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27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ái)     农(yàn)       (jī)绊       挑拨离(jiān) B . (zhá)口    (kuàng)野     怅(wǎng)     接(zhŏng)而至 C . (hè)     蛮(hèng)      寒(jìn)      暴风(jù)雨 D . (sāi)    (diāo)零      (suì)道      草长(yīng)飞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 . 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 . 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事故 D . 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 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陆台湾两地血脉相连、亲如一家,不会受人挑拨离间 B . 他的文章针对时弊,震耳欲聋 , 受到人们的好评。 C .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如日中天 , 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D . 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 , 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 韩昌黎的《马说》是“不平则鸣”的呐喊,因作者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 D . 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主张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 5.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 . 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是《庄子》的特色。 C . 《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 .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二、<b>综合题</b>
  • 6. 语言综合运用。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②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⑤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 (1) 第①句有词语赘余的语病,应删去的词语是
    2. (2) 第⑤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调整为
    3. (3) 第④处有标点错误,请将修改方法写下来。
    4. (4) 仿照第②句的句式,在③句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第②句形成对偶句。

      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

三、<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 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人:近侍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执而临之

      ②才美不外

      ③君之,三月得千里马

      ④安事死马而五百金

    2. (2) 下面句中划线“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 . 祗辱于奴隶人 B . 不以其道 C .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 D . 死马且市五百金
    3.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 (4) 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5. (5) 请谈谈你如何评价【乙】文中涓人“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的做法。
四、<b>名著阅读</b>
  • 8.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所著的《》,文中的“他”是指,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的心理历程。

    2. (2)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后面问题。

          保尔紧张地屏住气。有几秒,他心里发生了剧烈斗争,但是他速来胆大,终于不顾一切地探尽身子,握住枪套,抽出那只乌黑闪亮的新手枪,匆忙退回到花园里。他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把手枪插进裤袋,飞快地穿过花园,跑到樱桃树前。他像猴子一般,迅速地爬上屋顶,接着又回头看了一下,那勤务兵正安闲地跟马夫聊天。花园里一片寂静……他马上溜下板棚跑回家。

      年轻的保尔很喜欢枪,在这次偷枪之前他从一个小男孩手里抢的枪是怎样被处理的?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什么情节?请简要概括。

五、<b>情景默写</b>
  • 9. 古诗文默写。
    1. (1)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2. (2) 欲济无舟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3) 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4. (4) 《卖炭翁》中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来表现其烧炭艰辛的句子是:
    5. (5)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六、<b>诗歌鉴赏</b>
  •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1) 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
    2.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b>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观秦兵马俑

    季羡林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 , 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

    1. (1) 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

    2. (2) 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 (3) 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4. (4) 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做简要阐释。
    5. (5)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 . 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 . 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D .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八、<b>命题作文</b>
  • 12. 请以《我有我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