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普宁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9-09 浏览次数:2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b>
  • 1.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 . 杨广 B . 杨坚 C . 李渊 D . 李世民
  • 2.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长城 C . 灵渠 D . 隋朝大运河
  • 3.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重视纳谏 B . 吸取隋亡教训 C . 鼓励发展生产 D . 任用姚崇为相
  • 4. “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5. 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反映的场景后成就了哪次和亲(    )

    A . 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 . 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C .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 .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 6.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 7.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昔日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 .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8. (2019七下·番禺期中)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
    A . 李世民 B . 赵匡胤 C . 赵构 D . 朱元璋
  • 9. (2017七下·东台月考)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重文轻武政策 C . 重武轻文政策 D . 对外开放政策
  • 10.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阿保机——契丹 B . 元昊——西夏 C . 阿骨打——金 D . 铁木真——辽
  • 11.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子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朝代(    )
    A . 南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1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 .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 . 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13. 电视剧《忽必烈传奇》刻画了元世祖忽必烈励精图治、建立元朝的全过程。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    )
    A . 建立蒙古政权 B . 推行采用汉法的改革 C . 实行行省制度 D . 建立元朝政权
  • 14. 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 .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 15.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下图所示,从图1到图2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16. (2018·百色)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
    A .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 . 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 .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 17.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 .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 . 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 18.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朝末年的民谣,民谣中所说的“闯王”是(    )
    A . 吴三桂 B . 李自成 C . 黄巢 D . 张献忠
  • 19.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 . 接受汉族文化 B . 发展海外贸易 C . 巩固东南海防 D . 鼓励官员进谏
  • 20. 我国历史上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 . 内蒙古 B . 东北 C . 西藏 D . 新疆
  • 21. 清朝时,有人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 . 大兴文字狱 B . 焚书坑儒 C . 提倡言论自由 D . 独尊儒术
  • 22. (2017七下·桥东期末) 中俄历史上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尼布楚条约》 C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 . 《中俄北京条约》
  • 23. 清朝后期,专门管理进出口贸易的机构是(    )
    A . 市舶使 B . 军机处 C . 锦衣卫 D . 广州十三行
  • 24.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反映出(    )
    A . 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B . 作者对旧制度和传统礼教的批判 C . 作者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 D . 作品对人民的反抗精神予以肯定
二、<b>综合题(共2小题,共50分)</b>
  • 25.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制度”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2.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农民发明的哪种农业工具?除此之外唐朝还发明了什么新的农具?
    3. (3)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材料三图示是北宋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于哪一地区?
    4.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所叙述的是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哪一科技成就?是谁发明的?
  • 26. 对外关系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著名的世界大商港,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他是中国的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材料四:(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是谁?“他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哪里?
    4. (4) 材料四体现了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了怎样的政策?该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