隔    D . 元素种类
  • 5.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A . 3N2—3个氮分子 B . 2H—2个氢元素 C . 2Mg+2—2个镁离子 D . Fe3O4—氧化铁
  • 6.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 Fe2O3 B . SiO2 C . Al2O3 D . CO2
  • 7. (2018·金昌) 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错误的是(   )

    A . 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 B . 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 . 溴原子的核外有35个电子 D . 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 8. (2018九上·运城期中) 用“ ”表示一个氢原子,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微观示意图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18年2月9日,冬奥会在韩国平昌如期举行,俄罗斯运动员受兴奋剂风波影响,诸多名将未能参加。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禁止运动员服用的兴奋剂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基雌烯醇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 . 乙基雌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g C . 乙基雌烯醇中有一个氧原子 D . 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1%
  • 10. (2018·金昌) 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 SO2    B . SO3    C . H2SO3    D . H2SO4
  •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A . P+O2 P2O5 B . C+2O CO2 C . Mg2+O2 2MgO D . 3Fe+2O2 Fe3O4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是同种元素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性质不同 D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13. 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 . H2、CO、CO2 B . N2、O2、CO2 C . H2、CH4、CO D . H2、CH4、CO2
  • 14.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A . 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 .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 .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 15. (2018·阜新)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 .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 1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 17.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2093008884

    A .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 伏低身子逃出 D . 淋湿衣服爬出
  • 18.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实验室制取CO2

    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液体是否浑浊

    C

    鉴别H2O、H2O2溶液

    MnO2固体

    D

    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O2 , 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二、多选题
  • 2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Z的化学式为XY3 B . 若mgX2和ngY2充分反应,则生成Z的质量一定是(m+n)g C . 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 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2
三、填空题
  • 21.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
    1. (1) 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锌原子,氧化铜,硝酸亚铁
    2. (2) 写出2SO42的意义是:;其中2﹣的意义是
四、实验题
  • 22.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 (1) 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2. (2) 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 酒精燃烧 B . 蜡烛熔化 C . 火柴燃烧
  • 23.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 (2) 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时不再上升。
    3. (3) 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4. (4) 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
    5. (5) 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4. (2019九上·镇江期末)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名称:①,②
    2.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 (3) 实验室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
    4. (4) 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现象。

五、综合题
  • 25. 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1. (1) “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的数值是

       

    2. (2) 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 . 反应后丁、戊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26. 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 (1) 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______。
      A . Na,Cl    B . C,Be       C . F,Cl          D . Cl,Ar
    2. (2) 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 (3)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4. (4) 钠、氯、氧三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则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 (5) 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
      A . NO和O2    B . CO和N2     C . SO2和CO2     D . NH4+和H2O
六、简答题
  • 27.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 (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2. (2)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
    4. (4) 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
    5. (5) 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 (6)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七、推断题
  • 28.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无色气体单质B、C均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 (1) 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B
    2. (2) 写出B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实验室用D制得C的化学方程式
八、科学探究题
  • 29. 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猜想与假设)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2和CH4

    (实验探究)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若装量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
    2. (2) 装置B的作用为
    3. (3) 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还含有。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和CH4 , 小刚的猜想正确。

    4. (4) (反思与评价)

      小强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发现:装置A和装置C完全相同,他认为可以取消装置C.你是否认同(填“认同”或“不认同”)理由是

    5. (5)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结果,气体样品中含有CO2 , 由于二氧化碳,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向菜窖内通入大量的空气。
九、计算题
  • 30. 蛋白质是由丙氨酸( 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 (1) 丙氨酸由(写数值)种元素组成;
    2. (2) 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3. (3)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 (4) 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
    5. (5) 100g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约为g(保留一位小数)。
  • 31. 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 若有1.6kg的氧气参与反应,能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