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7-07-07 浏览次数:11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凿运河 B .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 . ①开凿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 . 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亡陈朝
  • 2.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 . 姚崇 B . 房玄龄 C . 魏征 D . 杜如晦
  • 3. 李克强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与“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一致的是(    )

    A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4.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中肯的是(    )

    A . 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B . 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C . 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D . 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有贞观遗风
  • 5. 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

    A . 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 . 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C .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 . 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6. 关于科举制度的影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 . 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 .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官制度 D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科考试
  • 7. (2016七下·昆明期中) 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这位高僧是(  )

    A . 吴道子 B . 玄奘 C . 颜真卿 D . 鉴真
  • 8. 下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    )

    A . 耧车 B . 翻车 C . 秧马 D . 曲辕犁
  • 9. 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元朝时,元政府就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那时候台湾称为(    )

    A . 夷州 B . 直沽 C . 琉球 D . 大都
  • 10. 如果将印刷术和赵州桥两者确立一个主题,正确的应该是(    )

    A . 制度创新 B . 民族融合 C . 科技创新 D . 开放交流
  • 11.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诗雄奇飘逸,激昂奔放,人称他为“诗仙”,他是(    )

    A . 王维 B . 李白 C . 杜甫 D . 白居易
  • 12. (2017七下·临洮期中)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 . 北宋与辽的争战 B . 北宋与金的争战 C . 南宋与辽的争战 D . 南宋与金的争战
  • 13. 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

    A . 宋高宗、宋真宗 B . 宋徽宗、宋钦宗 C . 宋高宗、宋钦宗 D . 宋徽宗、宋高宗
  • 14. (2017七下·新野期中)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 岳飞 B . 郑成功 C . 文天祥 D . 张骞
  • 15. 下列是某位同学记录的课堂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 . 宋代农耕技术非常发达,南方人民还发明了“秧马” B . 北宋时期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 . 宋代海外贸易十分兴盛,政府还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 . 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16. 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奠定基础的是(    )

    A . 西周的分封制 B . 秦朝的郡县制 C . 元朝的行省制 D . 明朝的三司
  • 17. (2016七下·深圳期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 . 元宵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元旦
  • 18.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A . B . C . D .
  • 19. 宋代,出现了一种集商业活动和娱乐活动为一体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

    A . B . C . 瓦子 D . 市舶司
  • 20. 元朝时期,我国形成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 维吾尔族 B . 藏族 C . 回族 D . 满族
  • 21.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者有甚于咸阳之郊”,意思是说八股取士(    )

    A . 削弱了儒学地位 B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 . 损害了国家统一 D . 引发了文字狱
  • 22.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 《唐本草》 B . 《金刚经》 C . 《齐民要术》 D . 《伤寒杂病论》
  • 23. 他是元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他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代表作是《窦娥冤》,他是谁(    )

    A . 关汉卿 B . 白朴 C . 马致远 D . 郑光祖
  • 24. 明朝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明成祖加强军权的措施有(    )

    ①废除宰相②执行削藩政策③设立内阁④设立东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二、<b >填空题</b>
  • 25. 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成吉思汗          A、统一女真

    ②忽必烈            B、统一契丹

    ③完颜阿骨打        C、杯酒释兵权

    ④耶律阿保机        D、建立元朝

    ⑤赵匡胤           E、统一蒙古

三、<b >综合题</b>
  • 26. “用事实说话”: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舅宿亲,以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度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这句话是谁说的?因此他被“夷狄”尊称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公主?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民族与唐朝当时的关系。元朝时期又设置什么机构,该民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 (3) 材料三所描述的是大宋和契丹之间订立的什么盟约?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 (4) 通过上述材料比较,请说一说唐朝、北宋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方面有何显著不同?

  • 27. 唐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人口统计表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23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14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29年)

    4531万人

    760年(唐肃宗上元开年)

    1690万人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1. (1) 材料一中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二诗中描绘的盛世局面是唐朝哪一个皇帝统治前期?这种全盛局面又是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3. (3) 你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繁荣,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 28. 请根据材料作答: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 (1) 宋代什么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材料一中的苏湖又指什么地方?

    2.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出现的什么社会现象?

    3. (3)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 (1) 请写出材料一隋朝大运河中的A,B两端是指哪里?

    2. (2) 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这位皇帝在科举制度上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3. (3) 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元朝运河,与材料一中的隋朝运河比较,有何特点?元朝时,为使得杭州的粮食能够直接运送到首都,元朝时也开凿了两条运河,请问是哪两段?

    4. (4) 结合材料三说一说修大运河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